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开始修行
发布时间:2022-12-02 08:56:08作者:楞严经全文网13.开始修行
虽然悉达多和车匿都马不停蹄,但抵达释迦国边境的时候,已是天亮。他们沿着横跨面前的阿陆玛河,向下游而去,直至找到浅水之处,才骑着马越过河流。再走一段路,他们便来到一个森林旁边。一只花鹿在树丛中穿插着。鸟儿在附近飞来飞去,一点也没有被人迹骚扰。悉达多从马上跳下来。他抚摸着金蹄的鬃毛,微微笑着。
“金蹄,你真了不起。你帮忙我来到这里。我为此很是感谢你。”
马儿抬起头来,亲切的望着主人。悉达多从马鞍下抽出一把短剑来。跟着,他左手拿起自己长长的头发,右手则挥剑把头发割了下来。车匿也从马上跳下。悉达多把头发和短剑都交给了车匿。然后他又除下颈上的宝石项链。
“车匿,带着我的项链、短剑和头发回去交给我的父亲。请你转告他,对我要有信心。我并不是因为自私或想逃避责任才离开家庭。我现在出来是为了所有众生。请代我劝慰大王和王后,安慰耶输陀罗。我恳请你这样做。”
当车匿伸手去接那项链时,泪水从眼泪里涌出来。“王太子,每人都将会十分伤心。我不知道应该对大王、王后和耶输陀罗王妃说些什么。太子,你有生以来都是睡惯高床软枕,又怎可以像个苦行者般在树下呢?”
悉达多笑笑。“别担心,车匿。我可以像他们一般生活。你回去后一定要告诉他们我的抉择,以免他们为我的失踪而担忧。现在就让我单独留在这里吧。”
车匿抹去眼泪。“太子,请你让我留下来照顾你。请你大发慈悲,因为我实在不想带如此伤痛的消息,给我所爱戴的人!”
悉达多拍了拍他的肩膊,用很认真的语气说道:“车匿,我是需要你回去报讯给我的家人的。如果你是真的关心我,请你照我说的去做。车匿,我不需要你在这里。没有一个苦行者需要随从!请你立刻回去吧!”
车匿虽然很不情愿,但只能遵照太子的吩咐去做。他小心翼翼的把头发和项链放到他的外衣里,又把短剑插放在马鞍内。他紧握悉达多的手臂在他的双手里,牢牢的拉着他,说:“我会如你所吩咐去做的。但请太子你一定要记着我,记着我们所有人。你找到大道时,请千万别忘记回家。”
悉达多点头,给车匿一个表示肯定的笑容。他又再轻抚金蹄的头。“金蹄,我的好朋友,回家去。”
手执金蹄的彊绳。车匿骑上自己的马匹。金蹄转过头来最后一次看悉达多,他眼中的泪水不比车匿的少。
悉达多一直望着车匿和两匹马消失踪影,才转向森林那边,开始走进他生命的新一页。从此,天幕将是他的屋盖,树林就是他的家。一股舒泰满足的感觉冒起。就在这时,一个男人从森林中行出来。因为这人穿着一件当时沙门惯穿插的披搭,骤看过去,悉达多还以为他是一个修道者。但细看之下,悉达多发觉他手执一把弓,后面还背着一筒箭。
“你是个打猎的,对吗?”悉达多问道。
“没错。”那人答道。
“既然你是猎人,为什么你穿得像个沙门?”
猎人笑着说:“就是全靠这件道袍,动物才对我全不防犯,使我可以容易射中他们。”
悉达多摇头。“那你就妄用了真正修道者的慈悲了。你同意把你的道袍和我的衣服交换吗?”
猎人看见悉达多的王服,知道是无价之宝。
“你真的想与我交换?”那猎人问。
“当然啦,”悉达多说。“如果把这些衣服卖了,你一定有足够金钱做些小买卖,不用再打猎了。至于我,我有需要有一件道袍,因为我要做个沙门。”
猎人欢喜若狂,交换完衣服之后,便立刻拿着悉达多的华服匆匆离去。悉达多现在有着真正沙门的相了。他行入森林,在一棵树下坐了下来。作为一个出家人后,他第一次禅坐。经过在王宫中漫长的最后一日,和在马背上渡过的整个秋夜,悉达多现在体验到安然的舒畅。他静坐着,细心地欣赏和倍养那份初踏入森林便已察觉到的自由解放感觉。
阳光从林树中透入,直射到悉达多的眼睫毛皮。他打开眼睛,看到一个沙门站在他前面。这个沙门的面容和身体都很瘦,而且更像备受生活上的折磨似的。悉达多站立起来,合掌作礼。他告诉沙门他才刚刚离开家庭,所以还未有机会求得导师。他表示准备前往南面阿罗罗迦罗摩大师的修道中心,问问那里可否收他为徒。
僧人告诉悉达多他也曾跟阿罗罗迦罗摩大师修习,并且知道大师现在已在吠舍离城以北开设了修道中心,超过四百人在那里云集受教。他还表示知道怎样前往,而又可以亲自带悉达多去那里。
悉达多跟着他穿过森林到一条小径。这条小径绕过一座小山后,又进了另一个森林。他们一直行至中午,而僧人就在这时,开始教悉达多怎样去搜集野果和可吃的青蔬。他告诉悉达多如果找不到这些的时候,是需要挖掘根茎来充饥的。悉达多知道自己将会长时间住在森林里,所以他问清楚所有可吃的食物名称,然后小心的把它们都记下来。他知道原来僧人是个只靠这些食物维生活的苦行者。他的名字叫巴咖卫。他也是告诉悉达多阿罗罗迦罗摩大师并不是修苦行的。除了采集山林里的食物,他跟他的门徒都会乞食或接受附近村民的供养。
九天之后,他们终于到达阿鲁毗耶附近阿罗罗迦罗摩大师的丛林道院。他们抵达时,阿罗罗大师正在为四百多个门徒开示。他看上去大概七十多岁。虽然似很瘦弱,便他却目光炯炯,声音宏亮如鼓。悉达多和他的同伴坐在大师弟子的外围,细心聆听着大师的讲教。开示完毕后,所有的弟子便自自走入林中,继续修习。悉达多走过去跟大师见面,很恭敬地自我介绍:“尊敬的导师,我恳请你收我为徒。我希望在你的引导之下生活和修学。”
大师听他这样说,便把悉达多仔细端详,然后表示接纳他的要求。“悉达多,我很高兴收你为徒。你可以在这里住下来。你照着我的方法和教导去做,很快便应可悟道。”
悉达多俯伏地上,以表示感激和高兴。
阿罗罗大师居住在一间门徒为他建成的茅房。树林的四周都布了其他弟子自住的茅舍。当夜,悉达多找到一处平坦的地面躺睡,以树根作枕。因为日间长途中跋涉,他疲劳得躺下来便熟睡,直至天亮。当他醒来时,太阳早已出来,而整个森林都充斥着鸟儿的歌唱声。他坐起来。其他的僧人已经做完早课的禅坐,正准备进城里乞食。他们给悉达多一体钵,又教他怎样行乞。
他跟着其他的僧人,持着钵进入吠舍离城。第一次持钵乞食,悉达多才恍然明白到出家人与在家人的生活原来是如此密切一僧人是依赖在家众供应食物的。他学会持钵的正确方法,又学会怎样行路、站立、接受食物、以及诵经来答谢供养。当天,悉达多获得一些有咖哩汁的饭。
与他新相识的同修回到林中,他们一起坐下进食。他吃完后,便往阿罗罗大师那里接受修行上的指导。阿罗罗正深入禅定的坐着,因此悉达多便静默的坐在师前面,也尽量把自己的心收摄起来。过了很久,阿罗罗张开眼睛。悉达多急忙伏在地上求教于大师。
阿罗罗替这个新来的弟子开示有关信念和精勤的重要,并示范教他怎样呼吸以达到定境。他解释说:“我的教仪并不只是理论。知识是从亲自体验和证悟得来的,而并不是从思想上的争辨所得。为了要达到不同层次的定境,你必需把一切以往及未来的念头全部清除。你必定要只专注解脱。”
悉达多再问完有关对身体感官的控制后,便恭敬的多谢老师,然后慢慢的行往树林里找一处适当的地方自修。他收集了一些干枝树叶,在一颗婆罗树下造了一间小房子,以便使禅修得以成就。他很勒力修习,大概每五至六日,他便会再往请教阿罗罗有关他修行时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在短短的时间内,悉达多已有很多可观的进步了。
他禅坐的时候,已能够把念头放下,甚至对过去和未来都全无牵挂。虽然他感到思想和执着的种子仍然存在,但他已达到一种平静和喜悦的妙境。数星期后,悉达多的定境进展到连思想和执着的种都化解了。跟着,他再进一步达到禅悦和非禅悦两者皆亡的境界。他只觉得五样感官的门道都已闭上,而他的心境就寂静平和得像风平浪静的湖水。
当他报告他的成果给阿罗罗大师时,大师讶异。他告诉悉达多,在这短短的时问而有此成绩,他的进展实在难得。於是,他再教悉达多怎样达至‘空无边处’的定境。这是自心和太虚合而为一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所有法界现象都湛然不生,因而了悟到空虚乃万法之源。
悉达多遵照大师的指导去做。虽然不到三天,他己证得此境,但悉达多远未觉得‘空无边处’的境界,能把他从最深的忧虑悲哀中解脱出来。察觉这些的存在,对他的修行构成了障碍,因此他又去请教阿罗罗了。大师对他说:“那你应该再上一个层次了。‘空无边处’与你的自心本体相同。它并非意识上产生的客体,而是意识本体。你现在需要体证‘识无边处’的境界了。”
悉达多回到林中他修行的地点,静修了两夭,便已证得‘识无边处’的定境。他体悟到自心实存于宇宙每一法之中。但虽然如此,他仍感到受压于最深的悲忧烦恼。他再一次问教于阿罗罗大师,以释疑难。大师用深感敬佩的眼神望着悉达多说:“你已很接近目标了。回到你的茅舍去静思万法虚妄的性体吧。宇宙万物皆是自心所造。我们的心乃万法之源。色、声、香、味、以及触感的、辨别冷热、软硬等,全都是唯心所造。它们的存在并非如我们一向想像之中。我们的意识就如画师一般,把万事万物描绘创造出来。如你一旦达到‘无所有处’的境界,你便已成功得道了。这就是了悟到自心以外,一无所有的境界。”
这个年轻的僧人合掌表示他对老师的感谢,然后回到森林里。
悉达多跟阿罗罗迦罗摩修学时,同时认识到很多其他同修。他们都被悉达多的慈和亲切态度所吸引。很多时,悉达多未有时间寻食,已发觉茅房外放着食物。当他禅坐起来,通常都会有其他僧人留住了香蕉或饭团在门外给他。很多僧人都亲近悉达多以便向他学习,因为他们曾听大师赞赏他的进展和成就。
阿罗罗大师曾问及悉达多的背景,因而知道他是王子出身。但若被其他人问及此事,他只会笑而不答,或谦逊的说:“这不重要。我们最好只是谈有关修行大道的经验。”
不到一个月,悉达多便证得‘无所有处’的定境。喜获此境,他在跟着的数个星期里潜心用它来摆脱心识探处的障碍。虽然这个禅定层次已非常之高,但他仍觉帮不了他解决问题。最后,他又回去见阿罗罗大师了。
阿罗罗迦罗摩坐着,细听悉达多要说的。他双目发亮,表示着极度恭敬和赞叹地说:“悉达多,你极有天份。你已达到我可以教的最高境界了。我所做到的,你都已径做到了。我们不如起来教导这群僧人吧。”
悉达多默默地考虑大师的邀请。‘无所有处’的境界的确是宝贵的禅果。但既然它仍未可以解决生死和摆脱苦恼,它便仍不是究竟全面的解脱。悉达多的目标不是在于领导僧众,而是在找到真正解脱之道。
他合掌答值:“我尊敬的老师,‘无所有处’不是我的最终目标。对于你这段日子里给我的关怀和照顾,请你接纳我的衷心感谢。我现在求你允许,让我离开大家到别处继续寻道。这几个月来你对我的悉心教导,我实在万分感谢,并必定铭记于心。”
阿罗罗迦罗摩大师有点失望,但悉达多的去意已决。第二天,他又再次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