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学佛不可不知的几位“高僧大德”

发布时间:2024-10-23 02:35:23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学佛不可不知的几位“高僧大德”

不管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在历史上都出过很多很多的高僧大德。譬如大家熟知的“禅宗六位祖师”、“净宗的十三位祖师”等等,当然也有很多并没有像以上这些这么广泛熟知,但其为佛教做出的贡献并不比他们少。下面小禅就给大家介绍几位,学佛之人,不可不知的“高僧大德”。

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四位必不可少的“三藏法师”,他们分别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

鸠摩罗什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县)人。鸠摩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鸠摩罗什在长安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性质的译经场。鸠摩罗什与弟子共译出佛典74部584卷。鸠摩罗什的翻译以意译为主,而且注意修辞,译文流畅,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诃般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金刚经》、《阿弥陀经》、《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

真谛三藏法师:真谛(公元499~569年),印度优禅尼国人,精通大乘佛教。真谛在南北朝梁武帝时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来到梁都建康,正准备开始译经之时,发生“侯景之乱”,真谛于是辗转来到富春,才开始译经。真谛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无上依经》、《十七地论》、《摄大乘论》、《俱舍释论》等。

玄奘三藏法师:玄奘(公元600~ 664年),中国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人。玄奘12岁出家,遍读佛典。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实论》等。

不空三藏法师:不空(公元705~ 774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不空唐朝时来华,是“开元三大士”之一,对中国密宗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空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100多部,主要有《金刚顶经》、《般若》、《华严》、《大集》

西行取法的几位“高僧”他们分别是“朱士行、唐玄奘、法显禅师、义净等等

朱士行:“朱士行”朱士行(203-282),三国时代高僧,法号八戒。嘉平二年(250),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首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

东晋高僧法显:法显(334年-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人,上党郡襄垣(今山西长治襄垣)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早在399年,法显等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游历20多个国家,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14年,于义熙九年归国。其中资料记载的有两位“法显”这也是小禅为什么加一个“东晋”原因。

义净:(635~713)唐代译经僧,河北涿县人,一说法为齐州(山东历城)人,俗姓张。字文明。于咸亨二年(671)经由广州,取道海路,经室利弗逝(苏门答腊巴邻旁)至印度,一一巡礼鹫峰、鸡足山、鹿野苑、只园精舍等佛教圣迹后,往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

可能会有人问了,小禅说的这些我们为什么要知道?很简单呀!虽然译经大师有很多,但我们学佛是不是需要知道。佛教经典是从何处而来,是什么时候翻译的呀!对不对呢?所以才会介绍海外、西行求法、和译经大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