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净因法师:佛教反对任何形式的「执着」吗?

发布时间:2024-03-09 02:31:46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净因法师:佛教反对任何形式的「执着」吗?

佛教反对任何形式的「执着」吗?
第254期 明觉 文:净因法师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不少人在断句时,常在「妄想执着」之间加一个逗号,把「无明」、「妄想」、「分别」、「执着」相提并论,进而臆断:佛教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执着。《现代汉语词典》对「执着」一词的解释,就是最好的例证:「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1]「执着」因而被看成是百分之百的贬义词,令不少人对佛法要旨产生疑问:对于事业、前途、生活目标等人生大事,执着地去追求,有何不对?对感情忠贞不渝,有何不好?坚持不懈追求正义,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也无怨无悔,有何不妥?佛教真的是反对任何形式的「执着」吗?本文将从实现理想所需要的主因与助缘等方面对佛教「执着」之本意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1.断「妄想」,树「正念」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南传《法句经》第二偈颂明确指出,错误的思维令人生起妄想,导致错误的行为,越执着,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越严重。《百喻经》中「杀子以求子」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诠释:

有一位中年妇女,已有一子。一天,她突发奇想,还想再生一子,苦苦求之而不得其法之际,有一老妇人建议:「天神无所不能,你可祀天,必能心想事成。」中年妇女依计而行,掌管祭祀的人提醒她说:「你若用自己最心爱之物祭祀天神,心诚则灵。」这位妇人思来想去,自己最心爱之物唯有独子。求子心切的妇人忍痛杀死自己的独子,取其血以祀天,坚信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在现实生活中,如同这位可怜又可气的中年妇女一样愚蠢之人大有人在。他们在异端邪说的鼓动下,为求权力、财富等身外之物,以满足表面的虚荣与瞬息即逝的快乐,心甘情愿地作茧自缚,自投火坑。以希特勒为例,他所处的时代,恰逢德国经济衰退,很多德国人都认为是犹太人抢走了他们的饭碗和财富,加上宗教情结与欧洲反犹太人的传统,希特勒正好一箭双鵰,通过压迫犹太人,来获取他们的钱财,同时又以极端民族主义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实现他「第三帝国」的美梦,达到独霸全球的「妄想」,其结果是,六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2]七千二百多万人丧生,他本人也成为千古罪人。

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政策与独霸全球的野心,是典型的虚妄不实的「妄想」[3],越执着,所造成的伤害越大,痛苦也随之而加深。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信念,并为之而奋斗终生,使一个人的梦想成真。佛陀怀着「人生的苦难是可以解脱的」信念,曾立下「不成正觉,誓不起座」的誓言,于世间说法四十五年,广度无数众生;地藏王菩萨坚信世上「没有不可教化之人」,故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心甘情愿地到最苦的地方──地狱去救度众生;玄奘大师(602-664年)正是因为有着「求取真经,利益华夏」的信念,才会有「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大沙漠上西行求法;鉴真大师(688-763年)也是因为其「东渡传播正法」的信念,才会立下「是为法事也,不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的誓言,历经九死一生,东渡扶桑弘扬佛法……

由以上分析可见,「执着」本身无所谓对与错,问题的关键是所执着的信念正确与否。如果一个人所追求的信念是错误的,如同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因方向错误,越执着,错得越多,危害越大,痛苦也越深,这种执着理应去除;反之,若一个人所追求的信念是正确的,执着与坚持反而是成功的关键。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矢志不移地朝既定的目标挺进,其决心和意志无人能及,最后终于实现了人生的突破,成就了非凡的人格,开拓了伟大的事业,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赞誉。

2.莫「强求」,应「争取」

「法不孤起,依缘而生」。美好愿望,必须依赖必要的条件才能变成现实,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法因缘生」。人们通常把「因缘」两个字连在一起用,引起不少误解。只有将「因」和「缘」分开讲,才能真正了解缘起法的真实含义。「因缘」中的「因」是指主因,「缘」为助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佛家常把「主因」称为「自家宝藏」,即现代人心目中的「特长与潜能」。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不顾自身「特长与潜能」的局限性,误以为自己是万能的,别人能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思维,便是「强求」,以己之短与他人之长相搏,越执着越痛苦。大珠慧海的公案对人生潜能的重要性有生动的描述:

唐朝时有一位叫大珠慧海的人,为了问道,特地不远千里来到江西开元寺,拜见当时的禅宗大师马祖。马祖问他:「你来做什么」慧海回答说:「我来求佛法。」马祖说:「我这里没有佛法可求。你自己有宝藏而不顾,离家乱走干什么?」慧海大惑不解地问:「我自己的宝藏在哪里呢?」马祖说:「现在我问的就是你的宝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同大珠慧海一样,现实生活人不少人因不了解自身的宝藏──特长与潜能,误以为自己是万能的,别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到,其结果可想而知──事倍功半,往往是一事无成,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们同情的对象。以下寓言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有一天,许多动物在一起开会,讨论动物学校应该设什么课程。兔子说,当然是跑和跳最重要,应该列入课程之中;鸟儿说,应该是飞翔最重要,一定要列入课程之中;老鼠呢,则说挖洞最重要,更应该列入课程之中。商量的结果,把跑跳、飞翔和挖洞都列入课程之中,要求各自的后代都必须学习这些课程。其结果可想而知:鸟儿为了学习挖洞,把翅膀给弄坏了,挖洞没有学会连飞翔也不成了;兔子为了学习飞翔,从树上跌落下来,摔成骨折,不但飞不成,连跑也跑不动了;老鼠更成问题,学习跳远摔坏了腿,学习飞翔摔伤了腰,洞自然是挖不成了。

连小学生都会嘲笑这些动物的愚蠢,但是成年人却在不知不觉中犯同样低级的错误。佛陀告诫我们,因每个人的业力不同,特长与潜能也随之有差异。我们理应好好了解自己,正确地估评自己,找出自身的特长与潜能来(自家宝藏),随顺这个主因,积极争取,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获得成功与幸福的人生。

人的潜能就像农夫所拥有的土地一样,土地有肥沃,有贫瘠。无论是肥沃也好,还是贫瘠也好,我们一定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才会有收获。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拥有的那块土地贫瘠,就不去耕作,而只是拿着锄头在那里长吁短叹,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土地贫瘠,看到别人的土地肥沃,便不自觉地把秧苗种到别人的土地中去。这样秧苗倒是长成了,但丰收的果食仍然属于他人;而自己一年忙到头,仍然是一事无成。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土地尽管贫瘠,但它是你自己的,维系着我们的全部希望。所以,我们唯有用全部的热情来接纳、拥抱它,精耕细作,努力施肥,才可以把希望变成现实。

综上所述,无视人与人之间潜能之差异,误以为自己是万能的,别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便是强求。这种形式的执着理应去除。反之,我们若能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真实面貌──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发挥自己的潜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之而坚持不懈地奋斗,愿望才会变成现实。

3.去「固执」,学「变通」

上文已提及,「主因」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比如促使果树生长之主因为树的种子;而水、土、阳光、肥料以及人工等则为助缘。只有当主因和助缘相结合时才能长出可口的水果来。而且在这两者中,主因起决定性的作用,助缘也不可或缺。古人常把人生成功的助缘归结为三种:天时、地利与人和。助缘不成熟时,是人生的逆境,越执着,越迷茫,损失越大,甚至造成永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诸葛亮是人们公认的天下第一聪明之人,竭心尽力,六出祁山攻魏,仍不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临终时只能叹气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少聪明人和诸葛亮一样,把自己失败的责任推给老天,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造化弄人。其实,诸葛亮的失败不在主因,而是助缘——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要素都不利于蜀国,诸葛亮却急于求成。

反观禅宗初祖菩提达磨自海路来华时的处境,可用「万分艰难」来形容:梁武帝无法理解他的高深教法,这是人不和;当时中国佛教界在学理上盛行般若玄谈之风,在修持上推崇行菩萨道的积德行善风尚,中土人士一时难以接受达磨以苦修为特色的无相修持,这是天时、地利两不利。达磨祖师审时度势,并未采取「强求」的弘法策略,固执地留在南朝弘法,而是承认弘法因缘尚未成熟,于是便「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等待助缘的改变,最终使得达磨禅法大盛于华夏。菩提达磨的经历可从「四行观」得到左证,「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艾森豪威尔威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雄,后来做了美国总统。小时候,有一天他跟母亲及兄弟姊妹一起打桥牌。他手气不好,每一次抓到的牌总是很差,于是没有兴趣。他的母亲很严肃地对他说,玩牌的意义并非靠运气去捡到好牌,而是要把手中的那副牌发挥得最好。母亲一席话,令艾森豪威尔威尔顿开茅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担任盟军统帅,与希特勒作战,即使战事陷于艰难无助的困局,他仍然沉着应战,尽量把握和发挥手中的一切条件,终于转败为胜。坚持,但不固执,遇到困难时学会变通,渡过难关,随缘不变,是成功的关键。

以上事实反复说明同一个道理,既然一切法从缘起,那么,当客观条件具备时,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精进进取,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飞耀,成就自己的理想;反之,当客观条件对我们不利时,是人生的逆境,不可「强求」,应学会随缘,耐心等待,韬光养晦,等待时机到来,再图发展。换而言之,在将我们的理想变成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应以因缘为我们进退的依据,因缘不成熟时莫「强求」,因缘成熟时应「争取」,才是生存、发展与成功之道。

4.转「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

树立了正确的信念,通过积极争取,以变通的方式化解无数艰难险阻,终于有了好的结果,人们往往将之视为真实不虚的东西,觉得自己有权力永远地将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这种心态才是人生痛苦的最大根源。

「此我子我财,愚人常为忧。我且无有我,何有子与财?」南传《法句经》第62偈告诉我们,人自私的本性,根源于执着「我」为实有的错误认知:以家族、婚姻、子女来彰显自我;以金钱、地位、荣耀来满足自我;以知识、能力、美德来突出自我;乃至以经验、观点、思想来确认自我。然而,「我」这一个体是由种种因缘和合而成的,随着时间、空间以及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我」的认知、观点以及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所以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因此「我」是虚幻不实的,更不用说身外之物了,皆是「剎那生灭」、「无常变化」的,故无一恒常不变之事物供人们去执着、拥有。世人不明此理,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无明」 [4] ──不明事物的本来面貌,[5] 误以为自己的拥有(如我、名、财物、观点、理论等)都是真实不虚的,总想抓住不放,永远占有,产生八种错误的追求,佛家称之为八种颠倒梦想(凡夫的四颠倒[6] 和二乘的四颠倒[7] ),执着于其中的任何一种,给人带来的只是痛苦,没有快乐。

若能参透世间万物皆是缘生缘灭的道理,便能转「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随缘自在,用好自己的资源;活在当下,用活今天的资源;心中无私,善用别人的资源,成就自利利他的事业。

综上所述,一念不觉是无明,由无明生起妄想,由妄想起分别,由分别起执着,痛苦由此而生。由此观之,「无明」、「妄想」、「分别」、「执着」四者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佛家所反对的「执着」,其内容是因无明而引发的「妄想」与「分别」;即使所追求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在主因或助缘不成熟的条件下而强求,也是佛家反对「执着」的重点。与此同时,若一个人所追求的信念是正确的,佛教则鼓励人们善用一切条件,勇猛精进,积极进取,实现人生的突破,成就非凡的人格,开拓自利利他的事业。

由此观之,「执着」本身无所谓对与错,问题的关键是与所执着的内容有关。早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把「执着」一词看成是贬义词而加以否定,并不是佛法的本意,《新编现代汉语词典》对此加以修正,「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8]「执着」一词亦可用作褒义词,这才是佛教放下、不执着之本意:放下的对妄想的执着,得到的正念;放下的是对不切实际的追求,得到的是可操作性的计划;放下的是固执,得到的是自在;放下小我之情,才能升华为大我的慈悲。愈能放下,心胸也愈宽,气度也愈恢弘,自然能陶然自乐,逍遥自在。

(本文原载于《佛门》第2期,2011年1月)

[1]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硏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了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

[3] 《大乘义章》云,「凡夫迷实之心,起诸法相。执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实,故曰妄想……谬执不真,名之为妄。妄心取相,目之为想。」

[4] 《本业经》:「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参见《大乘义》:「于法不了为无明……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明所治无明……其相云何?

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唯识论》:「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5] 《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6]凡夫的四倒,即一、常颠倒,无常认为有常;二、乐颠倒,以苦当作乐;三、净颠倒,以不净为净;四、我颠倒,无我认为有我。

[7]二乘的四倒,即一、无常颠倒,于涅槃之常而计无常;二、无乐颠倒,于涅槃之乐而计无乐;三、无我颠倒,于涅槃之我而计无我;四、无净颠倒,于涅槃之净而计无净。

[8] 《新编现代汉语词典》,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编委会编,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8,第1152-3页;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硏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五版),第1748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