达真堪布:2015万盏法会1关于“三殊胜”的开示
发布时间:2024-08-12 02:33:06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第十一届万盏法会的第一天,我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三殊胜”。所谓“三殊胜”,也可以这样理解,三殊胜即极其殊胜的三种心态。对一个渴望解脱的人,对一个希求圆满佛果的人来说,这三种心态非常重要。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修行,若能以三殊胜摄持,都可以成为解脱、成佛的因,可以解脱、成佛。
首先,大家要明白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成佛。很多人对解脱、成佛似懂非懂。解脱,即摆脱三界;成佛,即福慧圆满。再简单地讲,所谓解脱,就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在轮回里,谁都一样,无法摆脱痛苦,无法摆脱烦恼。如果出离了三界轮回,就不会烦恼痛苦了。所谓成佛,就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佛不是神,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是佛。
为什么要强调这点?一说“解脱”“成佛”,很多人就觉得这是一种宗教的说法,或是佛教的一种术语,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似的。其实并非如此,大家就是没弄明白什么是解脱,什么是成佛。
我们每个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在求解脱,都在求佛果。谁都不想烦恼,不想痛苦。无论是上学,还是成家、立业,都是为了摆脱烦恼,摆脱痛苦。归根结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即不烦恼、不痛苦。成佛是不是成神了?不是!成佛不是要达到什么的目的。成佛是福德圆满,智慧圆满。很多人起早贪黑,不择手段,都是为了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佛果是所有的众生的所求。这是解脱成佛的状态。它与所有人都有关系,与我们的生活工作都有关系。你解脱、成佛了,生活也美满了,工作也圆满了,一切圆满。解脱、成佛是所有众生的追求,也是共同的愿望。
佛讲的是解脱的方法、成佛的方法。佛成道以后,次第转了三次法轮,这些都是解脱、成佛的方法。佛法里讲的都是解脱、成佛的方法,也就是说,佛法可以帮助你实现愿望,帮助你得到所追求的东西。佛很肯定地说,除了佛法,没有解脱成佛的方法。解脱成佛的方法都是佛法,谁讲都一样。若是其他宗派也有真正解脱烦恼、痛苦的方法,那也是佛法。
除了佛法,其他的方法都不能解脱,不能成佛。钱、权力、神通等世间福报,不能解除烦恼,摆脱痛苦。这些都不是解脱成佛的方法。
即使你有再多的钱也没有用。你们去了解一下有钱的人,他们内心的压力更大,痛苦更大。若是不了解,也许不知道,看他们住别墅,开奔驰,显得很威风似的。很多人都很羡慕:有钱人多好,多快乐啊……其实他们一点都不快乐。
有权的人也是如此。即使权再大,也不能解除烦恼,解除痛苦。你们去了解一下,那些有权的人内心的烦恼、痛苦比我们普通人还大、还重。权力不是解脱的因,不是成佛的因,不能解决问题。
神通也是如此。现在玩神通的人多,但是真正有神通的人少,大部人的神通都是假的。神通有好几种:一种是自身修来的,也许是前世或今生修出来的;另一种是附体。现在附体的情况也多。附体者不是自身的能力,是其他众生附在身上控制这个人。神通能不能解除烦恼、痛苦?不能!即使神通再广大,也解决不了烦恼、痛苦。神通不是解脱、成佛的因,不是解除烦恼痛苦的因。
以此类推,所有世间的福报,无论人间或天界,都不是解脱、成佛的因,都没有办法解除烦恼,解除痛苦。佛法才是解除烦恼、痛苦唯一的方法。也可以说,佛法才能让你的福德、智慧圆满。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要靠佛法,就要靠修行。如果真正想得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也要靠佛法,靠修行。这是唯一的方法。
为什么佛法能解决这些问题?佛法指智慧。智慧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若是有智慧,你的福慧就能达到圆满。智慧圆满了,福报自然就圆满了。有福报就有智慧,有智慧就有福报。此处讲的福报不是世间的福报。密宗里经常讲“方便”和“智慧”,有智慧就有方便,有方便就没有障碍,方便是真正的福报。
一切机缘成熟,一切助缘圆满,这就是方便。比如,一个菩萨会以各种形象度化众生,当他以饿鬼的形象度化众生的时候,表面上看就是饿鬼,一无所有,感受着饥渴的痛苦,没有吃没有喝。那这个菩萨的福德是不是圆满的?是圆满的。因为他有度化众生的方便,他的机缘、条件都具备了,这就是福德圆满。这是举个例子来说明。福报不仅仅指财物,福报圆满了,智慧也就圆满了,这就是福慧圆满。
若要解脱、成佛,要摆脱烦恼、摆脱痛苦,佛法是唯一的方法;若要让自己的福德智慧达到究竟圆满,佛法是唯一的方法。大家要相信!如果没有佛法,没有智慧,无论何种条件,无论何种身份,都同样没有办法摆脱烦恼痛苦。大家要明白、要深信这些道理。只有你明白、深信了,才会精进地学修佛法。我们现在总是精进不起来,修行总是反反复复,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明白。
佛讲了很多法门,今天所讲的“三殊胜”是佛法的精华。我们旧译宁玛派的传承上师特别强调这三个殊胜,也经常给众弟子们讲三个殊胜。三殊胜就是三种心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
我们做任何事,有开始也有结束,都有过程。开始是前行,就是要具备的前提条件,以何种心态做事情。后行,即应该以何种心态结束事情。正行,即在过程当中应该保持何种心态,应该怎样去做。闻法、修法的时候要以三殊胜摄持。生活、工作也一样,若是能保持三殊胜的心态,以三殊胜摄持,行住坐卧,吃喝拉撒都可以变成修行,都可以成为解脱、成佛的因。三个殊胜很重要,我们闻法修法的时候,若是没有三个殊胜的摄持,不以这三种心态闻法、修法,都是不如法的,都没有功德。
我们平常在生活工作中,如果能以这三个殊胜摄持,以这三种心态为人处世,都可以变成解脱、成佛的因。这样就不用单独修行,生活、工作本身就是修行。
第一,发心指利他菩提心。菩提心有胜义谛菩提心和世俗谛菩提心。利他菩提心很重要。我们都皈依了佛门,还进入了大乘法门,必须要具备利他菩提心,否则无法进入大乘法门。现在很多人求往生,想即身成佛,但若是没有利他菩提心,连大乘之门都没有进入,不可能往生,也不可能即身成佛。一个大乘修行人,必须要发利他菩提心。
《入行论》第一品里讲,发利他菩提心之人,虽然以放逸的状态吃喝玩乐,也会不断地积累资粮。尽管是在放逸的状态下吃喝玩乐,但是其福德和智慧资粮也在不断增长。这是什么意思?发出利他菩提之后,一切都可以变成菩提道,一直在修行。这个意义很深。
什么是利他菩提心?为了众生成佛,为了成佛要精进修行,这就是利他菩提心,也就是愿行菩提心。这个心发出来以后,都是为众生吃,为众生喝,为众生睡觉,为众生散步……这和刚才讲的是一个意思。当这个心发出来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众生。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你是真心实意地想为众生成佛。怎样才能成佛?精进修行才能成佛。怎样才能精进?首先你得吃好、休息好,要有好的心态。所以这些都可以变成菩提道,都可以变成成佛的因。吃好吃的,吃有营养的,这是为了更好地修行。不能找借口。有的人想吃好的,想吃有营养的,然后找借口,这叫贪吃。贪吃是轮回的因,痛苦的因,你在种痛苦的因。若不是找借口,真是为了修行,吃好吃的,吃味道好、有营养的东西,没有罪过。
我们要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摄持这一切。如果想修行,你得有好身体。一些比较有境界的人,若是有病了,能转为道用,没有事。但是,我们还没有这样的能力。有能力吗?头有点疼了,肚子有点不舒服了,难受得要命,什么都不愿意做,一切都忘在脑后了,无法转为道用。
那些有境界的人,比较有功夫的人,当他们面对这种情况就能转为道用。比如,身体不舒服,有病了,可以转为道用,疾病等对境影响不到自己。这叫成就者,这叫佛。
现在有些人讲神,把神讲得很深奥,让很多人去相信他。这个神是否存在,这还是值得怀疑的。若是存在,他能否救我们,能否给我们快乐,能否帮我们解除痛苦?说什么“命运在他的手里,他高兴了就让你快乐,他不高兴了就让你痛苦”……这是谁规定的?是谁知道的?这都是不可靠的。若是有点儿智慧,以智慧去观察,就会知道这都是不靠谱的,像讲故事一样,没有依据。通过智慧观察,都很难存在,很难证明。
佛教里讲,佛也有死,跟凡夫一样。佛死叫“涅槃”。涅槃是形容词,形容没有痛苦地死。佛也在轮回里,他示现为人的形象时,也在人的家庭,但他不受轮回的束缚,生死自由。所谓生死自由,是不是想死就死,想生就生?不是这个意思。生,以他自己的愿力而来。
转世有两种原因:一个是以业力转生,一个是以愿力转生。若是以业力转生,则是不自由的。凡夫的生死不自由,凡夫的生死是一种苦;佛的生死是自由的,他是乘愿再来,以自己的愿而来,这个愿是自己发的。前者是被业逼迫,后者是自由自愿来的。前者是不自由的,后者是自由的;前者是被业力牵引,后者是乘愿再来。凡夫是被业力牵引而来的,佛是乘愿力而来的。凡夫的生死是痛苦的,佛的生死没有痛苦。佛示现在人间,表面上看跟人一样,否则就无法跟人接触,无法度人。他也会有酸甜苦辣,也会有各种对境,但他的内心是不动摇、不痛苦的。
若是有境界、有修行,就可以转为道用,但是一般人都不能转为道用。对初学者来说,对一个普通的凡夫来说,若是生病,不舒服了,这是修行最大的障碍。我们首先要遣除这种障碍。怎样遣除?吃好,休息好,身体养得棒棒的,精神养得棒棒的。身体好,心情好,再修行就不一样了。为了更好地修行,要有好的身体,要有好的心情。为此,自己要休息好,有时候也要出去散散心,玩一玩。这都是为了身体好,心情好。心情也很重要,如果心情不愉快,会影响修行。凡夫一般都会闹情绪,一旦有事,有违缘了,就愁眉苦脸的,课都不愿意上……这都是修行的障碍。我们要遣除障碍,怎么办?你可以吃好、休息好,可以出去散散心,玩一玩,都是为了更好地修行,这样就转为道用了。
首先你要有发心。学佛修行在发心,不在形式。无垢光尊者在《功德藏》里讲:“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善恶主要随心,不随相。所以发心很重要。如果有发心,都可以变成修行,都可以变成菩萨道。吃饭也是行菩萨道,睡觉也是行菩萨道,出去散心或游玩也是行菩萨道。工作也一样可以成为修行,也可以成为成佛的因。我们工作是为了生存,生存也是为了修行。我们既要工作,也要修行。我们还没有解脱,还没有成佛,生活还要继续,这样努力地工作也可以成为成佛的因,可以转为道用。
行住坐卧、吃喝拉撒都可以变成修行,都可以成为成佛的因。不用说闻法、修法的时候要具备三个殊胜,要具备利他菩提心,平时生活工作的时候也要具备这些。若是有利他菩提心,一切都可以成为解脱的因,都可以成为成佛的因,都不会是造业,都不会变成痛苦的因。
这是发心殊胜。
正行无缘殊胜。“无缘”指精进。比如,我们经常讲无我、空性,这个意义有点深,一般人很难理解。想明白无我、空性,有两种方法:一个是通过逻辑分析可以明白、了知这些真理,但这都是相似的,是不究竟的。唯识宗也讲逻辑,但是唯识宗的逻辑不是很究竟。主要是通过中观讲的逻辑,可以对无我、空性的真理产生定解,但这是相似的定解,只是大概地明白,不是亲自见到。还有一种方法,即通过修行,通过消业积福,让自己的相续逐渐成熟,再通过上师的窍诀,通过一些机缘,突然茅塞顿开,突然见性,这是真实的定解。通过逻辑可以明白无我、空性的道理,但这是相似的;通过消业积福而产生定解,这是真实的。二者有所不同。
对于空性,若是相续没有成熟,讲也很难明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讲。
从本体上讲,诸法是无我、空性;还可以从显现上讲。《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以如梦如幻比喻一切法都是显而无自性。也可以说,都是无常的、虚假的,都是观待的。
我们平时也可以用这种智慧、境界去生活工作,去为人处世。
首先讲“无常”。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恒常的。变化是正常的。一旦有变化,我们的心就动了。若是好的变化了,我们就痛苦;若是不好的变化了,我们就开心。心在动!其实,变化是正常的。从体上讲是空性,从相上讲是无常,二者是一个意思。二者角度不一样,一个是从体上讲的,一个是从相上讲的,但讲的是同一个真理,讲的是诸法的究竟实相。都是无常、变化的,心不动。什么叫如如不动?自己明白这个道理,已经坚信了,内心就不会随境动。
万事万物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很正常。若是知道了这个道理,你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烦恼和痛苦自然就没有了。
家庭的变化、工作的变化、感情的变化、修行的变化,这些都是正常的。有的人执着工作,一旦工作有变化了,心就动摇。有的人执着感情,感情稍微有点变化了,心就动了……每个人执着的都不一样。变化是正常的,家庭会变,工作会变,感情会变,修行也会变。有的人执着修行,稍微有一点点觉受就高兴得不得了,过段时间没有觉受了,又开始伤心。觉受是不可靠的,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觉受是各种各样的,有好的觉受,也有不好的觉受。其实这些都是觉受,但是我们有好的觉受时就高兴,出现不好的觉受时就不高兴。心总在动。
其实,变化是正常的。当你证悟了无我、空性,也可以说明心见性时,就会把一切看得很平常。没有什么,变化都是正常的,这样你的心就不会随着动摇。这些变化不会影响你的心。普通凡夫就会受影响,外境一旦有变化,对境一旦有变化,心就动了。
无常,正常!身体好或不好,健康或不健康,都是正常的。有的人特别执着身体。身体是个血肉之躯,有一些毛病、问题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正常看待就行了。家庭也是如此,有一些变化是正常的,感情本身就是不可靠的。有的人刚开始有感情,过段时间就没有感情了;有的人刚开始没有感情,过段时间又产生感情了,但是这个感情还会变,没有不变的,所以不要执着。有感情或没感情,就是过日子,不要用感情决定一切。感情是不可靠的,不要因为感情影响生活,破坏家庭,这样不好。人不能感情化,应该理智一点。理智,就是有智慧。所有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变化的。自己若是能明白,能深信,然后去修行,最后能够把握,这就是证悟空性,这就是证悟无我。
接下来讲“虚假”。一切有为无为法都是观待而安立的。比如,我们说干净或不干净,这其实都是假的。一种东西,对你来说是干净的,对我来说是不干净的。干净或不干净,都是我们自己的观点而已,是以分别心假立的。所谓干净,只是自己定的,对自己来说觉得干净,但是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不干净的。
亲人和仇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对自己好,这个时候他是亲人;对自己不好,这个时候他是仇人。一个人,对我来说是可能是亲人,但是对你来说可能是仇人。这些都没有绝对的,都是观待的,不要太执着。
再比如,有人经常换房子,经常搬家。你没有把房子卖给别人的时候,你执着这是你的家,别人不能进,也不能随便动东西,否则你就会不高兴,会生烦恼。但是你把房子卖给别人了,变成了别人的家,这时别人进去没有事,乱碰东西也没有事。此时自己成了一个袖手旁观的人。可见,房屋也是这样,没有一定的。
我们总是分别这个干净,那个不干净。其实,那些比较旧的人民币是最不干净、最脏的,但是人都不觉得脏,都特别喜欢,即使再旧、再破、再脏,也会揣到口袋里,形影不离。可见,这都是自己的观点而已,没有一定的。
世界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不好,没有绝对的净,也没有绝对的不干净,都是虚假的。之所以说如梦幻泡影,是用此来形容,说明都是假的。否则,很多人都难以明白这个道理。一说“一切都是虚假的”,很多人就傻了。
现在还有些人谈朋友,当自己跟某人产生感情的时候,就把他当作了亲人,执着他是自己的家人。这时自己特别执着这个人,他不能随便,也许别人看了他一眼,自己心里都会不舒服,都会生烦恼。一旦感情破裂了,分手了,自己就会找另外一个人,对前面那个人就没有感觉了,也不在乎了,不再执着他是自己的人了,也不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了,他随便去哪儿都行,跟谁在一起都行。
这些都是执着。你执着一种事物,它就会影响你,让你内心不安,不快乐。所以,不能执着。
其实,谈朋友或一起生活,都是因为缘分而聚在一起。若是有缘分,就在一起生活,一起过日子,这样就可以了,不要太执着,否则你会很烦恼,会很痛苦。凡夫还是会执着。
亲人也不是绝对的亲人。今天的亲人,可能会变成明天的仇人;今天的仇人,可能会变成明天的亲人。这叫虚假,没有绝对的。把世出世间法都看透,看明白,这叫大智慧,这时你就自在了。
现在很多人信神或信其他教派,但都逃避不了现实,摆脱不了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大家应该以勇敢之心去面对。你明白了,这叫智慧;勇敢地去面对,不受影响,这叫大自在。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就像看戏、看电影一样。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看电影,虽然有的也会执着电影里的情节,但是也不会太强烈地执着,看完也就完事了。尽管当下没有做到不执着、不着相,但是过后不执着也可以。
这叫正行无缘,今天只是简单地讲了一下。
后行回向殊胜。我们将善根、功德和福报分享给他人,这叫回向殊胜。有这个心愿,分享给家人,分享给亲友,再分享给有缘众生,逐渐分享给一切众生。人不能太自私,无论世出世间的任何功德,都要分享给他人。自己有一些知识或能力,应该分享给他人。简单地讲,回向是分享的意思。
我们发菩提心时,先从家人等有缘众生做起,再逐渐扩大。分享也是如此。我们分享自己的善根、功德和福报,先给给家人分享,然后分享给有缘众生,然后再分享给一切众生。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自己能够将善根、功德和福报分享给他人,这是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你分享给他人,他人也会分享给你。这样你的快乐就多了,福报就多了,功德就多了。这是圆满自己的方法。有的人自私,愿意自己享受,不愿意分享给他人。也不愿意分享善根,认为是自己积累的,不能分享给别人。你将善根分享给他人,你的善根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长。功德也是一样。你将功德分享给他人多好啊!
在表面上看,我天天给大家讲法,天天给大家讲这些真理,很伟大似的。其实我自己也在进步,也在增长自己的功德。真是这样的。在你分享的同时,自己的福德、智慧等都在增长、进步。这是个例子。在别人看来,这个人在利益大家,在无私地奉献,实际上自己的福德、功德都在提高,都在增长。十年弘法,我自己进步了很多,功德、福德各方面也增长了很多。不是我在度大家,而是大家在度我。
每个人都一样,若能分享,自己的功德和福德自然就会圆满。上师如意宝在《胜利道歌》里讲,利益他人是圆满自己的一种方法。如果你想究竟成就,就暂时去利益他人。
这是回向殊胜。
做任何事情,无论是在开始、结束,还是过程当中,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开放而智慧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去做,就都OK了。
其实,若是自己有智慧,有这些窍诀,学佛修行、解脱成佛真的不难。今天虽然时间很短,讲得也不是很详细,但是如果大家能明白、掌握这些,在生活、工作和修行当中去运用,其利益是无穷的。
其实,所谓的佛法或修行,本来就是简单、容易的一件事,但若是自己有业障,分别念重,就会变得很复杂,变得很不容易。其实,学佛修行很简单,成佛也很简单,就在当下。一切都在当下,一瞬间、一刹那当中就能圆满。很简单,不要搞复杂了!
有的人爱分别,这样想,那样想,这样分别,那样分别……这样的人很难得到真正的佛法,也许能掌握一些知识,但是不会得到真正的佛法。所以,如果大家真正想学佛修行、解脱成佛,就把心态放下,好好去接受这些窍诀。
虽然这些都很简单,没有不明白的,但都是窍诀。有些窍诀更简单,我现在还没用。现在用的是比较复杂的,但复杂里也有简单的,都是这样的窍诀。希望大家能明白、运用,这是很重要的。
即使你明白得再多,但若不去运用,对你没有任何帮助,所以运用很重要。我们经常强调:法要融入相续,修行要融入生活;用佛法改变心态,用修行改变生活。这些是很重要的,若是你能做到这些就行了。
人人都想改变命运。一切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如果想改变命运,就要改变心态。若想改变心态,就要靠佛法,靠智慧。心态改变了,命运就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切都改变了。都是心感召的,都是自己的业力感召的,没有别的。如果没有业,就没有业的感召了。没有不清净的,都是自己的心。
功夫下到心地上,改变心态,这是非常重要的。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