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

发布时间:2023-05-14 10:22:37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心经》今说—以空性洞鉴人生

  刚才各位都念过了《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大家知道,《心经》是怎么来的吗?在中国人人皆知的传说即是来自于玄奘。在许多人心目中,他就是那个在《西游记》中那个懦弱、是非不分的唐僧。但实际上,这个唐僧与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不相吻合的。他们只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宁往西部走而死,不往东部走而生”。

  历史上的玄奘,曾经创造了一个记录,那就是他在他国求学问经所习得的知识、达到的境界,远远超过了所到之国中的任何一个人。也就是说,他能够“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记录,到目前为止,又有哪一个留学生可以打破呢?

  相传唐僧到达印度以后,戒日王曾经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当时有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他一人可通十几种语言,在佛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方面造诣都很高,《心经》就是由他译出的。

  那么他是怎么得到《心经》的呢?根据《慈恩传》记载,玄奘法师在四川时,曾经在路上遇见一个病人,满身是疮,污臭难闻,且衣衫褴褛,形貌可怕。玄奘法师心生怜悯,就把他带回寺里,又给予衣服、食物,悉心照顾,数月方愈。此人病愈以后,为了报答他的慈悲,就传予他一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法师得到《心经》以后,非常喜爱,发心修持此经。后来,他前往印度取经,出关以后曾经遇到很多危险,每一次都是靠着称念《心经》化险为夷。在《大唐西域记》里有一个故事,记载了玄奘在出关以后曾经到过某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地有一个习俗,每年都要找到一个相貌庄严、身体康健的成年男子,剖其心以祭天。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一般情况下,如果能够抓住外族的人,就不用以本族人祭天了。正好,那一年,他们抓住了玄奘法师,他相貌庄严,正好可以用来祭天。于是他们为他焚香沐浴,准备用他的心来祭天。玄奘此时,仍称念观音名号及《心经》。就在要行刑的那一刻,风云突变,雷电交加,人们感到,似乎用他来祭天触怒了天庭。于是把他请下了祭天台,并对他顶礼膜拜。这就是念《心经》所产生的感应。还有一次,在沙漠之中,已经好几天没有水喝了,他和他的马都已经几乎到了不可承受的境地。但是他宁死不退回东部找水,仍然边念着《心经》,边极力坚持西行。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奇迹发生了,前面出现了一片绿洲,芳草连天,水草丰美。他的马立即狂奔过去,他也得救了。

  在《大唐西域记》中,还记载了很多其他关于称念《心经》,产生灵迹的故事。这就告诉我们,除了《心经》内在的义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以外,同时,它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释的灵慧。这就如同一个企业由于不断宣言积极的企业文化而形成的磁场一样。相同的磁场就会吸引宇宙中相同频率的东西相遇。这也正如同我们打手机,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号码,可以相互通话,这就是建立在同一个磁场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我们能够感应到一个波段,就能够看到或者听到那一个结点上的存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600多部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如果我们能够领悟它、掌握它、运用它,那么许多问题都能给迎刃而解。“般若”是智慧的意思,《般若心经》则是智慧中的智慧。

  《心经》内涵深广而复杂,不可能读尽,更不可能说尽。今天,我们就对《心经》的主要内容做一个比较概要的分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主要讲的是观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它讲到了四方无量诸佛,按照此一方法去修行,最后得到大智慧,得到彻底的解脱。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的“观”就是观照自己、觉察自己,然后从内在去发现自己原本具足圆满的智慧。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时常会发现,当我们不能够反观自照时,问题就变得非常严重。而当你能够向内观察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不成为问题。如果你只关注眼前,只关注今天,只关注目前的利益,眼界就自然变得狭窄,很难突破自身的窘境,自己堵死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向内观、向内察,多从自身内在找原因,事情就会变得明朗。为什么这个员工愿意去其他地方而不愿意到你这里来?为什么你的伴侣只是折磨你而不去折磨别人?你有没有思考过呢?我们总是把所有负面的东西都推卸给他人,把所有正面的东西都归因于自己,很少去想,那些负面的东西竟然与自己有关。所以我们要观照自己、觉察自己、反思自己,不断修正,不断提升。为什么要禅修呢?就是要把六根所了解、所追求的东西全部收回来。六根不净是指什么呢?即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对人的羁绊。看到好看的东西就一心想要占有,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沉湎其中、回味再三,吃到好吃的东西就不断地去吃……当我们不加以约束“六根”的时候,就会出问题。不断地吃东西就会生病,一直去看不该看的东西就会有不好的后果产生,所以说,我们要“守住六根”。在我们念佛之时,就能够把自己的眼根、耳根、舌根等一一守住。当眼耳鼻舌身意都能收摄住的时候,我们的心才能在当下安住。若能安住,就能在自己的身上寻求到无限的喜乐。若不能安住,无论在何处,都是如坐针毡。要找到自在的状态是多么简单,但是我们就不能切换过来。

  我们永远向外索取,永远向外追求,永远在与外界比较、攀比,又能真正得到什么呢?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无止境的,今天发现这个人好,明天便又有人超越了他。即使是一种理论,也总是不断地会有新的“范式”去取代旧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毋庸质疑的客观规律。当你拥有了权力,还要去追求更高的吗?即使你的权力无限大,那又怎样呢?你可能会发现还有上帝比自己威风,他会主宰人类的灵魂。因此即使永远追求,生无所息,也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在“富、贵、雅”三种境界中,最高的境界即使“雅”。“雅”是内心的丰足,是一个高贵灵魂所庇护着的着饱满心灵,是对于事物的认识达到足够的透彻。当你内心贫瘠之时,你看任何的东西都会起贪婪之心。这时,你就只是一个乞丐,即使你拥有再多的金钱,你的内心也还是一个穷光蛋。所以,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快乐就是这样造成的:不断地向外索取、追求,不断地用对比和计较之心来看待自己的生活。所以生活的喜乐和丰足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一切由于眼前的利益所兴起的快乐,很快地都会过去。比如今天我得到一个订单,最多快乐两天,就又过去了;买了一个别墅,朋友过来玩时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过了几个月也过去了;年轻时你的容貌美丽,别人都来恭维你,等你老了,也将过去;这都不能够达到长期的内心的平衡与丰足。当你的内心没有喜乐时,所有的快乐都是不究竟的,都会很快过去。

  因此,《心经》要求我们“观自在”,就是观照自己的内心,由内心所产生的喜乐和光明,这才是最究竟、最永恒的。就像现在我们在上课,有些人还是皱着眉头,有些人脸上的肌肉还是僵硬的,为什么不能够在你的脸上找到平和与喜悦呢?那就说明,还没有真正的平静在我们的内心中存在。

  你看,观音菩萨就是 “观自在”,即“反观自照”的一个菩萨。他所行的是“般若波罗蜜多时”。“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意谓我们被此岸世界的种种困境、情绪所左右,感到不快乐时,我们就应该要修行此一法门,争取到达充满智慧、自在自为的彼岸世界。为什么我们在此岸世界感到痛苦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观念、思维不正确而造成的。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人是不可能不死的,事物是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孩子不可能只拥有一种单一的性格,万事万物莫不在无止息的轮转之中。那么你不断地渴求拥有,害怕失去的思想就是不正确的,就会带来不快乐。“悲剧”是什么?就是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不可达成之间存在的鸿沟。明知万事万物都是流动、变化、生灭,为什么还要在事业失败、婚姻受挫、健康危机的时候痛哭流涕呢?佛教只把这样的流动概括为两个字,它不是“痛苦”,而只是“无常”。

  那么我们要怎样做呢?要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哪怕只是一片叶子,一朵鲜花,也要学会感恩。甚至是那些不断阻碍、咒骂你的人,你也有感恩他们。羚羊要感恩捕食它的豹子,正是因为天敌的存在,它的耳朵才那么灵敏,它跑起来才会那样快。所以,我们要感激伤害我们的人。当我们面临痛苦的时候,成长的空间和承压的能力也都在成倍地增长。所以我们不应当逃避痛苦,而应该面对它、解决它。

  佛教告诉我们要怎样去修行,内心才能够有足够的容量。要使自己的心修成大海的容量,而不是小小的水杯,有了容量,那些正面的能量才能够保留下来,而不会轻易流走。我们能够做成多少事情,很大程度上就是看我们内心的容量。如果有人说你坏话,你就觉得很难受;那个人来赞美你,你就觉得飘飘欲仙,这就说明是你内心的容量太小。所以禅修时,就要使自己静下来,在自己黑暗的意识界中用无量的善念去开启这一片鸿蒙。开启到什么程度呢?开启到如同宇宙那样广袤、辽阔,任何事情都不足以左右你平静的心灵。

  我在电视剧《商道》中看到,主人公的父母为别人所杀,但是最后,他还是能原谅那个人。还有一个真实的案件,一家德国人在南京被四个中国小混混所杀。后来他们在德国的家属居然还给法院写信,说这几个年轻人是因为没有文化才做出这样的事情,请求法院不要判处他们死刑。他们不但帮助这四个年轻人求情,还在他们的老家为那些读不起书的青年设立了一个基金,帮助他们接受教育。他们竟然能够宽容到原谅杀害自己亲人的人,那么为什么平时别人欺负了我们,我们就不能够宽宥呢?

  证严法师的弟弟在年轻时被别人误杀,他的母亲悲痛欲绝,恨不得杀了那个罪犯。但是法师劝说他的母亲,第一,这只是误杀,那个年轻人并不是故意的;第二,如果真的判处了那个年轻人死刑,那么又将有一个母亲失去自己的孩子。最终,他说服了自己的母亲原谅那个年轻人。我常常在想,如果是我,我将怎样面对?这样的慈悲心需要修为修为,需要究竟的智慧。所以我们就要转换自己的思维,去修得一种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从喧嚣的此岸到清净的彼岸。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实际上都是一个自我挑战的过程,如果你不能挑战自己,那么就被自己所湮没,就没有办法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只要你存在一天,就不可能逍遥一天,不可能没有事情需要你去面对。所以,只要你处在婚姻状态之中,你就不要说自己是幸福的;只要你在商场一天,你就不要炫耀自己的成功,因为你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更替、变化,你掌握此刻,却不一定能够掌握下一个时刻。所以唯一可以不败的,只有你自己的心。那颗坚忍不拔的心,那颗能让你东山再起的心,才是最重要的。怎样得到这样的心呢?就是不断向内察。今天,你获得了什么利益、声名、头衔,你认为这就是成功吗?不是的。当你没有坚定的心念的时候,这些只能给你带来负面的压力。一次比赛中,我一个朋友与他的朋友一起再看刘翔跑步。他的朋友就在赛前对他说,这次刘翔肯定拿不到冠军了。结果真的就是这样。他就问他的朋友是如何猜到的。他的朋友告诉他,全国十三亿人都对于刘翔的期望太大,而他自己的状态却不足以承受这些,所以自然不能够跑出好成绩了。如果他自身的状态很好,那么这些压力就会成为动力,推助他的前行。

  我们说,在东方的儒释道思想体系中,佛教的思想所占有的地位是最高的。这是因为儒家治家,道家治身,佛教治心,佛教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远远超过世界的表象。

  今天我们引用最多的话,就是“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告诉我们了“空”的思想。要从物质世界的表象去认识物质世界的本质,所依靠就是“空”的思想。这个目迷五色的世界,看上去纷纷扰扰,而实际上一切事物的本质即是无差异的“空”。我们要修行的,也即是这个“空”的世界。我们看到世人的外表千差万别,但是其内里却是一样的骷髅,这也是“色空观”的一种体现。

  接下来讲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这讲的都是“空”的状态。没有办法用生灭、垢净、增减来衡量“空”。这也就是说,事物的本质是没有办法依靠表象来认识的。当我们要去体悟世界的本质时,就是“茹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就像我告诉你,这杯水的味道有一点甜,有一点苦,又有一点酸,但是究竟是什么味道呢?这是不可形名的,要自己亲自尝尝才知道。所以我们依靠什么去了解世界的真相呢?是“亲证”,都要依靠自己去体证。禅修中所达到的那种宁静的喜乐,我怎么讲,你不体悟,还是难以知悉。这些感觉是怎么被感知到的呢?你的身影响你的心,你的心反过来又回摄你的身。在你静坐的过程中,你以怎样的心境去感受它,它就回馈给你一个什么状态。

  我所教给大家的所谓放松、调整呼吸、冥想静思,这些都只是一些方法。而最为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去亲证的过程。你比如你饿了,我告诉你哪些东西好吃,这就能让你吃饱吗?这时不可能的,只有你自己吃下东西了,才能止住你自己的饿。所以凡事还是要靠你自己去体证。佛教中最关键的一点也即是“实践”。佛教的文化在中国本土流传了几千年,所依靠的不是理论——理论,而是实践——理论——实践——理论,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缺少了实践,便产生不了能够开释众心的理论。我今天在这里所讲的,你若是不加以实践,至多也就是听了一场故事会,不能够在你的生活中真正地发挥作用。最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一定会懂得怎样集百家之所长,用其中最卓越的理论有的放矢地付诸实践。当然,实践的过程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是不管结果是好是坏,至少你都检验了多种方法,正确的就把它保留下来,不正确地就把它排除,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正,这就是实践的意义与价值。

  在西湖边召开的一次美容峰会上,我就同他们说,你们如果能够把禅修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美容事业中区,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美容首先要美心。如果你内心的焦虑没有改变,你对外索求的心没有改变,皮肤也不会好起来。如果你的心能够修正到宁静、安详、喜乐的状态,很多皮肤的瑕疵也会渐渐得到改善。所以,学佛就要求我们不断地从内心去提升自己,要寻找到一个正确的思维去改变自己。

  《心经》要我们达到“般若波罗蜜”,要“照见五蕴皆空”。那么什么是五蕴呢?“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人都有五蕴之苦。而我们如果要达到彼岸,必须要把这“五蕴”之苦都剔除掉,把它们都视为“空”。“五蕴”也即是从五个不同的方面来告诉我们“空”与“色受想行识”之间分别产生的关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么同样的,“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我们人是由“色受想行识”所组合而成的,“色”就是我们外在的表象。很多人将“色”误解为男女两性之色,这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色”的范畴的很广泛的。“色”有两种属性,即障碍性和变坏性。“障碍”是指此一物体在此客观存在,彼一物体不能够同时在此处重合出现。而“变坏性”指的是物体的表象会有一个“生住异灭”的过程,由好变坏,由存在变为不存在。色即包含内色,也包含外色。内色就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这是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

\

  “受”就是感受。有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不苦不乐受等性质。我们的根身与外界相接触,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某种感受好,就有喜受、乐受,不好就有苦受、忧受等等。这都属于“受”的范畴。在生活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受”来影响我们的身心。这些就是由于外在的“境”,影响了我们身心的波动。那么为什么外在的“境”会影响我们的身心波动呢?我要告诉大家的道理就是“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外界的东西都是无常的,都处于瞬息变化之中。我们必须要去转换它,使自己的心不受影响,安住下来。同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他那么喜欢,我却那么排斥?为什么有的人遇到狐臭的人就不能容忍、坐立不安,有的人却自适安然?有一个老人家分享说,她的先生爱打呼噜,她就靠呼噜来催眠。现在到外面住,没有人打呼噜,反而睡不着了。我们不快乐,这只能说明我们内心之中有不快乐的种子。当外境一但切换为逆境,我们就会产生苦恼。如果我们内心只有快乐的种子,那么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会感到很开心。所以当生活当中,我们遇到许多不开心的事情,其实可能都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

  我前些日子看了一本书,叫《格局决定阶级》。隋朝有一个大奸臣无恶不作,但是当他被唐朝所用时,他竟然变成了一个正直的谏臣。官员们就不明白他变化的原因,乃去询问了唐太宗。唐太宗说,当你所用的都是小人,忠臣也会变成小人;当你所用都是忠臣,小人也会变成忠臣。这就是环境促使人所进行的变化。所以,我们在企业管理中也应该认识到,当你不断把阿谀奉承的小人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那么其他人也会跟他学习,企业的风气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虽然我们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完人,但是我们启用怎么样一个人,就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怎样用人,就要看你是怎样起心动念的。我们之所以对外在事物的理解不同,做出的行为不同,也完全就是由于我们内心的分别所产生的。如何让我们的行为合理,思维畅达呢?就是应该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当我们对于万事万物的分别、对于喜乐忧患的分别没有那么强烈的时候,我们处理问题就能够更加客观公正。

  接下来说“想”。“想”是什么呢?想就是想象力。当我们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通过自己的想象、联想,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这就是“想”。想象是一种分别、计较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想”会使我们生出妄念,妄念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付诸实践的时候,它就是虚妄。所以,《心经》对我们“想”的要求也就是“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禅修就是要让我们专心摄受这种妄想无期的状态。有的人就是因为想得太多,想企业的现状、前景等等,想得睡不着觉,以安眠药来维持睡眠。那怎么办呢?就要借助禅修来远离幻想纷飞的状态。当你什么都不想的时候,整个脑海就能够达到无垠的空灵。如果能够达到这个状态,你的禅修就又达到了一个层次。只有如宇宙般空阔的空间在你的脑际生成,一切的一切才能够被你的思维所包容。我经常说,香海禅寺是一个没有设定任何分别及要求的平台。我们的大门向任何一个人打开,谁愿意来,我们都是欢迎的;谁愿意走,我们也不会挽留。但是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在这里你要学习,要成长,要改变。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烦恼、忧愁的状态,你的磁场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影响他人的学习。所以我们对于想象,要进行有意识地收敛。

  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称为心所。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这些心的行为(心行)皆是有造作的,并且念念迁流变化,都称为“行”;这种种的“行”聚合在一起,则称为行蕴。所谓心行迁流变化,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所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万物运转不息,永远似水流去,无有往复,无有尽头。你可以想一想,前一刹那是你,这一刹那是你,或是后一刹那是你呢?那你认为这一刹那是你时,这一刹那已经跳了过去。我们的身体不断地在变化。从细胞运动的角度来看,似乎每一个刹那的你都是不同的。就如同瀑布上倾泻而下的水流,哪一滴能够代表这个瀑布呢?似乎都不能够。世界上的事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起来循环往复,没有改变,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一样重复的。生活在时间之流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没有回头的时机。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一种持续的过程,所谓过程也终究会逝去。十年前你看我是这样,十年以后你还认得我,觉得我没有多大的改变。而实际上,我身上的细胞不知道已经换了多少次,我脑中的识见或许已经大不相同了。知道事物迁流变化的规律以后,你就应当知道你今天有缘与他一起吃饭、禅修,就珍惜这样的缘分,因为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还有下一次。或者当某日你在街上与某人打招呼,他不再理会你时,你又何必去难过呢?因为那个人可能已经不是他了,那个你也不是你了。又比如你曾经帮助一个人成长、创业,但是现在总是想着曾经帮助过他,希望他对你好,这又有什么必要呢?事物在变化,人心也不断地在改变。你要记住,任何人走到你身边都是缘,任何人离开也都是缘的作用。同样地,事情成功或者失败,也都只是缘分罢了。所以我们时刻都要观照自己,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复又变化的。

  日本有一对母女修建了一座楼,诚心供养了一个师父整整二十年。二十年以后,她们就想去试一试师父的修行。于是在某一天送饭时就抱住了师父,问他有什么感觉。师父就回答说:“如同枯木,栖之寒岩”。一般人认为这个境界就已经挺高了,但是那个母亲还是认为这个境界不够,对女儿说:“我们供养了一个俗汉。”于是就把那个师父请走了。那么禅宗最高的修行境界是什么呢?就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如果没有这样通化万物的心灵,那么怎么发出慈悲之心呢?视人为枯木,就没有办法去度化众生。齐同万物是指知晓万物之别而不以为别,用同样的慈悲去度他,而不是以冷眼相对。

  坦山大师有一天带着弟子下山。连日大雨使河水暴涨。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想要过河,又怕弄湿衣服。坦山大师就把她抱了过去,帮助她过了河。晚上,坦山看见弟子一直在念经,就问他为什么还不去休息。弟子就回答说:“师父今天破了色戒,我在帮你忏悔。”坦山对他说:“我在抱她过河那一刻就已经把她放下了,你为什么还没有放下呢?”这就告诉我们,在禅者的内心深处,永远保持着清白的境界。花开花落,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谁一样通透无污。你看到美能够感受到美,看到丑也知道是丑,但是你的内心就不会受到这些外物的染污。

  如果你能够把生命中的每一件事客观地视为一个过程,你就不会再被外界的事物所左右。今天你赚了钱,是一个过程,明天投资失败,也一样还是一个过程,生与死也是过程,仅此而已。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具有简单的思想,简单的行为,用简单而丰足的心去创造财富。一切,越简单越好。你把一件事想得越复杂,做起来就发现问题越多,就越处理不好。

  禅修就要求我们修到简单,修到直接,修到不生妄想。

  我曾经看过成吉思汗的传记。有一次,他面临着一次生死攸关的战役,敌军比他的军队要强大很多。但是他没有担心,坐卧如常,显得非常坦然。有人报告说:“大汗,敌军已经快要杀到了。”他问了在哪里,发现还有一段距离以后,又躺下睡觉了。我们在企业管理中,有没有这样的心理承受能力呢?你能不能把很重要的事情也视作空无呢?当你的心中的压力归零时,你也才能生发出巨大的能量,做成大事业。如果你想未来要做到某种程度,内心就要修这样的大格局。只有当你把内心的那个杯子打破的时候,真正的格局才形成了。任何东西流进来你不嫌多,任何东西流出你也不嫌少。这时,你的内心已经没有了极限,事情的好坏已经不再能够左右你的行为。佛教喜欢用“无量”来形容世界,形容一个人的襟怀,就是这个道理。切不要被今天的是非我执、人来人往所左右。

  “识蕴”可分为 心、意、识。“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唯识宗认为:识可分为八种。前面六种是眼、耳、鼻、舌、身、意是属于了别的作用,故称为识。识是依根缘外尘了别外境。所谓“了别”,就是第一眼、第一耳就能知晓的东西。这些东西不用通过思维去进行有意地活动就能够知晓,但是了别的事物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所要通过禅修来收摄住它们,而不能仅依靠这些虚妄的印象来行事。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外,根据大称唯识宗的讲法,我们还有第七识,又称为末那识,翻译成中文称为“意”,这个识一直执著阿赖耶识是“我”,所以它是执著“我”的一种心理作用。此外我们还有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我们凡夫对此识不知不觉,它能够收藏所有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靠这个识的因缘而能够形成果报。

  《心经》提出的修行法门就是要将这“五蕴”都修成“空”。根据色空观,《心经》提出了“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只有当你不去以分别之心对待这些的事物时,万物才能以它本来的面目展示它原本的规律,也只有尊重规律,才能够运用好规律。如果你不能承认人人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你就会天天生存在忧惧之中。总是担忧哪一天疾病、死亡会落到自己身上,而忧惧就会影响你人生的格局。《心经》要求人要承认规律,坦然接受规律,达到视万物为齐同的境界。《庄子》中说到,庄子的老婆死了,他却“鼓盆而歌”,为她的死亡而感到庆幸。这也就像史铁生所说的,要把死亡看作一个节日。《世说新语》中说到,那个“以酒为名”的刘伶嘱咐他的仆人带着铁锹,如果他醉死在哪里,就在哪里把他挖个坑埋了就好。这就是“无老死”的境界。如果你不执念于“我”,站在万物的角度想一想,“我”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当你能够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当然格局就被打开了。没有眼睛所看到的局限,也没有思维所能想到的局限,更没有不能了解的东西,得与失都不是那么重要了。这就是深入地修行《心经》所能到达的境界。这种阔达的心境大家在做企业的时候都应该尽量去做到。不要仅仅站在一个公司、一段时间内所能得到的利益的角度上来考虑一切事情,也不要只想着“得”,而不想到去“舍”。要把企业作为公民的一个小集合来看待,所要履行的义务要比公民更加地多。当你一直想着去实现他人的梦想,尽量地去帮助别人时,你自己的梦想最终也能够实现。

  接下来,《心经》就讲到了菩萨、三世诸佛按照《心经》修行以后,所修得的正果。“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以此修行,得到了“心无挂碍”的正果。因为他心中不再有那么多需要记挂的东西,所以就远离了恐惧、颠倒梦想,最后得到了涅槃。三世诸佛依此修行,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这就说明,《心经》能够使人除却自己的烦恼,卸下许多思想的包袱。也只有学会“放下”,才能够敞开心量,去接纳更多的东西。我们经常看到在弥勒佛的身旁有这样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你要“容”,要发自内心地“笑”,就要学会捐弃许多事情。要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就更需要“清空”自己的心了。

  接着j就是对于《心经》的颂祝和赞美了:“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很多人想要达到《心经》所言说的那种“空”的状态。那么首先,你就必须要相信它,相信它真实不虚的作用。人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玄奘法师在遭受劫难时反复地诵读它,就是因为它洞见了《心经》对于“空”的法门正是修行人生禅的不二法门。当你把自己视作空无的时候,还有什么糟糕的境遇不能够去面对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诵《心经》的祝愿:“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祝愿大家能够通过禅修的观照,到达彼岸,修成正果。谢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