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华严宗历代祖师

发布时间:2022-06-30 10:59:06作者:楞严经全文网整理

华严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很多师兄肯定都是知道华严宗的,华严宗因奉《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创始人法藏曾被武则天赐号“贤首”,后人称法藏为“贤首大师”,故又称“贤首宗”。该宗主要发挥“法界缘起”的旨趣,主要理论观点有:法界缘起、四法界说、六相圆融、十玄无碍、五教十宗等。

“法界缘起”是华严宗用来解释宇宙发生和人生现象的基本理论。“法界”有两义:一是指真如、实相、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即诸法之根源,真理本身;二是指包括真如在内一切法的分类,华严宗所说的法界主要指第一层意思。所谓法界缘起,是说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在一定条件下的生起,离开一心,就没有任何法存在。由一心产生的所有现象,处于多重普遍联系之中,彼此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从任何一种现象之中,都能见其自身、其余一切现象及缘起全体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有时间中的任何一种相状及其之间的每一种关系,也就是“互即互入”,“圆融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

为了进一步说明法界的圆融无碍,华严宗还建立了四法界说和一真法界。四法界,指的是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法界;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法界;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事,事即理,名理事无碍法界;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其中以事事无碍法界最能体现华严宗法界缘起说的独到义理。在四法界的基础上,华严宗又提出了“一真法界”这一最高范畴。“一真法界”,用澄观的话来讲就是“未明理事,不说空有,直指本觉灵源”(《圆觉经大疏》)。这样的一真法界,与《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一心”大体相当,理、事二法界相当于一心之“二门”。宗密认为,一真法界具有“缘起”和“性起”两种功能。“缘起”侧重于从宇宙论方面讨论万物如何生起,法界具有缘起万法的功能,没有一法不由一真法界生起。“性起”即“称性而起”,侧重于从本体论角度说明法界与万法的体用关系,法界为万法的本体,称性而起万法,却不碍自性空寂。性起万法意味着,在真性之外,别无一法真实存在,因而佛与众生融通,净土与秽土交涉,充分体现了华严宗哲学的圆融特色。

“六相圆融”说主要是从六个方面来说明缘起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圆融关系。所谓“六相”,指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六相之说本源自于地论师,相传世亲在撰作《十地经论》时,曾发现《华严经》的“十句式”有一个特点,即其中的第一句为总括,后面九旬是对第一句的分释,因此,为说明十句的关系,世亲引入了“六相”的模式,即以第一句为总相、为同相、为成相,以后九句为从第一句分出来的别相、异相与坏相。华严宗自智俨始说六相圆融,法藏则承智俨的思路,对此作了多方引申,认为六相之间的圆融无碍乃缘起诸法的本来形态。

华严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在《华严金师子章》中,法藏以金狮子为喻,说明六相之间的关系。狮子是总相;眼、耳、鼻、舌、身五根差别是别相;五根同一缘起,相依相待,形成狮子,是同相;五根差别不同,不相混乱,是异相;五根和合而称狮子,是成相;五根各自不失其本相,各住自位,是坏相。狮子既是总相,又是同相、称相,五根是别相,又是异相、坏相。法藏认为,从法界缘起的角度看,狮子与五根之间的关系是相即相人,圆融无碍,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所以名之为“六相圆融”。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六相谈的是事物的全体与部分、同一性与差别性的问题,但法藏所做的则是宗教式的解读,既表达了对事物个体性和差异性的认识,又把立足点放在取消个体性和调和差异性上面,其目的在于论证一真法界(真如本体)的绝对性,强调宇宙本质的“唯一真理平等”(《华严发菩提心章》),这是华严学说的最后归宿。

“十玄无碍”,又叫做“十玄缘起”,是华严宗法界缘起理论的又一重要内容。如果说六相圆融涉及的是缘起事法中的具体关系,那么十玄无碍则是六相圆融的展开,并将其进一步拓展到整个大干世界的结果。十玄说有智俨“古十玄”和法藏“新十玄”的区分,二者只是立说略有不同。

以下略说新十玄各门:

1.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切现象同时相应,时间上无先后之别;

2.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切现象同处相应,空间上无广狭之对立;

3.一多相容不同门,多中有一,多即一,一中含多,一即多,相即相人;

4.诸法相即自在门,一切事物相即无碍,平等一体,相互摄入;

5.隐密显了俱成门,缘起法中本体与现象,隐显两种状态相即相人,同时成立;

6.微细相容安立门,一切事物,乃至极其细微的事物,也能包容其他一切,摄尽全部世界;

7.因陀罗网法界门,森罗万象一一互相显发,重重无尽,如因陀罗网(帝释天宫殿中宝珠之网);

8.托事显法生解门,深妙之理可托卑近之事法加以彰显,所托之事与所显之理无二无别;

9.十世隔法异成门,过去、未来、现在之三世一一各有过现未三世,合为九世,此九世亦唯摄入一念,合九世与一念为十世,而此十世虽有时间的间隔,但彼此相即相人,先后长短同时具足显现,时与法不相离;

10.主伴圆明具德门,缘起诸法,随举其一为主,其他一切现象即为伴,如此互为主伴,具足一切德。

“五教十宗”是华严宗的判教理论。“五教”是依所诠法义的深浅,把佛陀一代言教分为五类,即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一般来说,五教是依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建立的,改藏为小,改通、别为始、终,吸收了化仪四教中的顿教,圆教照旧。为了抬高自宗,贬低天台,法藏说,虽然天台与华严都属圆教,但圆教又可分为“同教一乘”与“别教一乘”。

《法华经》所说的“会三归一”是“同教一乘”,而《华严经》所说的一乘圆教,阐扬三乘都未曾讲过的道理,独立于三乘之外,所以称“别教一乘”。此论一出当然地受到了天台方面的反击。

“十宗”的名号分别是: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具德宗。其中前六宗皆属于小乘教,第七、八、九宗分别属于大乘始、终、顿教,第十也就是华严宗本身。

华严宗是在武则天的直接支持下创立起来的。该宗的传法世系并未追溯到印度,而是以中国人为主,一般作:初祖法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四祖澄观→五祖宗密。实际创始人是法藏,之后的澄观发挥法藏的教义,对“中兴”华严宗起了很大的作用。澄观有弟子一百余人,其中以宗密最为著名。宗密在主要阐述华严教义时,还进一步发展了澄观的教禅一致思想,并调和佛教内部各派和儒道各家的思想,著《注华严法界观门》、《禅源诸诠集》、《禅门师资承袭图》和《华严原人论》等。他的“三教即三宗”的教禅一致论和“会通本末”的判教理论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和儒佛道三教融合的思潮,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宗密以后,唐武宗灭法,华严宗与其他教派一样,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寺院被毁,经论散失,从此一蹶不振。直至宋初,始稍有复兴。

华严宗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上面就是一个关于华严宗的主要思想的讲解了。现在很多的师兄也是在念诵佛经咒的,我们若是想要去念诵佛经的话是可以和师兄们一起的,这个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