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落发剃度有何含义
发布时间:2023-06-14 17:54:07作者:楞严经全文网整理关于剃度的说法,最直接的了解就是出家,但是有的人对出家人落发剃度的含义是不明白的,所以也就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师兄学习佛法的时候,要剃度,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剃度的含义吧。
培养品德与悲愿
佛教需要的是有品德、有道心、有悲愿,以及有专业学问和能力的人才。基本的条件是品德和悲愿,如果出家后依旧保持在家人的习气,虽有专业的学问和能力,却不能放下得失人我之心,品德便无法提升,这种人对佛教整体而言反而没有益处。
所以,准备落发的人,一定要发大誓愿,要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性格,将过去的一切放下,多拜佛、忏悔、念佛、感恩,养成柔和善顺、忍辱负重的出家品德。所谓‘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要用智慧剑将荣耀心斩断,用悲愿火将得失心焚毁,不要让烦恼、习气残留在我们的身心,戕害我们的法身慧命。
千万不可以自卑或自傲,也不可以看此人不顺眼,瞧那人不满意;挑剔这、排斥那,对这个有意见,对那个有想法。样样看不顺眼,事事不合己意,这类的人增加之后,僧团将难以运作了。
出家人要‘心如明镜,身如抹布。’落发后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出家人,因为还将身体和想法看得很重,执着身体,身上就有很多刺,执着想法,心中便有很多烦恼。若能如《楞严经》所说:‘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就能用忍辱负重的观念来调整自己,心无烦恼,所以像明镜无尘,身能忍辱,所以像抹布清除污垢。如果在落发之后,发现自己离开了道心,就自摸己头,既已落发出家,心生惭愧,立即念佛忏悔。
以退为进,以默为辩
你们的师公东初老人曾经问我,知不知道在家人和出家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说:‘出家人的身分和在家人不同,受了比丘戒是比丘,受沙弥戒是沙弥。’老人一直摇头说:‘你再说。’‘出家人不可以结婚、不可以存钱。’又摇头。我实在想不出来,只好请求老人开示。老人说:‘我们出家人是以退为进,以默为辩,以奉献为成就。’
因此,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指责或批评时,不答辩,辩就是是非,要忍辱负重,而且还要积极地努力以达成奉献他人的目标。在因缘不许可的情况下,不得盲目地奉献,当以退为进,保持实力,留得青山有柴烧。虚以待之,并非一味地退而不进。
出家人是以退为进,以默为辩,有道心、悲愿心。道心是时常反省自己有没有骄慢心、自卑心。有些人常为了自己的学历不高而自卑,有些人则为了身体上的残缺而自卑,有些人是为了年纪大而自卑。自卑的人全身带刺,害怕自己的弱点被人捉住;而学历高、能力强的人易生骄慢,自以为有道心,或比别人还会修行。这都是在家人的心态,会破坏我们的道心,若有这样的心态,要知惭愧、忏悔。
若自认为有道心,为常住服务多一些、贡献多一些,指责别人能力差,没有付出,老是计较为什么自己要做这么多,为什么别人就可以做那么少,如此骄慢心一起,反而失去了道心,不能平衡。要知道,自己做得好、做得多是应该的,别人少做或做不好,也许是他的体力、智力不胜任之故,要多体谅、多包容。若他来请教,一定要告诉他,自己是如何做的,他可以参考看看,但不一定非照我们的模式做。
学做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最后,再以数语勉励大家,当努力学习做一个忍辱负重的出家人:
(一)不跟别人比,道心自增长。
(二)互相勉励,不可看不起别人。
(三)不可自卑于学历低、身体弱、智力不足等。
(四)不可闲谈。
(五)心念系在恒课上,如持咒、持佛菩萨名号。任何空档都要持咒、念佛,不要间断,如此自然能够消灾除障、去烦恼。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剃度的含义也有了很好的了解,知道了为什么出家要剃度了,其实不管师兄学习佛法的时候,决定剃度还是不梯度,只要始终保持慈悲众生的心态,没有任何的杂念,那么肯定会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