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四依止

发布时间:2022-08-01 10:13:44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四依止

  人生如大海, 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 必须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谓「欲无痛苦须学佛, 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学佛的因缘虽然不一样, 但是学佛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 也就是要依止四法修学, 称为「四依止」。

  (一)依法不依人:法是指真理;学佛应该以真理为依据, 凡事按真理行事, 人不足以为依, 因为人的思想、见解互异, 人有生老病死、去来迁流, 而法(真理)则亘古今而不变, 历万劫而常新。所以学道应该依法不依人, 千万不要如时下一些人喜欢到各个寺院走动、应酬, 到头来终被人情包围, 而不能选择真正的信仰, 殊为可惜。因此佛陀明示要依法不依人, 就是要我们依据佛陀的教法而求「信解行证」, 不要因人的优劣而放弃信仰, 或只做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僧众的信徒, 而置整个佛法于不顾。

  (二)依智不依识:智指无漏的般若智慧, 识是指有漏的分别意识。因为世相虚幻,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分别、认识的现象, 时刻都随着虚幻的世相而变化, 所以以识来分别、认识世间的森罗万象、千差万别, 毕竟不够彻底;而无漏般若是本性上的大圆镜智, 好比一面镜子, 可以如实照见世间万象;又如光明朗照, 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学佛不仅要「依智不依识」, 还要进一步「转识成智」, 如此才不会被世间幻象所迷惑。

  (三)依义不依语:语言文字是使我们获得知识, 帮助我们获证真理的方便, 是一种假名, 是用来诠释道理的工具, 而非真理的本体。在日常生活中, 语言文字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但也可能因为断章取义, 或因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而造成误解。世法尚且如此, 何况微妙甚深的佛法真理。所以禅宗主张「不立文字」,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甚至说「诸佛妙理, 非关文字」。微妙的法门和真理, 无法只靠文字来表现传达, 所以学佛应该从义理上去了解佛法, 而不应该在语言上推敲、计较、执着、否则造成文字障, 只会与道相去日远。

\

  (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佛法有世俗谛与第一义谛之分。世俗谛是不究竟的方便法, 第一义谛是究竟绝对的真理。方便法门是佛陀为适应众生的程度、根机而施设, 我们不能把方便法当成究竟, 最究竟的是与佛心相应, 所以学佛应该依了义佛心, 不依不了义之方便。

  「四依止」是学佛应知的道理, 并且要确实实行。《金刚经》云:「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 法尚应舍, 何况非法。」佛陀说种种法, 是为了帮助众生找到自己的真如佛性, 譬如以指头指我们见到月亮。所以修学佛法要能「因指见月」, 千万不能执着指头, 反遮蔽双目而见不到月亮, 徒然空费宝贵光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