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四果
学习佛法的师兄是非常的自在和善良的,因为佛法中是有很多的智慧的,是可以让师兄更加轻松生活的。所以我们要坚持去修行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那师兄你知道小乘四果指的是什么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小乘四果罗汉分别都有哪些呢?第一个就是“须陀洹果”,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罗汉也就是“阿罗汉”。这些名称都是梵文译音。
首先我们看小乘里面第一个证“须陀洹果”。这名词是梵语,用我们中文意思叫做入流,这个流是圣人之流。这一类已经不是凡夫了,只能算圣人里面位次最低,刚刚入圣人之流。要能真正能够进入圣人的地位,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必须要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惑就是迷惑、烦恼。 这个讲起来包括的范围就非常之广了,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五类来讲。第一类就是身见,我们看三界众生哪一个不执着?执着这个身是我,只要你什么时候能够觉悟这个身是我“所有的”,比如这衣服鞋子是我所有的,这个物件也是我所有的,要搞清楚不是我这一个观念。第二个就是不正确的见解和边见,我们从小学就知道有反义词,大对小、长对短、上对下、善对恶等等,我们都生活在相对的境界里,六道中都有这个看法,佛家讲真实的境界里面没有对立也就是没有相对。佛在大乘经典里面讲“两边不立”,两边都离开比如善恶两边都不在沾,真假两边也不沾。可能有人想到还有一个中道,可想而知证果是多么的难!第三个见取见,第四个戒取见,这两种错误的见解都可以理解为成见,成见我们会比较能理解,见取见是果上的成见,执着我们的想法一开始就是对的,戒取见是讲因上的成见,这些都属于错误的见解。第五种邪见,以上没有说到的见解,只要是错误的见解都叫邪见。但是证得须陀洹果还在六道里头,因为还有缘没断,但是不会堕恶道,只会在三善道。佛经上说七次往返,只要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他就超越六道证得阿罗汉果,所以他位不会退只是时间问题!
“斯陀含”是小乘二果,用我们的意思来说叫做“一来”。上面说到七次往返,顾名思义他还要到人间来一趟,因为他有一个错误的思想,欲界有三品没断掉。他跟欲界还有缘分,所以叫一来必须有一次往来。所以必须把见思烦恼都断尽,要把执着断掉,才能成就阿罗汉果。
“阿那含”是三果,翻作做“不来”,这个不来是什么意思呢?不到人间来了,不到欲界来了。但他还在色界这个范围里面。
“四果阿罗汉”,阿可以翻作无的意思,阿罗汉就是“不生”、也有“杀贼”、“应供”含义。这些意思就是断尽一切烦恼,见思烦恼通通都断尽了。上面“贼”这个贼不是指贼人,佛菩萨教导我们不杀生要有慈悲心,这里的这个贼指的是我们的烦恼。总的来说意思是我们要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再执着”,佛把见思烦恼比做贼因为见思烦恼把我们的自性智慧、自性的性德都给障碍住了。佛在经中有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我们不能小瞧了阿罗汉,佛法讲他们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他们只是放下了执着,但是妄想分别都还有所以叫阿罗汉。菩萨那就放下了更多了没有分别和执着,但是还有一点妄想那就是菩萨。佛是圆满的,是所有一切都彻底放下!佛的智慧对整个宇宙人生真相都能有准确无误的了解,到了如来果地那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具足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以上就是对小乘四果指的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当师兄在修行佛法的时,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且要坚持不断用心和坚持去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让师兄获得更多的智慧。
...查看更多小乘佛法现在有很多师兄都在坚持不断的去修行的,有很多的师兄已经从中获得了不少的智慧,让师兄更加轻松自在的生活。那师兄你知道小乘四果指的是哪四个果位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见惑是指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思惑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注:八十一品思惑,出天台四仪集注,思惑者,谓眼、
耳、鼻、舌、身等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而生起贪、嗔、痴、慢四惑,为八十一品,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嗔、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贪、嗔、痴每一种烦恼都分为九个品位。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亦各有九品,贪痴慢三惑,但除嗔恚,以上二界不行嗔故,是则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成八十一品。)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是指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是小乘佛教的究竟果位,但是大乘佛教却不以为然,认为阿罗汉远未达到佛教的终极,视阿罗汉为“自了汉”。在大乘的修道位次上,最高果位是佛,其次是菩萨,然后才是罗汉。
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以上就是对小乘四果指的是哪四个果位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就是在修行的时候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修行,同时我们还要坚持和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让自己更加轻松的生活。
...查看更多佛门中是大乘和小乘的佛法的,小乘佛法中是有四个果位的,这个四个果位都是修行者想要获得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去修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成功。虽然是这样说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对小乘果位是什么意思不了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须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证得的第一个果位。小乘佛教认为,一个凡夫要修成阿罗汉果,前后要经历四个位次,也就是四个果位。换句话说,就是断一分烦恼,证一分真理。
第一果为须陀洹,意为预流果,意思是凡夫通过修行断尽“见惑”,见惑是指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开始见到佛道,进入圣道之法流。证得须陀洹果以后,永远不会堕入三恶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只会在须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罗道和人道)之间轮回。
第二果为斯陀含,意为一来,谓凡夫在断“见惑”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思惑有五个,就是贪、嗔、痴、慢、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断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没有断尽,因此还需要在人间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来。(注:八十一品思惑,出天台四仪集注,思惑者,谓眼、
耳、鼻、舌、身等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而生起贪、嗔、痴、慢四惑,为八十一品,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嗔、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贪、嗔、痴每一种烦恼都分为九个品位。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亦各有九品,贪痴慢三惑,但除嗔恚,以上二界不行嗔故,是则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成八十一品。)
第三果为阿那含,意为不还,是指在斯陀含的基础上进而断除欲界思惑后三品,不再还来欲界受生,故名不还。
第四果为阿罗汉,意为断尽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见惑和思惑,究竟无余,得不生之圣果,受人天供养。
四个果位中,前三果称“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的圣者;也就是说前三果的圣人烦恼尚未断尽,尚需继续修行。唯有阿罗汉断除三界见、思二惑,无需再修,无需再学,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以上就是对小乘四果是什么意思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师兄在修行佛法的时候要用心和坚持,同时我们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慢慢的领悟佛经中的含义,让师兄可以更好的去修行。
...查看更多-
小乘四果的第一果
小乘佛法学习佛法的人也是非常的熟悉的,因为坚持的去修行这样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所以我们要...
-
小乘四果的解释
现在有很多的师兄开始修行小乘佛法,因为这些是对师兄是非常好的,小乘佛法中是有四个果位的,...
-
小乘四果分别是那四果
佛门中时分为时小乘和大乘的,现在有很多的师兄开始修行小乘佛法的,小乘佛法是分为是四个果位...
-
小乘四果分别是什么
现在修行佛法的师兄每天在增加,师兄在修行的时候要坚持和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智...
-
小乘四果是什么意思
小乘四果是来自于佛门,是每个学佛的时候都想要获得的。但是想要获得这些是比较艰辛的,是需要...
-
小乘四果指的是哪四个果位
佛门中是有许多的智慧,现在有很多的师兄开始念诵佛经,已经从中获得了好处,帮助我们解决了许...
-
小乘四果指的是什么
佛法是非常好的,坚持的去修行我们才能获得其中智慧,坚持修行佛法是可以让我们内心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