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发布时间:2022-06-01 19:27:42作者:楞严经全文网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讲记
智敏上师讲授
多宝讲寺
资料说明:
本资料系根据上师讲课录音记录整理而成,未经上师审阅,仅供参考,请勿翻印。由于记录整理者水平、时间所限,其中可能存在诸如误听误记等错误,如在阅读中发现,请及时指出,并反馈给讲寺函授部,以便更正。
联系地址:浙江省三门县高枧多宝讲寺编辑室(函授部)
目录
甲一、绪言释迦佛应世时代印度之宗教学说思潮... 1
印度的种族与信仰. 1
四吠陀经... 2
四种阶级... 3
六派哲学... 4
婆罗门思想... 7
非婆罗门思想... 9
释迦佛的教理学说. 9
缘起论... 9
业力说... 11
中道观... 11
甲二、原始佛学时期... 17
乙一、概论... 17
佛陀的传记. 17
佛陀的弟子. 23
佛弟子的标准... 24
第一次结集三藏. 25
乙二、原始佛学的要点... 30
缘起. 30
缘起的法则... 31
十二支缘起... 33
人空与法空... 38
十二支缘起(续)... 41
四圣谛. 49
苦谛... 51
集谛... 54
灭谛... 54
道谛... 55
三转*轮... 56
八正道. 61
八正道与见道... 64
三法印. 65
缘起与三法印(续一). 67
缘起... 67
三法印... 68
三法印与实相印的统一... 69
学法的态度与方法... 72
八正道与见道(续)... 74
缘起与三法印(续二). 75
三法印的统一... 75
三法印与实相印的统一(续)... 76
缘起的法则... 77
修行的错见... 78
甲三、部派佛学时期... 81
乙一、概论... 81
第二次结集. 81
第三次结集. 83
第四次结集. 86
部派的分裂. 89
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裂... 89
部派第二次分裂... 90
犊子部的分裂... 92
大众部的分裂... 94
部派分裂的总结... 95
乙二、上座系学说的要点... 96
上座部的概况. 96
境——蕴、处、界. 97
行,果——解脱理论与解脱方法. 98
乙三、说一切有部系学说的要点... 100
说一切有部的概况. 100
基本主张... 100
三藏... 101
流行的重点地区... 102
说一切有部的学说. 102
与化地部的异同... 102
世友尊者的发展... 104
六因四缘说... 104
一切法三世实有... 105
建立胜义谛与世俗谛的标准... 105
三世一切有的经论依据. 106
说一切有部的学说(续). 108
六因四缘说(续)... 108
一切法三世实有(续)... 108
见的高低... 108
建立胜义谛跟世俗谛标准的基础... 110
有部的中道观... 112
上座部学说——刹那蕴. 113
乙四、犊子系学说的要点... 118
犊子部及其三藏. 118
犊子部的主要学说. 118
与有部的不同点... 118
补特伽罗实有... 119
犊子部的业力说... 120
色法可以在心外独立... 121
乙五、大众系学说的要点... 122
大众系及其分化. 122
大众部的学说. 124
对佛的看法... 124
关于心性及其解脱的主张... 128
案达派的发展. 129
甲四、初期大乘佛学... 132
概况. 132
大乘佛学开始的标志... 132
般若思想——性空幻有... 133
大乘经典的弘扬... 135
根本中观师. 137
龙树菩萨... 137
提婆菩萨... 138
龙树菩萨的中道观. 139
八不中道... 139
以般若智慧断烦恼... 141
悟达国师的公案... 143
八不中道(续)... 145
龙树六论... 147
甲五、小乘佛学时期... 152
乙一、引言... 152
小乘佛学及其与大乘的判别标准. 152
学法的次第. 153
小乘佛学的代表. 154
乙二、有部及新有部... 155
东方师及其论着. 155
迦旃延尼子与《发智论》... 155
《六足论》... 155
《大毗婆沙》... 156
西方代表及其论着. 157
法胜论师与《阿毗昙心论》... 157
法救尊者与《杂阿毗昙心论》... 157
世亲菩萨及其《俱舍论》. 158
《顺正理论》与新有部. 163
众贤论师与《顺正理论》... 163
《显宗论》... 163
新有部... 164
乙三、经部... 164
经部的概况. 164
从有部分出... 165
《成实论》... 165
以经为定量... 166
经部的学说. 166
细心说... 167
一切法体空... 167
心法缘境的带相说... 168
心法自缘的自证说... 169
乙四、正量部... 169
正量部的概况. 169
正量部的学说. 170
补特伽罗胜义有... 170
色法在心法之外各自独立... 170
色非刹那灭... 170
对业力说的发挥——不失法... 171
心直接缘境说... 172
玄奘法师的辩论... 173
学习《俱舍》的参考资料. 174
考试中发现的问题... 176
正量部的学说(续). 178
色法在心法之外——正量与唯识学派的不同... 178
不失法(续)... 179
不相应行... 182
经部的学说(续). 184
《顺正理论》对《俱舍》所起的作用. 185
甲六、中期大乘佛学... 187
概况. 187
缘起说的发展. 187
原始佛学——十二支缘起说... 187
龙树菩萨——受用缘起说... 188
无着世亲——分别自性缘起说... 188
无着世亲的三性说. 189
经部的中道观. 190
无着世亲的三性说(续一). 191
三性说——依《解深密经》... 191
分别自性缘起说(续). 192
无着世亲的三性说(续二). 194
三性说——依讲义... 194
三性说的渊源与特色... 197
用三自性解释《般若经》... 199
大乘佛学的三个体系. 201
重视正知正见... 202
无着世亲的三性说(续三). 205
三性说——依《摄大乘论》... 205
三性说——依《成唯识论》... 208
三性说——依《辨中边论》... 210
因明介绍. 212
大乘学说的两个派系. 216
瑜伽行派... 216
中观学派... 217
唯识的体系... 219
甲七、晚期大乘佛学... 222
瑜伽行派. 222
无著菩萨... 222
世亲菩萨... 224
陈那菩萨... 226
法称论师... 227
月官论师... 233
辩论、学法、放下五欲... 234
中观学派. 237
《入中论》的重要性... 237
应成派与自续派的不同... 238
应成派——以破显宗的例子... 240
与瑜伽行派的不同... 241
因小见大与持戒... 243
月称论师... 246
寂天菩萨... 247
寂护论师... 251
莲花戒论师与支那堪布的辩论... 253
师子贤论师与《现观庄严论》... 255
印度佛教之衰败. 260
甲八、结语... 262
附、思考题... 265
甲一、绪言释迦佛应世时代印度之宗教学说思潮
第一讲
我们这个书《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这是为了讲《俱舍》之前,先提供一些必要的知识,《俱舍》的时代背景跟当时的主要思潮,还有一些历史方面的资料。这个学了之后,对我们学《俱舍》有一定的帮助。那么我们说《俱舍》,为什么要学这部《俱舍》?它的重心在哪里?这个,一定要自己认清,资料方面,便于有的时候提供参考。历史上的很多问题,它为什么产生的?都是在一定情况之下产生的。部派之间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尤其是《俱舍》的最后一品,最后一品就是在最后一卷,就是破执我品,这一品全部是针对犊子部的“不可说我”,这一个来展开的辩论。那么在颂里边把这一品是略掉了,那么在长行里边,有30卷的《八千颂》(注:《阿毗达摩俱舍论》),那是有些针对犊子部的观点来批判。那么我们现在就参照这一个文《印度佛学史分期略说》,把那些讲一下。
印度的种族与信仰
现在我们先看绪言——“释迦佛应世时代印度之宗教学说思潮”。那就是说,要讲这个佛教,在佛教还没有开始之前,印度的那个时候,它们的一些宗教和哲学的思想,都要把它略略地讲一下。“远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战败了原住印度北部和中部的达罗维萘人”,这个字,是中间那个告示的示字要出头的,因为现在的铅字上没有这个字,把它代替一下,它的音是荼,就是目前的达罗维荼。那么他们是原来在印度住的一个民族,“将他们赶向南方,雅利安人信奉的是婆罗门教,那是根据四吠陀经而来的一贯思想和信仰。”这个我们说,佛教的起源,比基督教要早,基督教到现在一千九百多年,佛教二千五百多年。佛教的开始到现在两千五百多年了,那么有些地方说,两千九百多年,那么释迦佛应世的是哪一年呢?若要照2900年算,…………那么若是照2500年的说法,也是2600年左右。
释迦佛在应世之前,那时印度的一些哲学思想。我们先说印度的种族,有些少数民族的,他们是多种族民族。我们先说主要的两个。一个是原先已经安住在印度的,基本也是外来的,但是他们来得早,已经在印度生活了,就是达罗维荼,在北部中部。那么后来呢,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的时候,雅利安人,一般说是中亚细亚来的。但是据一般的考证,他们是欧洲人,不是亚洲人。所以说我们看现在的印度人,高鼻子,…………那么眼睛、鼻子及皮肤颜色跟现在的欧洲人相似。但是他们生活形式,因为在印度生活时间久了,…………。那么将他们原来的那些达罗维荼人赶到南方之后,这个印度北部中部,他们占领了。而他们这个民族信仰婆罗门教,但是婆罗门教的教义主要依据的是四吠陀经,他们里边的思想都是根据吠陀经来的。
四吠陀经
那么什么叫吠陀经?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圣严法师《印度佛教史》,第七页,四吠陀。我们先说,“吠陀”,这两个字是印度话,吠陀是什么意思?吠陀是“明”的意思,光明的“明”,明的意思,吠陀论就是明论,就是什么?讲明各式各样的事情的道理,明白这些道理,明诸事实叫“明”,那么吠陀论就是明论,讲明一切世界宇宙的这些道理的、真理的——明。当然他们的所谓真理呢,在佛教看来不是究竟的真理。那么所以说,吠陀论就是明论。那么在古代的雅利安族他们创立婆罗门教,这个吠陀有四个,四个吠陀经,分成四类,现在我们书上看一看。
第一个是梨俱吠陀,这个“梨俱吠陀”是印度话,翻成汉语,是“赞颂明论”(称赞的赞,颂扬的颂,就《俱舍》颂子的那个颂,赞颂明论),它里边都是很多的赞的、颂的歌,就是赞颂的、祈祷的意思,那些颂子,那么它们,我们看书上,含有1017篇,很多,这是收集来的,他们民族里边很多的那些诗歌之类的东西,收集了1017篇,这是第一个吠陀。各式各样的民间里收集来的称颂赞礼之类的东西,其中是十分之一是关于一般世间世俗的,十分之九是宗教信仰的,“尤以《礼敬太阳神歌》为最重要,乃为婆罗门僧侣朝夕祷颂的一首”,是最重要的。“其内容成立的时代不一”,各式各样的,1017篇,他们是收集拢来的,内容什么时候成立的?不是同一时期的,最迟的公元前一千年编集而成。大概我们说,这个中间都是赞叹自然的一些太阳、风、云、月亮、水、火,等等那些。还有一种,他们相信,道德上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要受到神的惩罚等等,这一类的信仰。“此一吠陀乃为考察雅利安人最古状态的唯一资料”。
第二种,就是叫沙磨吠陀,翻成我们中国话,就是歌咏明论(唱歌的歌,言咏的咏,就是言字旁一个永远的永、永久的永,言字旁的咏,歌咏的咏)。他们这是在祭祀的时候唱的那些颂,还有的时候配的音乐,它们是宗教仪式上用的。那么我们看,“计收圣歌有1549首”,那是很多了,祭祀的时候咏唱的赞颂。
第三种,叫夜柔吠陀,这用我们汉语说,是祭祠明论,真的祭祠明论了(祭,是祭祖的祭,祠,是祠天的祠,示旁一个公司的司,衣旁少一点)。祭祠明论。他的祭祀怎么样子做法,就是祭祀的时候有专门的仪式等等,这些都在这个吠陀里边。
第四个吠陀是阿阇婆吠陀,这个翻成汉话是禳灾明论,禳就是消除的意思,禳除灾害,这个明论。那么这个都是他们民族里边世俗上流传的一些咒,巫术等等之类,可以去灾的、祛鬼的等等,这一些。一共这么四种吠陀。我们看看书。它说:“此系雅利安人与印度原居民族接触之后,吸收其若干信仰的要素后集成,故其多属神咒,多为控制鬼神之法,仅少数为歌颂上帝之诗……”,就是这一类。他们主要是禳灾,就是消灾这些。
那么这样子,他们相信的吠陀大概是这么四种的吠陀的论。
四种阶级
而这个吠陀明论里边,他们的教义里边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规定了把他们的老百姓,他们的人民,分作四等。他们规定了专门搞祭祀的——因为这个祭祀的很繁琐,他们的赞颂又很多,你没有专门的人搞,搞不下来,那么专门管这个、职业化的人叫婆罗门。那么这些人,就是专门做祭祀的那些婆罗门是最高的阶级,他们的身份是至高无上的。他们这个教义里边就说,婆罗门是最高的。因为他们的吠陀教里边怎么说?他们的最高的神,也是宇宙的真理,人的话就是梵,那么假使从哲学上边就是宇宙的真理、本体,那就是梵,他创造了人,怎么创造的?他说婆罗门是头顶生的;那么,第二种剎帝利是贵族,就是王族了,他们从肩上生的;吠舍就是做农商的那些老百姓,从肚子里生的;而这个首陀罗呢?奴仆,足下生出。所以这个,从这个教义上就判定了这四个阶级的高矮的不同。“于是印度社会出现了四种阶级。”
那就是说,印度的阶级和婆罗门的教义是对应的。那么,这个所谓的首陀罗就是他们所征服的达罗维荼族的那些民族,是最下贱的,是奴隶。那么他们自己雅利安民族分了三种,专门搞祭祀的,就是僧侣之类的,他们是最高等的婆罗门;那么做国王的、大臣的,那一些贵族的,王族的,就是剎帝利族,管政治的;那么一些老百姓,农商的是吠舍,这都是他们的民族。至于说被征服的那些达罗维荼族人就是首陀罗是最下贱的。最下贱的,他们下贱到怎么样子的程度呢?就是说,假使一个婆罗门或者剎帝利在走路的时候,一个首陀罗走路不当心,把他们的影子踩一脚,就要被杀头。所以他们这个阶级的界限是非常之严格。
不要说古代如此,就是一直到——我们说在二次大战的时候,他们还是那么严格,就是说婆罗门教他们的寺院不准首陀罗进去。记得有这么一个公案,那时候报上登载的。那时候印度的革命的领袖是甘地,大家都知道,因为他要提倡四姓平等,要一律平等;而婆罗门教里边就是保守的那些教主呢,坚持他们的教义,他们的寺院里边就不准那些首陀罗进去,那么甘地,他也是革命领袖,很有威信,他为了争取这个事情,他就绝食,不吃饭。但是他不吃饭,那么引起整个印度的震动了,那是他们的革命领袖,假使饿死了,不得了。那就震动起来了,那个婆罗门教主他也感到压力很大,如果他放弃了本身的原则呢,他就是他自己对他宗教上的信仰有亏;如果他坚持他的原则,那么老百姓对甘地威信很高,对他压力也很大,他也照样来一个绝食,他也表示不吃饭。那么这样子顶下去了。
但是甘地他却有一个特别的本领。他因为搞革命斗争,他是不流血的斗争,总是碰到一些事情——那个时候印度是英国人统治的,是殖民地,他为了搞独立,他经常跟英国人斗争,他用的方式,不流血的,不是用战争的方式,他就是到处去绝食,一个要求不能达到的时候,他就不吃饭,不吃饭,整个印度轰动了,给英国人压力很大,只好跟他谈判了,和谈。那么这次甘地针对的是婆罗门主教,这个婆罗门主教没有办法之下,他也就绝食。这样子两个人大家绝食,顶在那里,这个形势很紧张。结果因为甘地绝食的本领很大,两个星期不吃饭,他都活得下去。而那个婆罗门主教却不行了,他饿死了,那么这个斗争的结果,是甘地胜利了,后来就开放了……。所以这个婆罗门主教不要说当时,在现在二十世纪还是那么严格,那可想的,当时的阶级的严格是不得了的。
那么下边我们说,他们里边的四个阶级分了四种。
第一种是婆罗门,他们专门是搞祭祀的,“是世袭神职的祭司阶级”。专门搞宗教仪式的,他们是僧侣。但是他们这个僧侣却不是像我们的和尚一样,从小出家,一直到死。他们的婆罗门,因为他们这个种姓要延续下去,他们是这样子的——婆罗门的教义规定是这样子:这个婆罗门种族的小孩生下之后,当然,天然他是最高的阶级,他七岁的时候开始,在家里学那些学问,那么这是唯一的知识分子,他们中间的教学都是婆罗门种的。七岁学到十五岁,那么要出外边去参访了,一直参访、学,学到什么时候?四十岁以后,回家。回家之后成家,娶女人养孩子。这是因为他们希望他们的种族不要断掉,这样子,为了子女。一般到五十岁以后,到山林里边学道去了,这是婆罗门生活的情况。他们是规定这样子,七岁开始在家里学习学问,十五岁到处游方参学,四十岁回来,成家,五十岁到山林去修行了。那么这个是他们生活的方式。这是第一种,婆罗门。
第二种,剎帝利,也是世袭的,他的父亲是做官的,孩子还做官。“世袭掌领军政大权的王族阶级”,他们掌握军事、政治权力的,非要剎帝利种不可,那么世袭的:国王的孩子将来还是做国王,大臣的孩子将来会接他父亲的位。
第三种,吠舍,“从事工农生产及营商等业的雅利安人”,也是他们本族的人,但是他们做的是工、农、商这一类的,这是他们认为是比较低一点的。
第四种,首陀罗,那就是“被征服的达罗维荼人,是最下层的贱民或奴隶”。
我们翻到这本书的第八页,我们也可以参考。它那里也有四个阶级:第一种是婆罗门;第二种剎帝利,“王者阶级的武士族”,那个时候做国王什么,都要有会武艺,武士,“对内的统治”,“对外的抗御”敌人,所以这些会武的那些种姓都是,有武艺的是。他们父亲教孩子,也不传外的,所以说他们这个武艺就是他们垄断的,他们就可以做王族,可以做大臣;那么其他的,吠舍,就是雅利安人除了祭祀搞宗教的,搞政治的之外,农工商这一类的人,就是第三个阶级;首陀罗就是以前的达罗维荼人。那么这个,我们大概看一看就行了。那么这是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印度社会上的情况。
六派哲学
“到释迦佛时代,(公元前第六世纪至五世纪)”,那是比耶稣他们要早得多了。“剎帝利王族对婆罗门的特权与专横,表示不满,支持各种非婆罗门思想,形成了一股反吠陀的思潮,产生了代表各种不同阶级利益的六派哲学。”
…………
(1B)本来是,一开始的三个种姓,他们自己也是雅利安人,实际上是贵族的,他们因为政治力量很大,他们就跟以前的婆罗门的那些很专横的那些思想不太满意。他们就支持了一些其他的反婆罗门的思想,那些学者、哲学家、甚至是艺术家,这个时候,就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反吠陀、就是反婆罗门教的思潮。因为我们说,在这里婆罗门教统治了印度的社会很久之后,因为他们时间久了,产生一定流弊,大家不满的情绪都直接体现出来了。那么这个时候,那些学者、宗教家、哲学家,都有一些反吠陀的思想,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哲学、宗教,归纳起来,就是六种哲学,六派哲学。就是代表那些非婆罗门阶级的利益的哲学。那就是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印度的思想已经从婆罗门的吠陀思想解放出来,正在产生新的力量,针对婆罗门的吠陀思想的哲学家、宗教家很多,那么这六派都是很有名的,我们看一看。这些思想,书上记得大同小异,有的时候名字不一样,有的时候内容倒一下,这个,大概你们知道是这么一个事就可以了。
第一个,阿耆多派,他们这一派的学说,“认为人和世界都由地水火风四大原素合成”,这是四大。这个他们“四大”的概念,他们印度的哲学里边已经早有了。他们认为人和整个宇宙都是地水火风合拢来的,那么这个理论佛教里也有,我们身上骨头等等是地,……涕、鼻涕、小便等等是水,暖气是火,运动是风,他们认为就是这些就完了,这是他们的思想。那么这是唯物论的思想——一切事物都是物质构成的。“他们否认灵魂”,他们不相信有灵魂,这个思想就是反吠陀的,吠陀他们认为人死掉之后有灵魂,通过祭祀可以升天;他们说没有的,只有物质。“反对吠陀的祭祀”,他们不讲祭祀的——既然没有灵魂,祭什么祀?因为当时婆罗门祭祀,专门有他们自己的仪式,很繁琐的仪式,很繁琐的歌、颂,那些东西,他们认为这都是不需要的,认为人死了之后,就是地水火风又化成地水火风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现在一般世间上的普遍思想。“以求得现世快乐为人生之目的”,既然后世是没有的,那这辈子养下来尽量地快乐享受了,你不享受、这辈子来干什么?这一派哲学,“排斥一切严肃的伦理观念。”那么就伦理道德的观念都不要了,你只要享受好了。这个是就像现在的一般的人的思想,就是那种庸俗的思想。“是后来顺世外道的先驱。”后来印度有个很有名的顺世外道,是他们开的先端,以后就是根据这个思想产生的。这是第一派。
第二派,散惹夷派。“是一种直观主义学派”,直观主义就是说,我们的思想,直接观察对象,不要经过思考推论的,逻辑的,“对一切问题都不作决定说”,有些问题他们都不做一定的解释,一定的说法。为什么作不决定说呢?有一定原因的。“他们主张哲学辩论不可能得到决定性的解答和知识”,他们主张真正的真理是从直观来的,是直观的,有一点点像我们的佛教的无分别的那个说法,但那原理就差的远了。它就是不经思考,直接观察对象,用这个直觉的方法来得到真理。所以说用推论的哲学的辩论、逻辑等等,他们说这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的,也不可能得到直觉证明的。所以,不喜欢这个辩论,辩论,一辩嘛之后就要争论,“认为容易引起口角和肝火”,这样子会引起烦恼的,“扰乱心的平静。为了应付争论,他们发展一种系统的诡辩技术”。你说这样,他说那样,你说那个,他说这个……,这么一套搞诡辩的方式。所以说,……散惹夷派。他们回答问题呢,假使你问他:“一切法到底有相还是无相呢?”你说:“一切法有相吧?”他说:“没有。”你要说:“那没有相吧?”他说:“不,有。”他反正给你来一个……。
…………(此处缺漏)
第三,末伽梨派,……“此是邪命外道之祖,乃定命论者。主无业报,无父母生身,一切修行皆属空无用。只要经八百四千万大劫,不论智愚,都得解脱,此派在佛世,极有势力。”
…………(此处缺漏)
一想到造恶的升天,造善的下地狱,他也很不明白。既是造善的,他为什么下地狱?他过去世造的罪还在,需要先受,那么他这辈子造的善将来还是可以受,那么他只看到一点点,看到这一世造善,下一辈子是下地狱,认为造善是没有用的,否定掉了。所以说,不能说他没有通,也不能说他没有观察到世间上的一些现象的真实的情况,但是局限性,这些没有把整个的看到,错了,最后,断空去了。所以说,他们怎样子说呢?他们说众生的报,苦报与乐报,不是靠你的修善、修恶可以得来的,这是自然定下来的,不可改的,也不要去问他什么原因,是天然如此,这是定命论。这是这么一派。
下边,第四派,不兰迦叶派。它的学说与第三派(末伽梨派)差不多的,它也否定善恶业报,提倡没有作用的——你造善造恶没有用的,它认为一切法是断灭性空。这个,断灭空。我们佛教的空——缘起空,一切法都各有各的缘起。它就是断灭,一切法,什么都没有。那么,所以说从这个一切断灭空的出发,否定了君臣父子忠孝伦理,全部否定了,道德因果也不要了,那么干什么?就尽量去纵欲。这是对伦理,也就是对我们人间的一些伦理学的怀疑论者、否定伦理论。这些人,作用极坏。
第五种,波浮陀派。他们也是有点唯物主义的思想的。他们认为人是七种原素构成的,哪七种?地水火风乐苦命。人的因素——地水火风,假使你这个身体决定是地水火风造的,那么里边,它里边,这个人一辈子有乐有苦,决定还有个命的。这七个是人的因素,这七个原素合拢来就是一个人;假使分散了,就是死亡。原素分散了,宇宙里还存在,这是宇宙的根本,不会消失的。那么人,原素聚了,就出现;原素分开了,就消灭。这些也是,主要是,地水火风苦乐命,都是物的思想,属于唯物主义思想有一点。他们也是否定人的行为能产生作用——造善造恶,都产生不了什么效果,就是全靠这些因缘,凑拢来了就这么一回事,造善造恶都产生不了什么用。这是一派,这是一种邪见。
第六个,尼干子派,他这个,比较他们高明一点:“他们认为生命不得解脱,是由业、漏、缚” ,这个跟佛教有点相近了。业,就是造的业,漏是烦恼,缚就是它把你束缚起来了,因此就需要遮、灭、解脱,要把那些业、漏、缚,遮掉、灭掉,最后得到解脱。这样子以消灭业,把业消掉之后,当然他们的苦果就不会受了。“他们认为业报太重” ,因为看到世间上受苦的苦难是不少不少的,所以说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苦难的世界,这个业报很重,苦难的原因是业报,他们也知道这一点,他们认为:“怎么样子解脱呢?”业报受完就解脱了嘛!所以他们尽量要把那个苦受完。拼命地修苦行,那么思想理论这样子,实践方面,就是说,修极端的苦行,精进的苦行,额外的苦行。就是印度的那些苦行外道,我们在佛经上经常看到。他们“严禁祭祀”,他们是反对婆罗门的祭祀,认为受苦受乐是他们的业决定的,不是靠你祭天就有得生天;你不祭天,对天不恭敬心就下地狱,不是那么回事,这是反婆罗门思想。那么因为祭祀里边要杀很多的猪羊,甚至于杀人来祭,所以他们是绝对是反对祭祀。因为,他们要守不杀生,他们不主张杀生的。这是他们的特色,这个跟佛教有一点相近。但是他们因为不能够彻底明了业果的关系,认为业果主要是把苦受完了,就可以解脱的,这是他们搞错的。所以他们经常修苦行。
那么苦行外道,我们在佛经里边看到很多,有的是持的鸡戒,他跟鸡一样,因为他们看到鸡,这一辈子死掉了,生天了,他们也很好,解脱了,“跟鸡一样受苦,就会解脱。”他们就跟鸡一样,一个脚站起,头朝太阳,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慢慢到朝西方去,他们一天就这样站着,脸朝着太阳跑,以为这样子跟鸡一样,将来能生天。还有持牛戒的,他们就是跟牛一样,喝水吃草,不吃饭,他们辛辛苦苦地这样子搞,认为跟牛一样,把苦受完了就可以解脱的。这些都是错见。佛在世的时候,有人就问佛,他们这样子搞,到底能不能解脱啊?佛说,他们这样子守他们的鸡戒、牛戒,如果他们不犯的话,将来的果报,守鸡戒的,做一个鸡,他满他的愿了嘛,你要守鸡戒嘛,你做鸡嘛,就做鸡;持牛戒的,变一条牛。如果犯了戒,不得了——白白持。所以说,没有得到宇宙真理的话,他们由于思想的错误,虽然吃了很多的苦,结果得到的是这么的果报,这很划不来。我们说正知正见非常重要。
当时的哲学思想就分了六派。这些,我们说是当时在释迦佛诞生之前的印度的一些思想。一方面是婆罗门教的保守的一派,一方面是先进的,自由的,反婆罗门的,以这个六派为主。这个尼干子外道,在印度就是力量很大。他们就是佛教里边经常说的露形外道。他们说,要解脱苦难,心里边,要把烦恼的束缚去掉;外边,衣服的束缚也要去掉,所以称他们为露形外道,也叫涂灰外道。不穿衣服怎么样呢?他们身上把灰、泥巴涂得,这个样子,把身体遮到,所以也叫露形外道,也叫涂灰外道。后来印度的耆那教就是从他们那里引生出来的。这个耆那教的势力在印度很大。印度是欢喜修苦行,这是他们的民族特色。他们认为修苦行能解脱。
婆罗门思想
那么,这里我们下一个总结,当时印度的学说,把它归纳起来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婆罗门思想,就是保守的思想,“认为宇宙是从一个根本的‘因\’转变而来,即所谓因中有果说”。这种是哲学的问题。我们希望在座的,有些是文化很高,大学毕业生,有些可能是初中水平,也有一些可能是还不够初中水平的,像这些问题是比较深的问题,我们学佛教里边也要接触到的。但是现在你听到之后,能理解的就理解,不能理解的暂时放一放,问题也不大。那么我们讲还是稍微讲一下。
我们说,一切哲学,都要追究人生的、宇宙的真理,那么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宇宙、人生哪里来的?都归到有一个根子,从这个本体产生现实的现状。基督教就认为是上帝,上帝是最根本的,他不要人造的,本来天然有的,是万能的。从他创造这个世界,又造人,又造什么。他造人,第一个是亚当,是用泥巴造的,最后看到一个人太孤单了,把他的骨头拿一根出来,造了夏娃,陪陪他。因为他们要吃东西,那么就造了一些鸡、羊,造了一些给他们吃,这是基督教关于宇宙创世的一个说法。那么其他的哲学,也有归于物质的,也有归于精神因素的,像印度的一个外道。
那么现在我们说,哲学上很占势力的,黑格尔,他的哲学。他也是讲的什么?讲的是,我看是看过印度的那些哲学,他就讲的跟印度外道方式差不多。从一个基元的东西慢慢演化演化成整个的世界,反正他们认为世界的根本只有一个东西,不是物质的,就是精神的,那么上帝是精神的。那么现在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从最细的、基本的物质,慢慢慢慢发展发展成为现在这个世界,那么这样子就是,唯物论,唯什么,都是有一个唯字的。
那么这里,婆罗门的教义,它是一个根本因——“梵”,是他们的跟上帝一样的一个东西,是根本因转变为这个世界。那么这是因中有果,这个因里边就含有那些,整个世界就都在里边了,最后要解脱,把世界回复到那个因上面就完了。这个我们等一会要介绍的。那么他们以这样的理论来指导他们修行的方法,实践的方法呢,他们以修禅定为主,通过修定去认识那个根本因。他们这个根本因就是梵。大概我们讲一下,他们认为宇宙原来是一个清净的、无染的、很好的、美满的一个世界,那是一个大梵,整个就是一个梵。那么人,这个人我跟梵是合二为一的。后来,人因为他有烦恼,把他捆住了,变了很多的小我,一个一个受生来了。那么你要求解脱,有小我就要有贪瞋痴——他们也是讲这一套,要造业、受罪等等。那么你要解脱,把小我解放,回复到大我,那就是得到他们这个。怎么样子解放?禅定。所以婆罗门教对禅定非常之讲究。也是,现在很时兴禅定。
现在我们说,印度婆罗门里边禅定功夫很高的现在还有,有一位世界闻名,自称薄伽梵的,他的师父的照片我门看到过。那么他们修禅定的方法,通过禅定,去认识那个根本因,这样子就解脱。回复到他原来的根本因,达到解脱境界。这是他们婆罗门的学说。
非婆罗门思想
那么第二种就是后面产生的反对婆罗门的非婆罗门思想,他们里边,有些复杂了,有的人认为——什么东西?“多因积累而成。”因为婆罗门是主张是一个根本因;他就反对,不是一个因,很多因成的,那么“因中无果”,他这个是反起来的。婆罗门说因里可以——本来就含那么多果,所以从一个因里边可以创造世界,这个世界本来是一个因里边已经含有的。他们就否定它,因里没有的,是其他的因素一起合拢来纔产生这个果。
这个学说,他们拿来修行也分了两种,一种是走苦行道路,一种是享乐派。这是前面这六派里边的两种:一种是讲现世享受的,反正一切都是假的,都是断灭的,修行也没有用的。一种就是说拔业,要消除业,其他办法没有,只有受——干受,受完了就解脱,这是修苦行。那么总的来说,印度就是这么样子的情况。
释迦佛的教理学说
缘起论
那么释迦牟尼佛,他对这样子这个思想怎么看法呢?认为都是不正确的。那么他自己有他的——我们的佛教有我们的理论。什么?缘起!最至高无上的,缘起!佛教里边,我们说缘起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个好象哪个都懂,其实缘起论很难懂。宗喀巴大师,他学佛了一段时间之后,纔悟到缘起,作了个《缘起赞》,那真是悟到缘起。佛教的缘起不是那么我们看看,“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那就是缘起,你看看恐怕什么人给他讲讲都会懂。实际上不是那么肤浅,固然这个话没有说错,但是你的理解、见识太浅了。
缘起,我们说上次来了个温岭的,他也是上来讲了很多,说他学了很多,叫缘起。最后我们谈到一些问题,我们说现在的一些哲学都是唯物的、唯心的,我们佛教是没有唯什么的一个,一切法都是缘起。他说:“缘起还有这个意思,这个我好象以前还没有注意到。”我们说这个东西本来是缘起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什么哲学也好,科学也好,总要追到世界一个头。佛教就是追不到这个头,都是因缘。你这个,这个也是其他的因,以各式各样的因缘兜拢来的,那个也是各式各样的因缘。
我这里讲个公案。佛在世的时候,一个外道,他就问佛:“你们那么多苦是哪里来的?”佛就跟他说十二缘起:“老死由生来,生由爱取有来,爱取有由识来,识最后是由行来,行是从无明来。”他最后还问一个:“无明哪里来的?”佛说:“你的意思我知道了。”——什么意思?——“你们外道的思想,总脱不开一个根本的东西,总要追出一个根来。佛教就是追不出根来,一切都是缘起。你问到这个,这个本身也是缘起。你再去追到那个,那个还是缘起,还不是最后的根。”你说把世界哲学中里边再创立一个“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产生一切万物的,佛教是没有的。所以,在文革的时候,把佛教打成是唯心主义了,什么东西,那是大大的冤枉。那时候是最反对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佛教嘛,当然佛教是该打倒的。”但是我们很冤枉——佛教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什么的?缘起的,什么也不唯,有一个唯,就是有一个最后的,原始的一个基元的东西在那儿,佛教是没有的。佛教和外道的差别也在这里。
婆罗门教义很深,他们也讲得很高,他们解脱方式,很多跟佛教相似。而他们最后有一个“我”,最后有一个“梵”,这是他们的基元的东西,佛教就没有。所以这个我们的缘起论是最高的。
佛经里,《阿含经》说过:“你知道了缘起就知道了法,知道了法,那你就见到佛了。”就是说你缘起论知道,就等于看到佛一样,那个就是法身。所以说这个是最高,我们佛教里边,我们讲来讲去,佛教,都是围绕这个缘起在讲。这个缘起越讲越深,最后讲到中观,那么就是彻底地把缘起讲透了。但是讲透了是不是证到了,也是个大问题。
但是我们要证这个东西,先要知道这个东西。这个,《广论》里边讲得很清楚。如果我们对空性缘起是理解得很肤浅的,那么你即使禅定很深,将来证到的你这个真理也是肤浅的。如果你对缘起性空讲的是偏的,那么你将来定中证到的也是个偏的。如果你讲的缘起是错的,证到的也是个错的。所以这个理解很重要。所以黄教也好,当然也不是属于黄教,真正佛的教下来说,一定要把教搞清楚,然后能证道。如果你教不清楚,糊里糊涂,将来证的也是个糊里糊涂。所以这个在《广论·止观章》里边再三地强调这一点。
而很可惜,我们现在的佛教徒,很多都是想懒汉主义。就是“我眼睛闭起来,头竖起来,这样子,不思善不思恶,什么都不想。将来一旦开了悟之后,三藏十二部我就通了,那多便宜。你们拼命学学学,这部论、那部论,还要背,还要什么,我只要是一开悟,都在我心里了。”这个好象很便宜,而且从内心发出来的,很好,很高超。但实际上,我们《菩提道次第》学过就知道,不可能的。
那么,“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一切法没有一个根本的、自己能够站得住、独立、不靠人家的东西,没有的,都是互相依赖、互相为条件。有了他(此),纔有他(彼),以他为条件。“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前面两种印度的思潮都讲了一边去了,都是瞎子摸象。摸了尾巴的说是一根绳子,摸了牙齿的说是一根骨头。你说错不错?他们一点点对,但是扩大到全部的话,全部错完。所以说他们的认为,他们是都搞错了。
“既不是一因生多果,也不是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互相做因果。“这个理论打破了婆罗门的第一因论”——以梵、神我为第一个因素,产生一切的——这个给打破了。它本身就是无神论的因素,这我们不管了。因为我们写的时候,就是因为很多人把佛教看成有神论,所以说强调一下。那么这里我们——对外可以强调这一点,我们内部根本就不会去产生——“佛教是有神论”,这些话自己不会自己说的。
业力说
“然而佛陀并不简单地走向另一极端——无因论”。既然一因生诸果也不对,多因生一果也不对,这是不是拨无因果?也不是。有的人认为这个不对就是那个,那个不对就是这个,这是世间上的逻辑,佛却不是像世间那么简单化,“他的主张是业力说”。业力说,这个我们佛教徒一般都很清楚。
“说人们的命运,决定于自己相续流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的命好、命坏,将来受的果报是苦、是乐,都是靠自己相续(身心)。我们身心流转的时候,造的身口意三个业,造的善业,就受乐报;造的恶业,就受苦报。这是决定在自己身上的,并不是定命论,也不是哪个控制你。
“惑业果三循环往复,否定了‘梵\’的神权”,把婆罗门的至高无上梵的神权否定了。就是自己造业、感果、受报,这三个东西。“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神造归结为人为”。这是迷信,神造的是一个世界的,我们把它归结到这是人的业所决定的,所以也说“反对祭祀”。
依靠祭祀,就是拍马屁。你把佛面前尽量供养,啥东西供养,就是说——佛保佑我将来生天,受快乐。有钱的人当然可以出得很多,那些奴隶就没有份了——没有钱就不能祭祀,也不能参加祭祀。所以这些学说都是不平等的。佛教里边就是反对这一套,这样子,单靠祭祀你说能解决命运的问题,那是不可能的。又,苦乐是由业报来的,也“反对种姓阶级,主张四姓平等”,这是佛教的特色。在二千几百年以前,提倡这样子的学说,一般是不可想象。
那么他“这个学说是缘起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此处缺漏)
中道观
(2A)……“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啊,……太紧了,太紧张了,念不下去,想退了,那么佛就问他说:“你在家做什么职业的?”他说是弹琴的,佛就说,“好了,你弹琴你个弦绷得太紧,这个调子能不能弹出来?”他说:“绷太紧要断掉。”“那么太松呢?”“太松也不行,弹不出调来了。”“那么怎样子弹得好呢?”“不松不紧。”“对了,你修行,也要不松不紧就好了。你这个念经太紧了,太紧张了,就是过分精进了,会退;那么太松懈了,进不了道,所以说要不松不紧,这是中道。”另外一个,也是《四十二章经》的,他就是说“沙门学道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你要学道的话,心要调,调到不苦不乐,这样子纔能入道。
那么另外一个,也是《四十二章经》(疑为《过去现在因果经》)的。他说“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他说你形、身体,太苦了,心就要扰乱,实在苦得不得了,怎么修行?所以地狱里不能修行,就是这个。一天到晚受苦,难受得不得了,整个的心里头烦得来痛苦得不得了,没有办法入道;但是,“身在乐者?”,享乐太过分了,“情则乐着”,那就贪着了,你假使在世间上的五欲享受太好了,就执着在那里,就粘在那里,放不下了,这两个都不能入道,“苦乐两非道因”,所以说,这样子,苦、乐两个东西都不是入道的因。打个比喻,“譬如钻火”,假使你钻木取火,钻木,你正在钻火的时候,你把水浇上去,这个火还能钻得出来吗?当然钻不出来。那么我们,“无有破暗之照”,你这样子正在钻的时候,浇起水,那你要把火钻出来照明,把黑暗破掉的光明的火焰,根本不可能生出来。同样我们这个智慧的火,也是靠我们修行把它钻出来。假如你修太苦或太乐,这两个苦乐等于水一样,你正在修道,钻这个智慧火的时候,苦来了,乐来了,就是浇水一样,把你浇了,这个火熄掉了,钻不出来。所以这个比喻慧光不生,智慧的光明生不出来。
(注:《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形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譬如钻火。浇之以水。则必无有破暗之照。钻智慧火。亦复如是。有苦乐水。慧光不生。以不生故。不能灭于生死黑障。今者若能弃舍苦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堪能修彼八正圣道。离于生老病死之患。我已随顺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那么这个,我们就是说,修行不能堕一边。过分的苦行,有的人认为他修行要快一些,太“精进”了。太精进,我们说,头陀行好,你是那个人可以,不是那个人,你会退。这样的人我们碰到很多。过去五台山我们有一位,他是在五台山那么冷的天气,亮膀子,那么还赤脚,吃一顿,倒不倒单我就不知道了,那么他这个苦行修得很厉害,那五台山,一个人住个小茅蓬。那么他这样子,自以为功德很大,人家——当然他这样子修苦行——也很恭敬他,他也认为自己功德很大,有点飘飘然了。最后有一次我们会供的时候,上师在念诵的时候,停下来跟大家讲一些东西,他竟然提出,唱反调,跟上师两个对辩起来了。上师,当然笑笑,也没有去给他多说。结果这个人怎么样?后来在56年社会主义学习的时候,大家轮班,……,他回来说我们清凉桥该养猪,抓生产,当然不听他,哪个养猪?后来他自己,拉卜楞寺也去了一下,去一下之后,他们那边武装叛乱,把他赶出来之后,跑到四川。回四川之后,找了一个寡妇,养六个孩子,现成的,做六个孩子的爸爸去了。(笑)这个东西,你说你苦行,到后来呢?不行了。所以你内心没有一定的充实的证也好,教也好。你单是表面上的苦行,搞到后来,你自已受不住了,或者思想波动了——回去。
我们听过《广论》的都知道,日常法师是反对,初修的人,他反对,吃一顿、不倒单,这些形式上的他是不大赞成的。你真正把道学好了之后,是那个层次、这个水平了,是可以精进了,那个时候要闭关了,或者住山了,那你不倒单、吃一顿,那是该做的,没有功夫去搞旁的了。在初学就不要这么做。那么很多的人,就欢喜走这条路。我们这里经常有一个来的,一个居士,他穿的衣服道僧不俗的,但是他苦行却是非常之下功夫。曾经有一次,他跟我说,他把自己用砖围起来,住个小房间里边,不吃,不睡,打了七天的七,里边的境界是多得不得了,但是出来之后,并没有开悟,对佛教还是搞不懂。在那个时候的一些境界对他来说没有用,不是亲证的境界,而是——你在用功,是会出一些境界。那么这些不是真实的功夫,我们不赞叹。真正的功夫要从闻思修、戒定慧下手,这纔是真的。
我们现在,把第一个——绪言讲了,下边时间还有几分钟,我们补充一些下面的。
今天的绪论,是释迦佛出世之前印度的一些思想状态,对释迦佛的学说来一个一般的注解。那么下边,我们正式要开始原始佛教时期了,就是释迦牟尼佛他降生之后,然后成道的这些情况。这里先讲这个事实——历史的事实,然后,原始佛学的要点。原始佛学是什么?就是说佛出世以后,他的教化,还没有分部派之前,这一百多年的时候,叫原始佛学时期。这个时候的佛教是佛亲口说的,也没有其他的问题,他的弟子都是一味的,那个时候叫原始佛教时期。那么原始佛教时期的历史事实讲好之后,要讲原始佛学的几个要点,一个是缘起(十二因缘),那么还有就是四谛。原始佛学时期一个是缘起,一个是四圣谛,一个是八正道,一个是三法印,这个就是原始佛学的特征,而真正的核心,就是缘起。
那么我们希望大家把这个内容一直到第九页,这些回去复习一下。我们还是要布置作业,作业本我们去印去了,因为买不到,这么大的。我们宝光寺以前用的那一类,买不到。买不到嘛,我们就现在托印刷厂去印,印来之后,我们还是要布置一些作业。因为我们的讲经,希望大家能够深入,能够记住,当然不是背下来,有些该背的要背,不该背,大概知道一下,就可以了,当然不要背了。但是真正精神实质要抓住,所以说要强调几个,一个是要作业,一个是要讨论,一个还要考试。这几个一逼呢,大概你们学得能够深入一点。在讨论当中,如果水平高的,就可以启发很多一些,差一点的人,可以启发一些,可以教他们自己……。
第二讲
我们晚上讨论,两个组。一个组效果比较好,发言的人很多,同时也提出一些问题。我们希望,这两个组以后都能够大家踊跃发言,把自己的问题都提出来讨论,不要保守。自己懂的可以教人家,使人家也可以聪明一点。其他没有十分理解的,也可以提出来问,这是一个学习方式之一。那么比西藏的辩论要好多了,辩论是站在中间的,要答不出来呢,要出岔的。这个,我们是大家互相问,很斯文的。
昨天有一个组提出一些问题很好,我们先把它解答一下。第一个问题,它问:“婆罗门教的教徒是外道,为什么说僧侣?”问题提得相当好,那就是他对法相的定义比较严格地要求了。那么我们说“僧侣”这两个字,原来的意思,僧就是僧伽,僧伽就是总的意思,也是合的意思。侣,是徒众的意思,就是众多的僧人。这个本来是佛教名字,但是佛教名字在世间上现在一般通用了。这个通用有简别,婆罗门僧侣,不是我们佛教僧侣。所以前面这个加了简别,那个问题不大。我们说沙门,也是佛教的名字。释迦牟尼大沙门。但是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印度很多外道都称沙门。这个我们佛教里叫他们外道沙门。沙门也是通用,但是有一个简别,外道。那么再说一个,“上师”,姑汝白,它是佛教的名词。但是印度很多的教派,包括西藏的黑教,都有他们的上师。那么最近,台湾一个什么“清海无上师”,她也是称上师,她是印度的“锡克教”。那么这些我们简别了。也是这个通用,虽然通用,我们要简别一下,这是外道的,不是我们佛教内部的。所以说,前面加了简别,问题就不大了。如果不加简别,有混淆,确实有混淆。如严格地说,僧,一定是在佛教内部的称呼。那么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因中有果,因中无果”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比较深。我们当时讲的时候,没有很多发挥。因为这是讲中观时要详细讲的。在现在讲,可能理解的人不会太多。那么既然有人问了,我们也就是把它大概地介绍一下。
那么“因中有果”,这是哲学界里边的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就是本体论的问题。那么我们先说“因中有果”。这一般在印度的外道说起来,“数论派”是一个标准的这么一个派别,他们说:“果跟因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因里边没有果,它(果)生下来的东西就跟它(因)不相干了,不会是那么地像——有这样同样的作用、体性。所以他们认为,在果这个法,在因里边它本来含得有了。它的体是一个,因为它当时还没有明显地显露它的果的样子来。他们举这么一个例,种子跟芽是一个体,就是种子里面有“芽”这个果在里边。但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种子,看不到芽?他们的解释就是说:小孩子养下来是一个娃娃,他是跟中年、壮年、老年的不一样,长大了就高高大大的,老了还头发、胡须都白了,牙齿掉了,样子完全不一样。但是就是一个人,体是一个。那么他这个不同的原因呢?时间的问题。他在养下的婴孩的时期,就是婴孩的样子;那么他是少年的,壮年的,乃至老年的,时间迁移了,他的样子改了。那么种和芽也一样,它在种的时候,因为时间没有到,它就现那个样子,到了生芽的时候,它的时间已经过了一阵子,就变成芽了,再过一阵,就长高了。他们是这么解释的,所以说因中有果。
这个“数论派”里边他们就是,他们的主张,宇宙的本体就是一个自性,这个自性能生出万物。这个自性里边就包含着一切东西都有。只要你(da shi)现出来之后,包罗万象,全部有。这是“因中有果”的一个说法。那么这个里边当然有矛盾。后来有的人修改了一下。他说:“因中有果”不但是时间的问题,还有相的问题。就是说在因的时候,那个果的相不明显,还隐在里面。那么到了果的时候,它的相就显露出来了。反正,他们要完成他们的学说,就做了各式各样的解释。
这个在中观里边,《入中论》里边也有,他们属于哪一类的?“因中有果”论就是说,属于“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里边的自生派。他们认为一切法自己能够生的,总有一个体性自己生它的果,果就是因,一个东西,那么属于自生,那么当然我们佛教要破它。
龙树菩萨就是有这个颂:“因果是一者,是事总不然。若因果是一,生与所生一”。他说因果假使是一个的话,就是是同样的,因中有果的话,这个事情绝对不会这么样子的。不对的。为什么?假如因果是一样,那么生即所生,能生的跟所生的,一个因一个果那是一个,父亲该是孩子。那就是很显然,这个是错误的。这个是将来我们在学中观的时候,广开辩论,我们现在,暂时知道一下怎么回事。
另外一种,“因中无果”这一方面,因为他们看到“因中有果”有毛病,他们的主张就是“因中无果”。因里边没有果的体性在里边的,果是另外一回事情,因是另外一个事情,各是各的事情,各是各的体性,各各不同。那么是另外一种。在印度的一个代表性的就是“胜论师”。前面是数论师,这是“胜论师”。“胜论师”是代表性的“因中无果”论者。他们认为因果的体性,各是各差别的,毫不相干。那么这个里边有很多矛盾,人家要批驳。他们就是说,这个因跟果虽然各是各不同体性,但这个因能生的果,决定有两个条件:一个从一个相续等流下来,一个是它有能生的力量。石头不能生芽,因为它不能生,跟那个芽也不是一个相续。我们说种子跟芽是一个相续,等流下去的。石头跟芽两个是截然两回事。所以说石头不能生芽。那么,麦的种能不能生稻芽?也不行。麦的种子固然具有一个条件,能生条件是有了,但是一个相续的条件没有。麦跟稻芽不是一个相续,也不能生稻芽。以这样子来完成他们的理论。
那么这个里边,我们当然,佛教也认为这个是不对的,也有我们的批判。这个在《入中论》、《中观》里面讲得很多很多,这是我们在中观中要学的内容。现在我们大概介绍一下,到此为止。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婆罗门教认为宇宙是一个从根本因转变而来的,这也是自生派,也就是因中有果论者。这样的根本因是什么?就是梵。我们上一次讲过,就是大梵天的梵,就是宇宙的本体。从这个本体就产生一切。当然,这个问题里边说:“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境界。”这个谈不上境界。“以佛教的说,宇宙本体空是没有”,佛教没有本体,这个话我们提得有点矛盾了。佛教讲宇宙不讲本体,一切都是缘生,没有一个本体。本体是哲学界的名词,因为现在一切的哲学都不能跳出本体论。总是宇宙的起始是一个,要么是心理状态——唯心论者,要么是物质发展出来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唯物论者;要么是多元论,心也有物也有,他们基元的东西存在。然后他们变化,生出很多的整个宇宙万象。这是都是唯心、唯物,或者多元,一个基元的东西有的。佛教,一切都是缘生,没有一个基元东西,所以不能说佛教的空,不是一回事。如果空是一个东西的话,这个空还得要空掉它。因为空不是一个东西,拿不出来的,是没有自性,就是没有自性。所以说,这个,我们说,跟佛教的空性是两码事。如果是一码事的话,(笑)那不是婆罗门教和佛教一样了吗?那个不可能。
那么第四个问题:所谓万事万物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因素缘起而成,但是所谓地水火风又是怎样缘起而成的?这个问题我们这里没有,在书上没有,书上的外道是七个元素。地水火风空识,这是佛教内部的,它也是一个缘起。
现在我们讲的地水火风,还有一个叫什么,这是哪一派的,我们看看,第五个,地水火风苦乐命,他们认为这七个东西是宇宙的最基本的元素,不能破坏的,永远存在的。那就是“唯”什么?唯七个东西。那么这个跟我们佛教的缘起不是一回事情。佛教里边地水火风也是缘起的,不是不可破坏的东西。那么地水火风是缘起,这个很简单。我们现在学过科学的,水是什么东西来的?两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这个是氢氧合成来的。那么火当然也是各式各样的元素合起来的。都是可以分析的,没有一个根本的东西,都是缘起。那么他们的外道,当然是认不到那么地仔细,他们认为这是根本的因素,人坏掉了,甚至于宇宙坏掉了,这七个元素在空间还是不坏,将来因缘有这个条件合起,它又可以聚拢来,再成这个世界,再成这个人。这是外道的说法。大概昨天提了这四个问题,我们基本上这么解释一下。
关于这个宇宙本体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佛教的核心问题,也是缘起论根本要讲的一个道理的问题,所以这个将来我们在中观的时候要详细地讲。那么在唯识里边也是带了讲一点。但是没有讲得中观那么透。唯识是讲的是阿赖耶识,中观里把阿赖耶识也破掉了。
甲二、原始佛学时期
乙一、概论
好,今天我们接下去讲这个。下边的,就是原始佛学时期。那么这是第一段讲历史。它说“历史上”,我们所谓原始佛学时期是指哪一段时间?一般历史上指“公元前五三零年——三七零年”。那就是什么?具体说,“从释迦牟尼佛三十五岁成道开始”。至于释迦牟尼哪一年成道,这个说法也是历史上很分歧,各说各的。斯里兰卡,他们南传的有南传的说法,中国我们北传的有北传的说法,西藏的有西藏的说法。这个年份大同小异,有点差异的,就是各式各样都有。那么我们一般采取的,世界上公认的一般说三十五岁成道。“佛陀本人及其三四代所传承的学说历史时期”。就是说,佛成道,开始弘扬他的佛教的开始,一直到他的第三代、第四代的弟子,这个时期,叫原始佛学时期。它的特征就是没有分歧,讲的都是一个味道,没有分派。这是叫原始佛学时期,从佛自己成道弘法开始,一直到第三代、第四代的弟子,他们中间没有分部派,都是一个味道的佛学。这个时期,我们在分划的时候,叫原始佛学时期。这是大概是,年份是大概公元前五三○——三七○年的时代。
佛陀的传记
下面就是佛传。我们要讲佛教,一定要把佛本身介绍一下。我们看佛传——佛陀的传记,我们中国有《释迦谱》等等,很多,一般认为是初学的人看的,或者是进门的。实际上我们说佛传就是一本整个教的一个缩影,一个形象性地把佛的教理全部体现在佛本生的身上。所以说我们看佛陀的传记,一定要从深透的意义来看它,不要从表面的事相来看,佛在王宫里边这么样的享乐,在苦行的时候又是这么样的苦行,超过一切外道的苦行。这是表示中道——王宫里的享乐不能成道,苦行也不能成道,一定要不苦不乐的。昨天我们讲了,苦乐都是水一样,把智慧火要熄灭的。在不苦不乐的环境之下,没有这个苦乐的水来干扰,这个智慧的火就会钻出来。所以说,各式各样的佛的示现的样子都是在说法,不一定要嘴里说的。行动,他的表相,他的历时一生的经验都是在说法。
释迦佛在未出家,为太子的时候,这个问题我们就牵涉到以前,香港,为了一句话辩论了两三年的时间。就是他们杂志里面来回地辩论,有一个人说释迦佛有三个妃子,就是从一篇文章里边这一句话产生了一个问题。那么有人跟他反驳:“佛哪有妻子妃子?你这个话不对。”他又引经据典地引了很多东西,最后引了一个《佛教实用字典》里边,引一部什么《十二有经》里边说释迦佛的几个妻子什么什么。后来,那对方又去查依靠哪本经,《十二有经》到底怎么说,没有说释迦佛有妻子,那么这个是字典里边搞错的。结果往复辩论弄了很长时间,把那些文章,后来他们集拢来,有那么厚的一本书。那么这些人,当然,有些是吹毛求疵的事情。但是我们说,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