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索达吉堪布最新开示《维摩诘所说经》(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4-06-24 02:35:21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索达吉堪布最新开示《维摩诘所说经》(第一课)

今天我们开始传讲《维摩诘经》,也名《维摩诘所说经》。

在正式开讲之前,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传讲本经的缘起。在传讲过程中,如果大家觉得有不合理之处,可以及时提出批评和指正,讲解过程中甚至可以举手提问。如果有必要,大家应当做好记录,而有些内容若能铭记于心,则不用记下来。如果能够在心中牢记《维摩诘经》的所有内容,包括经典原文与讲记内容,那是再好不过的,这样,即使你不看书、不做笔记,整堂课闭着眼睛听都可以。否则,听闻时最好还是一边看书一边做好笔记。

尽管有人认为在佛经上做记录不好,但包括我们的传承上师在内的藏传佛教许多大德,在闻思时都会在经典原文上做很多注解。事实上,只要没有不恭敬之心,在佛经上做笔记是合理的,将注解写在佛经的原文边上,对应的内容和意义就更为清楚。当然,也可以用笔记本专门做笔记。以上是我们在讲授、听闻的过程中应当持有的态度。对此我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一切都取决于你们的习惯和偏好。

这次传讲《维摩诘经》,我不一定完全按照东方的授课模式,而是会稍微融合一些西方的方式。如果你实在听不进去,那可以参禅,也可以睡觉,但不要聊天,因为聊天会影响周围的听众,也会影响我讲课。我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只要下面有人大声说话,我就讲不下去。虽然我也在努力克服,但这种习气似乎仍然很强烈。

学习《维摩诘经》期间应有时间观念

这周的《维摩诘经》课程只有一节,从下周开始,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就是每周两节。如果你对这部经典有真实的希求心,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定要有时间观念。平时我们在乘飞机、搭火车,以及在世间的工作、会议方面,都相当有时间观念。然而个别人一说到学习,则无论是世间学业,还是佛教课程,往往就漫不经心。如果连听课时间都记不住,那只能说明你对课程并不重视。所以我也希望并要求,在每次讲课前,大家都能尽量提前做好听课准备。

每堂课除去念诵,真正的讲课时间大概只有一个小时,如果超时,也最多只有五分钟。我很珍惜大家的时间,深知对每个人来说,时间就如同生命一般,非常宝贵。我尽量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但是如果时间太短,那每堂课也讲不出什么内容。我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希望你们也能同等对待。

这学期以来,有些道友的时间观念确实不尽如人意。我看到课都讲到一半时,还有人拎着包半梦半醒地走进道场,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路上睡着的,因为一般来说,这里傍晚七八点钟是不应该犯困的。此时此刻,在世界上的其他很多地方,都已是凌晨三、四点,有些是清晨四、五点,对于这些时区的道友来说,的确有很大困难。还有一些道友正在飞机上听课,过去飞机上很少有网络信号,但现在许多航空公司都开通了机上网络,这也为很多道友听课提供了方便。

不管怎样,对于很想圆满此法的人来说,一定要非常注重时间观念,如果大家都不守时,于自他而言,传讲和闻法还有什么意义呢?我本人无论做任何事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这并不是自我标榜,而是实事求是,如果有人反对,那他就是诽谤真理。(众笑)

大家应重视这部甚深经典

这次授课,除了我用中文传讲以外,还安排了英文和日文的同步翻译。尽管这两个语种的听众并不多,但也很有意义:一方面,这是很好的缘起;另一方面,哪怕只有极少数听众,我们也应当帮助他们,将东方思想为其传递,令他们生起相应的感受。

在这里,我也想提醒这些西方道友,《维摩诘经》是一部包含着古老东方佛教思想的甚深经典,其所阐述的道理,也许并不契合二十一世纪的西方文化思想。但无论你是学者或是修行人,最好保持一种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如果你一定要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部经典,当然也无可厚非。一般来讲,如果对东西方文化差异无法保持开放和包容,仅以排斥的眼光来定位,以此为基础的学习将得不到应有的收获。

佛经中阐释的教理与当代西方的个人主义理念是有差异的,因此,我建议这些西方学者和修行人,在学习《维摩诘经》的过程中,要将自己的思想融入东方佛教思想,再以这些东方智慧来反观自照。当然,无论你们接受与否,对我而言都无利无害。如果能以开阔的心胸来接受这部经典,则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使用什么语言、拥有何种文化背景,都将从中获得生命的利益。如果你觉得无论如何都从中感受不到益处,那也可以随时放弃。

其实,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不同众生的心态、意乐、根机都是千差万别,故对这部经典所产生的兴趣也是不同的。但我相信,大多数汉族人对《维摩诘经》应该都非常有信心,在佛教历史上,汉地与其他很多地方有所不同,汉族信众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维摩诘经》,这一点不仅有历史可以证明,从今天现场和网络的听课人数也可以看出来。

《维摩诘经》的不同译本

此外,从《维摩诘经》的译本来看,汉地与此经的因缘也可见一斑。虽然目前全球有许多语种的《维摩诘经》版本,有法语、德语、俄语、蒙古语、满语、匈牙利语、英语、日语、朝鲜语等,其中仅英语版本就有四种,包括两个译自中文鸠摩罗什译本的版本,以及两个译自藏文甘珠尔的版本,然而即便如此,译本最多的仍然是汉语版本。

从汉地历史上看,汉朝至唐朝之间,《维摩诘经》共出现了不下七种版本:东汉时期最早的译本,是严佛调在公元188年翻译的《古维摩诘经》,此译本曾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弘扬。三国时期,即公元232年,吴支谦翻译了《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经》,此译本现存于世。后来,西晋出现了两个版本,即公元291年(西晋惠帝元康元年),竺叔兰翻译的《毗摩罗诘经》三卷,以及公元303年(西晋惠帝泰安二年),竺法护翻译的《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一卷。随后,东晋的祗多蜜翻译了《维摩诘经》四卷。到了公元400多年,姚秦鸠摩罗什翻译出《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十四品,即我们此次使用的版本。公元600多年,玄奘又重新翻译,经名《说无垢称经》,这一版本与藏文版最为接近,藏文版的中文译名也叫《无垢称经》,有些译师也译作《净名经》。此外还有一部名为《合维摩诘经》的合集,是由几个不同译本汇编而成的合订本。

以上汉文译本中,目前仍留存于世的,仅有三国时期吴支谦翻译的《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经》、姚秦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以及玄奘翻译的《说无垢称经》,其他译本则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复存在。

藏文版本的《无垢称经》收录在藏文《大藏经》中,其译师久涅赤城名不见经传。另外,据国外的一些英文资料记载,敦煌时期有一本藏文的《维摩诘经》,这个版本目前我还没有得到,而且藏文《大藏经》中也没有。

梵文方面,据说印度的梵文版本已经全部散失。1999年,日本大正大学综合研究所的高桥尚夫教授在布达拉宫进行文献考察时,在《智光明庄严经》抄写本中,发现了梵文版的《圣无垢称所说大乘经典》。据说当时是在一包标为《智光明庄严经》的梵文手抄本中发现的。我曾经看到过这部经函,虽不懂梵文,但能看到经文是一段一段的,上面是梵文,中间是汉文,汉文则是不同版本,最后是藏文。后来,大约在2004年,人们据此出版了藏文、汉文、梵文版本的《维摩诘经》,如今汉地也有好几种《维摩诘经》版本。

多年来,那些重视智慧的学者、修行人不断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寻找梵文版的《维摩诘经》,然而一直未果。他们也都认为,藏地保存了非常丰富且极具加持力的宝典,并最终在接近2000年时,从藏地浩瀚的文化宝库当中,觅得这一举世珍宝。

拉萨的许多寺院都有非常古老的图书馆,里面收藏着大量珍贵的佛教典籍,有些是当年印度大德翻译的手稿,有些是从印度带回未经翻译的梵文本。一些寺院的历代住持从不开放这些珍宝,他们以略为保守的心态对这些宝贝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以免世人使之沦为商品,也有一些寺院基于种种考虑而愿意让这些珍宝与世人见面。正是由于这样的妥善保护和对待,二十多年来,当世界各地的学者和智者将寻找的目光转向藏地的寺院后,他们在包括西藏布达拉宫、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的文化宝库中陆陆续续发现了为数不少、保存完好的珍贵文献。

不过,对于不重视智慧的人而言,即使是像发现《维摩诘经》梵文本这样的重大事件,也只是对牛弹琴而已,他们会认为找到一本书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对许多重视智慧的人或佛教徒而言,则是具有纪念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这次的藏文传承部分,我准备给大家念诵藏文《大藏经》里的《无垢称经》。这次传讲所使用的藏文和汉文内容,都要比去年《妙法莲华经》的内容少一些。

选择鸠摩罗什译本的两个原因

接下来说一说有关今年传讲《维摩诘经》的一些缘起:去年五月份,我在做传讲准备的过程中,由于要兼顾藏文、汉文和传承等各种因素,于是对《维摩诘经》的藏文、汉文版本作了一次详细对照。在几个版本的对照过程中,我发现,若逐字逐句对照,采用玄奘的译本比较方便。但由于《维摩诘经》极具加持力,所谓加持力,是指讲经时除了文字上的道理传播之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所以对我个人而言,似乎与鸠摩罗什的译本更加贴近,加持力的感应更为强烈,因此考虑再三,我决定采用鸠摩罗什译本进行本次传讲。当然,我绝非否认玄奘译本的加持力,玄奘是非常了不起的伟大译师,他在译经方面的功德不可称量,对译经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

此外,在包括出家人和在家居士在内的整个汉传佛教群体中,无论是《金刚经》、《妙法莲华经》还是《维摩诘经》,大家对鸠摩罗什的译本信心都非常大,这从历代汉人的日常生活及茶余饭后的谈资中都不难发现。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这次我选择鸠摩罗什译本进行传讲。

在对照的过程中,我发现藏文版的《维摩诘经》共有十四品,汉文版共有十二品,其实两者完全能够对应。其中,汉文版的第三、四品没有分开,并为一品,第十三、十四品也是如此,其他内容和藏文版别无二致。而且,藏文版的章节划分和梵文版是完全相同的。总之,这次传讲的鸠摩罗什译本,和藏文版内容一致。同时,我们也负责任地为大家挑选了以鸠摩罗什译本为基础翻译的英文和日文版本作为学习资料。

传讲《维摩诘经》的四个原因

为何要讲《维摩诘经》呢?不知诸位是否记得,去年5月9日我曾告知过大家,如果因缘具足,明年也许会传讲此经,原因有四:

第一,对在家人而言,《维摩诘经》可以被当做把病痛转为道用的教言。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佛教徒,或是佛学爱好者等,都是在家人,而《维摩诘经》正是讲述在家人如何成就、如何对治烦恼方面的金玉良言。

第二,《维摩诘经》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显密圆融之经典。按照密宗的层次,该经的教义都的确算得上非常高深,无需得灌顶,也不用修五十万加行就能受持,实属难得。精通显密的法师和居士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发现,部分文字段落所表述的内容和无上大圆满的最高直指方法也大同小异,包括“心净则国土净”、“烦恼即菩提”等道理,就像《六祖坛经》一样,其实已经清晰开显了密法中的甚深教义。

第三,《维摩诘经》堪称直接对治烦恼的强有力的窍诀书。凡夫人,尤其是21世纪的现代人,因为欲望、科技、世间琐事等产生的烦恼特别多,为了对治并根除这些烦恼,《维摩诘经》当中的智慧和窍诀对很多人的生活、工作、修行来说都大有裨益。

第四,在佛教中,无论显密,都很重视传承。尤其是藏传佛教,严格来讲,一个人如果没有传承,则无论是灌顶还是传讲引导文,都是没有资格的,最多只能进行一些法义辅导。我本人得过《维摩诘经》的所有传承,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一边念诵传承一边讲解。我相信,你们当中很多人有了传承以后,将来就可以将此法广泛弘扬下去。这样一来,无论是从加持、窍诀、理论还是实修的角度,很多人都将受益无穷。

学法不应懒惰

这次的传讲会像之前的《妙法莲华经》一样,每堂课会在八点钟开始念传承,接着再进行讲解。现在世间人的工作都很忙,如果能从七点半的课前念诵开始,到九点半之前《普贤行愿品》回向完毕,在不超过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认真参与,这当然是最上等、最圆满的听闻方式。你不相信佛教中所讲的功德则另当别论,但如果你对佛教诚信不疑,则应能够明白,数万人一起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是无比巨大的。

法王如意宝在世时,喇荣并没有网络。有一次,法王从五台山回来后,传讲《文殊大圆满》,法王说现在听闻人数众多,有将近一千人,如果每堂课大家都一起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那就有一千遍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议。这段内容,收录在法王的讲记中。后来法王宣讲《胜利道歌》时,学院的听法人数已越来越多,按照上师的著作记载,当时大概有五、六千人。上师经常讲,如今有五、六千人听课,即使大家对课程内容都不理解,但哪怕只是共同念一遍《普贤行愿品》,五、六千遍的功德也难以想象。

所以,或许是受到传承上师的影响,抑或是对大乘佛法的信心,我也希望大家只要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最好都从七点半的课前念诵开始,一直到九点半之前回向结束,圆满这不到两个小时的全部课程内容。这样,我们每个人每天所做的善根,由如此多的僧众、信众一起发愿回向,无数善根汇聚在一起,功德的确不可思议。

我认为每周听一两节《维摩诘经》,大家应该可以接受。然而,昨天有人对我说:“您现在的课太多了,一周五天都满当当的,我们的时间都不够用了。不听很可惜,听又很辛苦,您的课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烦恼。您可不可以减少一些课程啊?”(众笑)其实无需烦恼,没有时间也可以不听,你们是完全自由的。

不过人身难得,以前我们刚到喇荣时,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统统都没有,除了会供和诵经以外,春夏秋冬的课程都一直不间断。我们甚至对过年都没有概念。而现在喇荣的很多人却越来越懒惰,夏天就成天盼着放假、耍坝子,冬天天气转冷,又迫不及待想下山。开学时,一些法师、辅导员把讲课时间都推到了3月19号,我实在难以接受,因为这样下去,喇荣将失去它作为佛学院的意义,所以立即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将开课时间提前到3月12号。

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也越来越懒散,很多人都喜欢以一种放松的状态来听课,尽管这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散乱,不过人的生命是无常的,去年有很多听《法华经》的道友对我说:“如果你明年讲《维摩诘经》,我一定要圆满传承!”但如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了人间。我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坚持到《维摩诘经》传讲圆满的最后一天,这并非我贪执自己的身体,因为能在有生之年圆满完成《维摩诘经》的传讲,是我的一大心愿。我也希望在座各位道友都能圆满全部传承。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完成课前和课后的念诵,那就应该尽量圆满从八点到九点之间的讲课内容,就像肉食者只挑拣菜肴中的肉类进食,或是素食者只选择把最美味的菜吃掉一般。一些西方人或城里人如果对念诵没有兴趣,也可以不参加念诵,从八点准时开始,只需完成中间约一个小时的课程听闻。

如果连这样也做不到,整天日理万机,忙得不可开交,这种人虽不能被称作“下等者”,姑且称为“最特殊的人”,那最起码也要尽量圆满听闻每节课的藏文传承,因为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尽管我并不主张这样做,但对于实在别无他法的人而言,能圆满藏文传承也算不错。还有些人可能在个别日子里,由于特殊情况确实无法完成那天的课程,那也要尽量听完当天的藏文传承,时间大概是在八点到八点一刻之间。不过,今天可能没有时间念传承了。

以上就是我对大家听课的三种要求,一开始就将此阐明清楚会比较好。

《维摩诘经》背后的深远意义

今天是讲课的第一天,所以听众特别多,但你们当中有很多人是来参观的,所以我对这么多人是否都能圆满传承没有信心。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第一天总是门庭若市,一直要到两、三天或者七、八节课以后,人数才能稳定下来,那时留下来的才是真正想听课的人。

对于这种现象,最初我有些难以接受,因为觉得要么就好好坚持听课,要么从一开始就不要听,我的课并没有什么好刺探的。我是讲课又不是唱歌,你随意进出课堂,听一听不喜欢就换台;我也不是在演戏,你看一看觉得不精彩就关电视;我也不是路口的杂耍表演,你路过瞥一眼就扬长而去……我希望每个人学习这部经典都能善始善终,有头有尾地圆满法的传承,毕竟这是一部如此著名的经典。

为什么《维摩诘经》会如此著名呢?这背后其实有着甚深的意义。

大家都知道,我最近对这部经典投入颇多,究其原因,一是信心,一是兴趣。不仅我个人如此,从历史文献中也可以看出,汉地一直都非常重视这部经典。鲁迅先生曾说过,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流行三件事:吃药、清谈和说《维摩诘经》。吃药,就是炼丹服饵;清谈,就是谈玄说妙、坐而论道;说《维摩诘经》,也即研究和弘传《维摩诘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维摩诘经》在当时的社会中,的确影响巨大。

从鸠摩罗什翻译此经至今,在大约1400年的历史长河中,《维摩诘经》的精神一直相续不断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不仅是一部佛学典籍,更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该经典对雕刻、绘画、戏曲(电视电影)、歌舞,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古老的艺术壁画和文献资料中,也常会见到《维摩诘经》的影子。所以,佛教不仅是一种供人学习的理论,对有信仰的人而言自不必说,甚至那些没有信仰的老百姓,都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完全纳受,从古至今,已经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因如此,我们就更有必要去了解《维摩诘经》当中所阐述的深刻道理。

而且,《维摩诘经》还有别于佛教的其他经典。有些经典如《金刚经》、《般若摄颂》等,完全是以说理为主,内容较为抽象,不具备一定文化程度,就难以理解其中的甚深含义;有些经典如《百业经》、《贤愚经》等,虽然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但欠缺理论和逻辑;而《维摩诘经》则集二者之长,既有动人的故事场景,在其背后又蕴含了可以对治相续中各种烦恼的尤为甚深的教义。今天的在座各位,刚开始听课时都兴趣甚浓,我相信,假如你们能够挤出时间坚持听闻下去,到传讲圆满之时,你们的相续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益。

两个心愿

刚才和之前备课时,我都在默默地祈祷和发愿,希望无论是传承上师、诸佛菩萨、护法神还是白法天尊,都加持我能够将这部经典顺利传讲,护持所有人圆满传承。虽然我们看不见我们所祈祷的护法神,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我相信有一种灵魂的存在,无形之中能够赐予我们无数方便,而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诸佛菩萨加持每一个人,对这部经典不仅能够通达理论,还可以明了其中深义,真正能将烦恼变为菩提。当今的修行人很需要拥有深邃的智慧和广袤的胸怀,而在这部经典中,恰好就有帮助拓宽心胸的诸多教言。现在很多人的烦恼,大多数源于自己狭隘的心胸,他们内心紧绷、焦虑郁闷,成为所谓的“玻璃心”,稍微碰一下就碎了。有些出家人和修行人,在修行过程中,也会出现绑缚得太紧的情况,渐渐地,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次第修行,很多方面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因为修学欠佳所致。所以,我真心实意地发愿,希望这部经典能为所有接触者带来真实的利益。

今天可能讲不完,好像还没有开始讲经名(众笑),我尽力吧,怎么办?打卦。(上师开始拨念珠,众笑)剩余时间不多,就再啰嗦几句。(众笑)

需要参考的讲义

其实,《维摩诘经》的讲义比较多,我去年也讲过,希望来年讲《维摩诘经》之前,大家能做好准备。我自己也找了一些相关参考书,大概有27本,然后专门摆在一个宽敞之处,放眼望去,全是《维摩诘经》,看起来很舒服。(众笑)当然,时间所限,我不一定能将所有讲记都看完。

其中的作者,有非常著名的僧肇大师,是当时鸠摩罗什身边的,由于文笔高超,受到世人的称赞。他的《注维摩诘经》,应该是现在所有注疏中的上品,我大概看过一些。如果没有书,在网上也能找到电子版。还有慧远大师的《维摩义记》、天台宗智者大师的《维摩诘经玄疏》、湛然大师的《维摩经略疏》、吉藏大师的《维摩游意》等,这是古代诸大德对《维摩诘经》的介绍。近代的也有,比如说南怀瑾先生所著的《维摩诘的花雨满天》,有上下两册,是七、八十年代在台湾宣讲的。另外,慧律法师讲过;圣严法师作过少量讲解;台湾佛光山的有些法师在新加坡用英语讲过几节课;美国的一位叫土登秋哲的修学藏传佛教的老出家人讲过;听说最近宗萨仁波切在印度讲了几节课;以前慈诚罗珠堪布也讲过大概五、六堂课;此外还有很多法师都讲过。只是不知是否都有讲记留存。

学习一部经论,很有必要参看大量参考书籍,这也是我以前闻思时的一个习气。比如,明年要讲《中观》,今年就会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并想办法到处去搜罗、借阅《中观》的相关资料。

不过以前我们的学习目的,貌似大多是为了辩论,总是在琢磨如何否定对方的观点,学因明时会想:“我一定要获胜,要把对方的观点推翻!”学《中观》时又想:“其他宗派,比如萨迦派、格鲁派是怎么讲的,我一定要用宁玛巴的观点来讲。”虽然我们不会破诸如果仁巴、萨迦班智达、宗喀巴大师的观点,但会以不同的观点来进行辩论。其实上述的心态都不太好。

现在可能因为年纪渐长,对五部大论精益求精、死抠到底的勇气也消失了。以前我讲《俱舍论》的时候,参考了很多著述,而现在只翻阅两、三本就心满意足了。不过,你们年轻人在闻思的时候,还是应该用心钻研经论,可以自己找一些参考书籍,也可以听一些包括汉文和英文在内的辅导。其实听辅导很重要,我也希望我们的法师、堪布、堪姆、辅导员,如果以后打算给别人传讲此经,在自己身体等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直接到喇荣现场来听课。如果一定要在家里听,当然也可以,我个人并没有什么意见。去年讲《法华经》时,可能因为以后在汉地弘扬的机会较为广泛,所以来现场听闻的法师就较多。现场听和在家里听相比,未来为别人弘传的力度应该还是有一些差别吧。

总的来讲,现场在座的各位,以及听收音机、听网络直播,甚至有些确实由于工作原因,避开老板,边上班边用手机偷偷听的所有听众,只要是听直播,都是可以得到传承的。

(上师问周围的人)“这个课程第二天有没有重播?……有,是吧?……点播,是吧?……点播是什么意思?……哦,这样啊,那样就更方便一点,不像我们的密法一样,是吧?……密法也是点播?……不是统一的时间?……哦,15届开始就不是这样了。”

那我就不再多耽误时间了!(众笑)今天,《维摩诘经》的第一节课传讲得比较“圆满”。(众笑)从下一节课开始,会正式宣讲《维摩诘经》的内容。本来打算今天讲一点,但还是到此为止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