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八)

发布时间:2024-08-04 02:31:10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八)

《楞严经》轻松学 卷四(之八)

云何为浊?

“什么叫做‘浊’呢?”

阿难,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

“阿难,就好比清水,它本来就是清洁的。而那些尘土、灰沙之类,其本质特征就是有滞留与阻碍的。它们两个本来如此,其特性不一致。”

“可是,当世间的人们,取来尘土、灰沙之类,投放到清水当中。于是,沙土失去了滞留和阻碍的特征,清水则失去了清洁的特征,而变成了扰乱、混杂的样子,这就叫做‘浊’。”

【汩(音:古)】扰乱、迷乱的样子。

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你们的五重浑浊,也是这样的。”

这是世尊对于“五浊”的总说,运用的是比喻,其中,“清水”比喻“如来藏妙觉明心”;“尘土、灰沙之类”比喻众生的“种种妄想”。所谓的“五浊”,都来自于“如来藏妙觉明心”与“种种妄想”之间的交织混杂。

下面,世尊一一介绍“五浊”的内容和名字,首先是“劫浊”,世尊说道:

阿难,汝见虚空遍十方界,空见不分。有空无体,有见无觉,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

“阿难,如你所见,可以见到虚空遍满十方世界,其中,虚空(包含十方世界的色法在内)与你的‘见性’是不可分割的。”

“单论虚空,虽有虚空却无自体;单论‘见性’,虽有‘见性’却无独立的觉知性。正是虚空和你的‘见性’相互交织在一起,才成就了这个虚妄的世界。”

“这就是第一重浑浊,名为‘劫浊’。”

【有空无体,有见无觉】单论虚空,虽有虚空却无自体;单论“见性”,虽有“见性”却无独立的觉知性。

换句话说,“虚空”和世间万物一旦离开了“见性”,就失去了其存在性,没有了意义;“见性”一旦离开了“虚空”以及世界万物,就失去了所觉知的内容,也没有了意义。能见的“见性”,与所见的“虚空及世界”,它俩是不可分割的一对儿;也正是由于它俩的相互交织,才形成了虚妄的无边世界。

其中,能见的“见性”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而所见的“虚空及世界”,就是阿赖耶识的“相分”。整个世界,与众生的“知觉性”合在一起,同时也包含着无量的习气种子在内,恰恰是完整的“阿赖耶识”。

因此,咱的“阿赖耶识”就是整个法界,无所不包,故名“法界一心”。一旦彻底打破了“能见”和“所见”的对立差别,咱的“见性”,或者说“觉性”,再或者说“觉知性”,将会遍满整个法界,而无所不知,那就叫做“圆满法身”。

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当咱的“觉性”充满了整个娑婆世界的时候,那才可以叫做获得了“初步成就”的菩萨。如《圆觉经》云:“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即便如此,这也才“是名三观初首方便”,才是菩萨修行三种禅观的最初成就呀。

由此可见,咱的“心”,即阿赖耶识,它纵然遍满法界,不过,要实证到“知觉性”遍满法界是非常不容易的,那就是真正的佛陀。即便是菩萨的“初步成就”,离咱大家也非常遥远,能够了知全世界所有众生心念的“成就者”,在这样的末法时代,恐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今,那些被弟子们尊为“大成就者”的大师们,请务必确认自己,已经具有了如此证量,否则,如果连世尊所说的“初步成就”,即“初首方便”,都还没有到达,就敢于享用“大成就者”之美誉的话,嘿嘿,让伟大的佛陀情何以堪呀。

【劫浊】指世界万物及其成、住、坏、空的浑浊之相。

如世尊后文所开示,“五浊”与“五阴”是相互对应的,最粗重的“色阴”,对应于最粗重的“劫浊”。在此,世尊把“虚空”与“见性”的相互交织,称为“劫浊”。

而这个“虚空”也包含着十方世界的一切色法在内,它恰好相当于“色阴”。如《楞严经》第九卷所说,修行人到达了“色阴尽”的时候,也就超越了“劫浊”。

其次是“见浊”,世尊说道: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

“你如今把‘四大’聚集之体,当做是自己的色身。于是,便将‘如来藏妙觉明心’分隔成了六根的见、闻、觉、知,六根之间从此变得壅塞不通。”

“对于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色身,它本无知觉,你的‘见性’却转变它,让它有了见闻觉知。正是‘四大’和你的‘见性’相互交织在一起,才成就了这个虚妄的色身。”

“这就是第二重浑浊,名为‘见浊’。”

【抟(音:团)】集聚,揉聚成团。

【见浊】指众生六根之见、闻、觉、知的浑浊之相。

“四大”色身与“见性”的相互交织,发生了见、闻、觉、知的浑浊作用,这就是“见浊”。而色身的见、闻、觉、知,恰恰属于“受阴”的范畴,所以,“见浊”对应于“受阴”。如《楞严经》第九卷所说,修行人到达了“受阴尽”的时候,也就超越了“见浊”。

第三是“烦恼浊”,世尊说道:

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

“其次,在‘见浊’之见闻觉知的基础上,通过你心中的记忆、识别和读诵学习等等,从你的‘见性’当中就发生了知见分别,这就是‘六识’,它容纳并显现出了‘六尘’境界。”

“‘六识’之知见分别,如果离开了‘六尘’,就没有了独立体相;‘六尘’境界如果离开了‘六识’之觉知分别,也就没有了独立体性。正是‘六识’与‘六尘’相互交织在一起,才形成了妄想。”

“这就是第三重浑浊,名为‘烦恼浊’。”

【烦恼浊】指众生“六识”当中,妄想烦恼的浑浊之相。

显然,“烦恼浊”与“想阴”相对应,其内容都是妄想。如《楞严经》第九卷所说,修行人到达了“想阴尽”的时候,也就超越了“烦恼浊”。

第四是“众生浊”,世尊说道:

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

“还有,你们的心念从早到晚生、住、异、灭,变化不停,其中的‘自我知见’总是想让自己尽可能长久地留在人世间,无奈却随着业力运转而常常生死往来于各个国土。这个‘自我知见’与‘业力因果’相互交织在一起,才形成了虚妄的众生界。”

“这就是第四重浑浊,名为‘众生浊’。”

【众生浊】指众生心中相续生灭念的浑浊之相,它住持了生死轮回之现象。

这里的“知见”,指的是“自我知见”,也就是“俱生我执”,简称“我执”。它源于众生心中迅速生、住、异、灭,变化不停的微细心念。这个微细心念,正是“行阴”。因此,“众生浊”就与“行阴”相对应,其内容,都是后文所谓的“幽隐妄想”。如《楞严经》第十卷所说,修行人到达了“行阴尽”的时候,也就超越了“众生浊”。

第五是“命浊”,世尊说道:

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

“还有,你们六根的见、闻、觉、知,其‘觉知性’本无差别;只因为被六尘境界所分隔,才无缘无故地发生了差别作用。”

“在‘觉知性’当中,六根本来是相知相通的;可在知觉作用当中,却发生了‘六根’的隔离。就这样,‘觉知性’之相同,与‘六根’之差异,都没有了定论,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才形成了虚妄的命根。”

“这就是第五重浑浊,名为‘命浊’。”

【命浊】指众生心中极微细颠倒精想的浑浊之相,它是众生的命元与命根。

“命浊”与“识阴”相对应,其内容都是众生心中极微细的颠倒精想,也就是极其迅猛的习气“种子流”。如《楞严经》第十卷所说,修行人到达了“识阴尽”的时候,也就超越了“命浊”,并彻底超出众生界。

在此,对于“五浊”的内容做一小结:

一、劫浊:“虚空”与“见性”相互交织,而成“虚妄的世界”;与“五阴”当中的“色阴”相对应。

二、见浊:“四大”与“见性”相互交织,而成“虚妄的色身”;与“五阴”当中的“受阴”相对应。

三、烦恼浊:“六识”与“六尘”相互交织,而成“妄想”;与“五阴”当中的“想阴”相对应。

四、众生浊:“自我知见”与“业力因果”相互交织,而成“虚妄的众生界”;与“五阴”当中的“行阴”相对应。

五、命浊:“觉知性”与“六根”相互交织,而成“虚妄的命根”;与“五阴”当中的“识阴”相对应。

总之,“五浊”都源于“如来藏妙觉明心”与“种种妄想”的相互交织,就好比“清水”与“尘土”相混合,才发生了“五种浑浊”。

了解了“五浊”之后,再来看“初心二决定义”,也就是“初发菩提心”时,两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之第一种,需要找到本具的“不生灭性”,以它作为修行的“因地心”,才能够遥遥契合于如来“非生非灭”的大涅槃。

对此,世尊说道: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

“阿难,在‘初心二决定义’当中,第一种,如今你要想让自己六根的见、闻、觉、知之修行,能够远远地契合于如来大涅槃之常、乐、我、净四德。”

阿难尊者与咱大家,以及一切众生的见、闻、觉、知,都属于被六尘所分隔的生灭作用,其内容无非是“生灭念”,它是无法契合于如来“不生不灭”之大涅槃的。那么,如何才能够透过此“生灭念”,找到其中的“不生灭性”,发起真实菩提心,从而“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呢?

世尊继续说道:

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伏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

“应当首先把生死轮回之根本,即上述‘五浊’,选择出来;透过其交织混杂,依止其中本有的‘不生灭圆湛性’,来成就观修。”

“观修的时候,用‘不生灭圆湛性’之妙理,来回转见、闻、觉、知当中的虚妄攀缘之生灭念,伏住了生灭念之后,就会回归于本觉,得以显现‘元明觉无生灭性’,用它作为因地发心,然后再逐渐圆满成就如来的果地修证。”

【不生灭圆湛性】不生不灭的圆满澄澈之妙性。

它也就是咱的“如如心性”,它不在别处,就在大家的见、闻、觉、知当中,那个“起念”而“离念”之如如性,它是生灭念的源头,它显现并包容了一切生灭念。

【元明觉无生灭性】本来光明觉照的不生灭性。

它依然是咱的“如如心性”,与“不生灭圆湛性”等无差别。

有人问了:既然等无差别,为啥世尊用了两个名字,甚至,在整部《楞严经》当中,还用了诸如“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妙觉明心”等等,许多个类似的名字呢?

答:只因“它”非语言文字可及,无形无相,不灭不生,同时又具有无量功德与妙用,所以,“它”本来就拥有无数个名字,也必须要用许多个名字,才能够充分表达其不可思议之风采。而且,名字虽多,其性无二,正显示了语言文字的如幻与虚假,千万不可执着呀。

通过上述“五浊”的学习,大家就明白了,“泥水”当中本有“清水”,只是与“尘土”交织混杂在了一起,所以就“浑浊”了,而不能显现出“清澈”。

同样,咱现前的见、闻、觉、知当中,本来就有“不生灭圆湛性”,只是与“攀缘妄想”交织混杂在了一起,所以才发生了“五浊”,而不能显现出“不生不灭”。

如何找到“不生灭圆湛性”呢?咱既然知道它本来就在,只要把与它发生交织混杂的“攀缘妄想”放下,扭转咱的见闻觉知之心,让它往内心观察,即所谓“反观观自性”;一旦功夫得力,“攀缘妄想”歇灭之时,咱的本然觉性自然就显现了,世尊叫它“元明觉无生灭性”,其实,也就是前面的“不生灭圆湛性”,名字不一样,本是一个东西。

只不过,最开始咱只是明白其道理,并未亲见;此时呢,“攀缘妄想”已经歇息,而心性并未死去,这个现前的既远离“攀缘妄想”,又不曾死去的无相之心,就是咱本有的“不生灭圆湛性”和“元明觉无生灭性”,等等。

找到了这个东西,就会初步心安;同时,也初步体会到了“解脱”的滋味。因为,这个心不会为境界而烦恼,它是如如自在的。这就是最初的“明心见性”,从此,以它来发起真实菩提心,就可以开始踏上成佛之路了。

接下来,找到此“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之后,如何修行,才能够“圆成果地修证”呢?换句话说,咱大家“明心见性”并发起“真实菩提心”以后,如何才能够一步步修行成佛呢?

对此,世尊把它分为了两个阶段,简要说到:

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沈。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首先,就比如想要让浊水澄清,就应当把浊水贮存在静止的容器里,一直静静地放置不要移动,沙土自然就会沉积在底部。”

“此时,上部就会出现清水。对应于修行来说,清净心显现了,这叫做‘初伏客尘烦恼’。”

【初伏客尘烦恼】大约指断除了三界内的“见思二惑”,初步降伏了三界外的“尘沙惑”,初步破无明,见法身。乃是菩萨的初步成就,即一般大乘经典当中“初地菩萨”之证量。

所谓的“清水现前”,比喻的就是“清净法身显现”,或者说“清净心显现”。在天台宗圆教,相当于“圆伏五住烦恼”,正是圆教“初住位”菩萨之证量;而在天台宗别教,则相当于“初地”菩萨之证量,通于一般大乘经典之位次。

在这个比喻当中,“浊水”比喻咱的见闻觉知之凡夫心,“静器”比喻咱前文所觉悟并显现出的“元明觉无生灭性”,“沙土”比喻种种烦恼习气,“清水”比喻“自性清净心”,即“清净法身”。

于是,在“明心见性”以后,咱的第一阶段修行方法及过程就是:

见性之后第一阶段修行,要想让咱的凡夫心清净,就应当时常让咱的见闻觉知停止攀缘,让它时时安住在“元明觉无生灭性”里,持之以恒,不要散动,慢慢地,咱的种种“烦恼习气”自然就会沉静下来而不再发作。此时,“自性清净心”就会时常显现,它也就是咱本具的“清净法身”,这叫做“初伏客尘烦恼”,是菩萨的初步成就。

显然,在“明心见性”之前,由于尚未找到“元明觉无生灭性”,心无处可安住,功夫没有下手处,实修实证根本就不可能进行。所以,世尊在经典当中,时常强调“见性学道”之重要。禅宗门下的祖师们,充分继承了佛陀的教导,大力提倡“明心见性”之无上法门,才真正符合修行之真义。

有人问了:修行不是应当“无所住”吗,为何在开悟以后,还要时常安住在“元明觉无生灭性”里修行呢?

答:“无所住”是地上菩萨的修行境界,凡夫遥不可及,即便是最初“明心见性”的人,也无法做到。因此,开悟“元明觉无生灭性”之后,真正的“实修”就是要随时把那个“悟境”找回来,让它时常“显现”,并让自己的心安住于其中。安住久了,纯熟了以后,才能够全面降伏“烦恼习气”,然后,才可以慢慢到达“无所住”,而证入初地。

对于多数人来说,从最初“明心见性”到“无所住”而登“初地”,绝不是一生一世可以做到的。依据大乘经典来说,一位菩萨从最初“明心见性”而发起“真实菩提心”,叫做“初住”菩萨。然后,他生生世世行菩萨道,需要多久才可以到达真正的“无所住”而证入“初地”呢?答案是“一大阿僧祇劫”,数不清的无量劫呀。

这是不是很漫长呢?一点儿都不。因为,咱已经在虚妄的生死轮回当中,流转了无数个“阿僧祇劫”了,不差这一个了。这就是说,修行要发长远心,因为,咱的“法性寿命”是无量的。

历来的高僧大德们,当他们初次明白了如此妙法的时候,内心都充满了喜悦,所谓“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这是普润大师《六即颂》的第二首,歌颂的是“名字即佛”之悟境,相当于初步的“明心见性”。

终于“悟知”当前自心本是“元明觉无生灭性”,亘古常然,非生非灭,寿命无量无边,没有尽头。从此,死亡一点儿也不再可怕,财色名利一点儿也不再重要,一下子拥有了无穷无尽的自性宝藏,怎不欢喜与心安呢。

乃至于,一切甚深法义,无尽妙用与功德,尽在此心,丝毫也不缺少,哪里还需要和这个尘世斤斤计较呢。

——您要是时常拥有如此心境与智慧,毫无疑问,您已经明心见性。否则的话,继续踏实用功吧。

时至如今,相信自己能够“明心见性”的人很少,肯下功夫去争取“明心见性”的人更少,真正能够持之以恒并终于“明心见性”的人少之又少。

就算做到了,您确实“明心见性”了,说实话,也没啥了不起,从此修行长路漫漫。您就快快乐乐地,好好享受勤苦修行,好好受用妙不可言的菩萨道吧。“无所住”会到的,“不思议解脱”会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早晚会成就的。在您看来,尘世的一切变得如此微不足道,您的未来是如此光明,心境变得如此充实,欢欣吧,菩萨。

那么,从“初伏客尘烦恼”而证入“初地”以后,该如何继续修行成佛呢?

世尊继续说道:

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接下来,把沉积的泥土都清理出去,就只剩下了纯净的清水,这就好比菩萨永远断尽了‘根本无明’。”

“从此,‘自性清净心’精纯无杂而全体显现,一切变现之种种妙用与境界仍会随缘发生,菩萨却不会再因此而产生任何烦恼,所有的一切都契合于大涅槃之清净妙德,无非是圆满法身。”

【永断根本无明】永远断尽了“根本无明”,而圆满成佛。

所谓的“根本无明”,也叫做“无始无明”,就是指等觉菩萨尚未破除的那最细的一品“生相无明”。换句话说,也就是“心”最初的扰动之相。从此,菩萨的圆满法身完全显现,其心不再有任何扰动之相,而归于圆明遍知之大涅槃。

【明相精纯】“自性清净心”精纯无杂而全体显现。也就是“清净法身”得以圆满显现。

【一切变现】指佛法界当中的一切功德妙用之变化显现。

成佛了,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也不是完全“无相”了。成佛了,是“觉悟”了法界当中的一切变化与显现,包括“五阴”、“六入”、“十八界”以及“七大”等等,无非是“圆满法身佛”。从此,烦恼永远不会再发生,不离万千法相而常住于大涅槃,故名大觉世尊。

有人问:那么,佛陀应该没有“五浊”和“五阴”了吧?

答:佛陀已经彻底消灭了“五浊”,但是,菩萨成佛时,其“五阴”并不会消灭,只是不再成为“阴”了,不再有“覆盖”了,而自然转变成为佛法界的“清净五蕴”,其内容为“清净色”、“清净受”、“清净想”、“清净行”和“清净识”。因此,佛陀仍旧可以具足显现众生界的一切变化,而丝毫也不违背“圆满法身”,丝毫也不会发生“烦恼”和“障碍”了。

所以,《楞严经》最后两卷所谓的“破五阴”之禅修,只是破除“五阴”之“覆盖”,而不是破除其随缘的“显现”。其实,“五阴”之全体就是咱的清净法身,丝毫也不需要破坏它,它也不可能被破坏。只需要通过禅修,超越它的覆盖,让它显现出本来的“清净光明”,那时,就会到达“五阴尽”,从“六根互用”而证入等觉菩萨之“金刚干慧地”,顿超十地,法身全体显现而成佛。

以上是世尊开示“初心二决定义”当中,第一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其重点在于觉悟“元明觉无生灭性”,即通过返照而找到本有的“不生灭性”,用它来发起“真实菩提心”。然后,才可以进行实际修证。

下面,在“初发菩提心”之时,还有第二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世尊说道: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弃捐诸有为相。应当审详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第二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是:既然你们确实想要发菩提心,对于‘菩萨乘’已经生起了大勇猛之信念,决定舍弃‘声闻乘’的种种有为境界。”

“那么,就应当仔细观察什么是烦恼之根本,这无始以来的‘发业无明’和‘润生无明’,究竟是谁在造作,又是谁在承受呢?”

【发业、润生】即“发业无明”和“润生无明”,总称为“无明烦恼”。

“发业无明”也就是“根本无明”,指生死轮回的最初业因,其内容就是最初的“心念妄动”。而“润生无明”则是促使生死轮回得以持续的业缘,其内容主要是“贪爱”,因“贪爱”而造业,便滋润了生死轮回。

如果说,世尊开示“初心二决定义”当中,第一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是要找到“元明觉无生灭性”,用它来发起“真实菩提心”的话。那么,这第二种必须要抉择的重要法义,就是要找到烦恼之根,找到生死轮回的“主人公”,于是,也就找到了修行的下手处。

关于为何要观察寻找此“烦恼根本”,也就是生死轮回的“主人公”,世尊解释道:

阿难,汝修菩提,若不审观烦恼根本,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在你们发起菩提心,开始修行无上菩提的时候,如果不仔细观察并找出‘烦恼根本’,就无法知道这虚妄的六根、六尘等等一切生死轮回,究竟颠倒在了何处。”

“颠倒之处尚且不知道,又如何能够降伏这个颠倒,并最终证取如来的无上果位呢?”

修行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落到实处。在发了菩提心以后,首先要找到这个“烦恼根本”,然后,逐步降伏它,解开它,才能够成就如来大自在之无上果位。

这就好比,平时咱想要解开绳结的时候,首先要找到打结的具体位置,才好把它解开。

修行也是一样的道理,世尊继续说道: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

“阿难,你看世间人在准备解开绳结的时候,如果连绳结的位置都找不到,他又怎么可能知道如何解开绳结呢?”

“从没听说过虚空可以被你毁坏或解开呀,为什么?因为,虚空本无形相,其中根本没有什么‘结’需要你来解开。”

【隳(音:灰)裂】毁坏,破坏。

也就是说,一个找不到“绳结”位置的人,他就好像面对着虚空一样,无从下手了。

咱发了菩提心以后,也必须要找到“烦恼根本”,找到那个生死轮回的“主人公”,否则,咱从哪里下手修行呢?

下面,世尊直接告诉咱,到底谁是那个轮回不停的家伙: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所谓的‘烦恼根本’,其实就是你们当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正是这六个家贼做内应,才帮助外‘六尘’劫掠了你们自家的宝藏。”

“由于这‘六根’家贼,习惯了攀缘‘六尘’境界,才有了无始以来与‘众生世界’共生的‘六识’缠缚,故此,一切众生被困于‘器世间’当中,而不能超越。”

【器世间】指地、水、火、风、空“五大”所形成的世界万物,是一切众生所生存的外部大环境。

虽然世尊直指“六根”为咱的家贼,但是,“六根”只有在攀缘“六尘”之时,才会产生“六识”之纠缠束缚。因此,“六识”才是真正的“盗贼”,其内容就是“攀缘、分别与纠缠”。

如何才能够解脱这个“缠缚”,从而超越“器世间”呢?

答:那就是要“降伏六根”,让“六根”不再攀缘“六尘”,则“六识”不生,“缠缚”也就随即消灭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六根”当中,应当从哪一根入手来修行最好呢?这就需要了解“六根”的功用状况了。

以下,世尊便为大家具体开示何为“众生世界”,以及“六根”当中,每一根的功用状况,以便帮助大家选择出其中一根,作为修行的最佳入手处。

世尊说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