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觉慧普弘:找人好处是成佛妙法

发布时间:2024-07-18 02:33:44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觉慧普弘:找人好处是成佛妙法

找人好处,就是不怨人,就是聚万灵,找到他人好处后,按照他的人好处去做,就是聚他的灵,若看那个人好,一心就做那个人,就是活托生,人都是死后托生,其实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托生了,托生谁了?就托生成那个好人了。若是看哪个古人好,就按这个古人的好去用心,去做,就叫夺志,夺古人的志,就是立了这个古人的志,行了古人的事,就是做了古人的事,当下所做就是这个古人在做事,当下就是这个古人了。成圣成佛都不难,夺圣佛的志,当下就是圣佛了,即心即佛,看佛是如何用心,佛无心,佛看所有人、所有众生都是自己,所有人、所有众生的心就是佛心。佛无我无心。当下做到和佛一样的用心就是佛了。看佛是怎样做的,当下照佛所做的去做,当下也就是佛了。这就是即心即佛,即心做佛。夺王老善人的志,做王老善人的事,就是王老善人了。夺阿弥陀佛的志,做阿弥陀佛的事,当下就是阿弥陀佛了。

以前不会看人,专看他人的不好处,现在把它调过来,专看他人的好处,专找他人的好处。心要立志,非得找到他人的好处不可,尤其要找到自己曾经恨怨、讨厌过人的好处。实在找不到好处的人,就得从反面找好处,就是坏人恶人也都有他们的好处,就看会不会找,就看会不会看,这个世间没有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人,只要真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真找到了就好了。找好处就是挪界,从身心两界挪到意界,若找到圣佛的好处,照样去做,就是挪到志界。

现在大多数人专看他人的缺点和毛病,自己很烦恼很苦,他人的心里也不好过,当然,日子就不会好过,都在深深的苦海里生活。

比如,有两个人,从陌生到初识,相互间越看越和得来,越处越投缘,很快的就发展成朋友了,成朋友后不久,就发现对方有缺点,对方爱耍心眼,爱占便宜。光玩嘴,越来越发现这位朋友不咋地,当然,后来朋友做不成了,可能还会反目成仇了。

再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处对象,刚开始看对方哪样都好,又好看,又帅气,又懂人心。两个人一拍即合,成对像了,在一起没多久,就发现对方很多坏毛病,太任性,太烂,太邋遢,太脏,没志气。不懂人心,不会关心人,太自私。后来只好分手,分手后见面能够说句话的还是好的,很多后来反目成仇,终生不说一句话。

现在的夫妻,丈夫或妻子,没对外人说过对方不是的人太少了,妻子说丈夫如何不好,丈夫说妻子如何不好。后来夫妻间没话说,没有心里话。有心里话都和外面人说,现在网上聊天的成年男女大多数都是这样,在家庭上,在夫妻间,都有烦恼,都有苦水,都对网友说心里话,都希望在网友那里得到心里的安慰。只有网友才能懂得自己的心。家中的另一半已经不懂自己了。实不知,网络里面的才是虚假的,网络里面的和自己是一样的,当初都是看对方好,才和对方结的婚,后来就不看对方的好处了,看到的都是对方的毛病。就这样在心里把对方否了,不和对方合心了。对对方产生了厌烦。说话烦、做事烦、碰自己一下更烦。因此,一说起自己的另一半,就很不舒服,很多怨言。这些怨言都是拿来对他人说的,现在没说过对方是非的人不多了。没说过自己儿媳妇或姑爷子是非的人也不多了。

是他们不好吗?若是他们真的不好,自己怎会和对方结婚。是儿媳妇不好吗?若真的不好,怎会让儿子和她结婚。是姑爷子不好吗?为啥把女儿嫁给人家。当然不是对方不好,正是因为当初看他们都好,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后来怎会变得不好了?是自己专看他人的缺点毛病了。

很多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几乎都是看错了,听错了,自己想错了,是自己的心发生了扭曲,自己的心偏了。自己的心变了。还不知道,还以为是他人变了,他人不好了,他人都错了,他人对不起自己。

这样的例子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也很多。现在的大多数人心里都很烦,心里都很苦,甚至时刻在恨怨恼怒烦中过日子。真的是在深深的苦海地狱里中而不自知,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下到苦海地狱之中的。

有一位同修拜过二三十位出家人为师,一般出家人在这个人眼中是没地位的,这些出家人都是名山名寺院的僧人,都是有名望的,甚至有何特别能力的。她是见到好的,有能力的、有名望的就拜师。到后来,这些师父都被这个人给否掉了。到处说这些师父如何不好。这些师父们真的都不好吗?若都不好,他们的名望都是怎样得到的呢?其中也许有个别人不一定完美,这些人中也一定会有好的吧。为啥当初拜人家为师,因为他们真的很好。为啥现在又把他们否掉了呢?他们都不好了。这个好与不好,是怎样划分的呢?就是自己的心念,被自己否掉的那些人还是那样有名望。可在自己的心里,那些人一下子变成名望扫地。每天在找善知识,找到一个,否掉一个。找到二三十个,否掉二三十个。还在继续找善知识,眼睛越来越高,对善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还能找到善知识吗?就是找到了,再找到几位,那几位以后还能是自己的善知识吗?很难说,很难不被否掉。现在这个人苦恼的很。

为什么他们都从善知识的地位一下子都变成了啥都不是?为什么好朋友变成陌路人?为什么心目中最完美的恋人,变得不完美。为什么和睦的家庭变得不和睦。为什么他人总有是是非非?自己真的是完美之人吗?就没有其它人议论过自己的是非对错吗?这些问题真的值得反思,该问问自己了。

王老善人曾有这样一段经历,他老人家和几位善友走到某处,请求留住。那处人不允,最后那处人给王老善人他们一些圆蘑粉条,王老善人和善友们拿着圆蘑粉条往外走,走出去后,王老善人哈哈大笑。有人说,看把你乐的,给你一些圆蘑粉条把你乐成这样。王老善人说,我不是乐这个,人人都在请神请佛,神佛都到家了,又给撵出来了。

说看把你乐的,给你一些圆蘑粉条把你乐成这样。不难看出说这句话的人,有嘲笑王老善人之意。他以为王老善人见不得好,给点好处就高兴,就乐。他确实看到王老善人拿着圆蘑粉条,确实听到王老善人乐了。可他看到听到后就以为王老善人见不得好处,谁给点东西就乐。这个想法,这个评价,是不正确的,这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用自己的心念感觉的,都是自己的心念,都是个人知见。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都不真,是自己看错了、听错了、想错了,评价错了,还来嘲笑人家就更错了。反思一下,是他人可笑还是自己可笑呢。

由此可知,我们看某人某事,对他人的评价又能有几件是正确的呢?又有那一次不是看错了、听错了、想错了呢?又有哪一个念头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呢?以为别人是那样想的,实不知,不是那人的想法,都是自己的想法,自己以为别人会这样想,把自己的想法当成他人的想法了,对他人的评价就可想而知了,都错了。是自己的心太过狭隘,心量太小,看他人的心量就不比自己的大了。自己是站在自己的层面上看的,听的、想的。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大光王的妙光城,心量广大的人,利益一切众生的人看此城就非常广大,妙宝庄严。心量小的人看此城,就是普通的一座城。

没上学的小孩,看谁都是小孩,希望每个人都和他玩。幼儿园的小孩看谁都是幼儿,希望所有人都和他一起数一二三。只有把学问学得圆满之人才会把所有人的学问层面看的出来。看得清楚,看得准。

王老善人说,身界人看谁都和自己一样,都争贪。心界人看谁都和自己一样,使机弄巧,斗心斗志,耍心眼。意界人看谁都大意包含。只有志界人才能够把所有界面之人看透,看准。不会看错。而且没说。

由上可知,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层面上看他人,用自己的心念猜测他人的想法,还不知道是自己猜测出来的,还以为就是他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烦恼有不开心,就证明都没有到志界。志界人好也没说歹也没说,就是没说。大多数人都有说,有烦恼。所以都没到志界。志界人没有五行性,也就是没有脾气禀性。看人做事都是用智慧。其它三界人都有五行性,就是有脾气禀性。意界人看谁都高兴,这些人看人有不高兴。心身两界人专门用心,心就是脾气禀性,也就是说,心身两界人专门用脾气禀性说话做事。志界人全真。意界人真中假,心界人假中真。身界人全假。

通过学习善法佛法,才知道以往真的都是自己错了,常被境界转,常动念头,经常怨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界面上,做着自己界面中之事,说自己界面中的话,每个人都对,让身心两界人说志意两界的话,做意志两界的事是不可能的。每个人是好是歹都对。若是都已经没说了,也就都是佛了,就不是学佛人修佛人了,而是作佛。既然是学佛人,就一定有不足之处,错误之处。不合理之处,说错话之处、做错事之处。这个对错,看是用啥来衡量,用志界来衡量,就都对,因为志界人没说,志界人看谁都对,谁说啥都对,谁做啥都对,错也对,对也对,没错没对。都在自己的层面说话做事,哪能不对,真的都对,都正常。就好比,小孩子说小孩子话,做小孩子事,大人说大人话,做大人事,都对。不能说小孩子错了,不能怪罪小孩子不会说大人话,不会做大人事。他们说的做的就是小孩子那个阶段的话和事。当他们长大的时候,想让他们再像小时候那样说话做事,他们都不会了,都不可能了。无论小孩或大人所说所做都对。只是小孩子还没有成人,还不会说成人的话,还不会做成人的事,不要勉强孩子说大人话做大人事,不要替他人着急,小孩子到成年人的年龄自然就是成年人了。到时候自然就成了。成了就会做成年人的事了。若三岁孩子,所说所做都是成年人的事,能把成年人吓死。比如一个三岁男孩,非娶媳妇不可,取了个三岁的媳妇,第二年生个六斤多重的孩子,你说可怕不。

不要替他人着急,不要盼他人好。还没到时候,到时候自然就都好了。就像小孩子,还是小孩子,到时候自然就长大了,别盼小孩子长大,别替孩子长得慢着急。盼也没有用,若没到长大的年龄,硬让他们长大那是不可能的,着急也没用,盼也没用,不但不起作用,还会起反作用,弄得大人着急上火,小孩子不开心不快乐。为啥会替孩子着急上火,就是不明白孩子成长的道。真明白了,还会替孩子没成人着急吗?当然不能了。没见过哪位爹妈非逼着三岁的孩子经商挣大钱的。因为,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其中的道理。

那么,盼同修好,替同修着急,或者看同修做错事了,说错话了。这和成年人说孩子不会说成年话,不会做成年事有啥区别吗?没有。都是一样的道理。看着都是成年人,都是同修,在一起学习,甚至有的已经学了几年、十几年。无论学过多少年,学到的、得到的不一定和学龄成正比,不一定和年龄成正比。学佛的成绩,主要与累生累世修行所积累的善根有关,若累生累世都没学过佛的人,让他学佛很难,他不谤佛都很难。若前生没学过佛的人,今生能够听学佛人说几句话,到寺院溜达溜达,到处看看,有意无意的念一声阿弥陀佛,就很好了,像这样的人都是初种善根的人。能够学佛之人,几乎都是多生多劫学佛累积的善根所致。善根小的人发心就小,善根大的人发心就大,善根小的人明理就慢,善根大的人明理就快。看每个人的发心和明理速度就可以看出前世的善根大小。

所以,在学佛团体中,有很多同修,年龄有大有小,都在一起学习,有的学习速度快些,有的慢些,有的发心大些,有的发心小些,有的比较懈怠,有的比较精进,都正常。精进的人在精进,不精进的人也在精进,看着某人一点都不精进,实在讲,就这样对某人来说,已经是很努力了,很精进了,再让他努力精进,他就不会了,想使劲,就是使不上劲,不会使劲,他也想好,也想成佛。

就是速度提不上去,其实不是不努力,不精进,他做的都很好,是他的善根小些。有些人的善根大些,这个人的善根小些,这个理明白了,还怪某人不努力、不精进、不发心吗?不怪了。不怨了。他们很努力了,很精进了,他们在慢慢的累积善根,慢慢来,不着急,快的正常,慢的正常。还替他们着急吗?不替他人着急了。还盼他人好吗?不盼他人好了。现在明白了,实际上他们都已经很好了。

每个人都很努力了,不能再替他人着急,不能再盼他人好了,替他人着急、盼他人好,实质上是说人家不好,说人家没好,人家怎能好。替人着急、盼人好就是管人,就是用绳子牵着人,用念头牵着人,这样做自己不清净,被管的更不清净,本来就没有清净心,还被增加了一些念头,心就更不清净了。正是帮了倒忙。管急了,被管之人还会起怨心,甚至会有恨心,所以王老善人说,怨人是苦海,管人是地狱。管一分,别人恨一分。

有人家里很穷,孩子不上进,当父母的天天着急,天天盼,盼家好,盼孩子好。急到一定程度、盼到一定程度,就变成恨了,恨家不起,恨铁不成钢,恨子不成龙。想想,天天怨家恨家,怨孩子恨孩子,家和孩子能好得了吗?当然不会好了。这样的父母能好得了吗?也不会好了。弄不好都会急出火来,恨出病来,不但好不了,可能还会大祸临头。那么,是哪里错了,替人着急,盼人好不好吗?都是为他人着想啊,都是对他人好啊,这难道都错了吗?是的。这样做真的不好,真的都错了。不可以替他人着急,不可以盼他人好。自己好了才是真的好。自己还没好就盼他人好,他人怎能好得了。光替人着急有啥用,自己没学会就想让别人会,别人怎能会,自己还没学成就教人,希望他人和自己学习,快点成就,那是不可能的,自己成了算,自己成了,他人自然的照着成功的样子学,也就自然都成了。自己没成,让他人学啥,自己没好让他人怎好。必须把念头转过来,自己学习,自己明理,自己成就。哪能自己学习他人明理,哪能自己学习他人成就。这是不可能的。谁学谁明理,谁明理谁成就。自己学自己用,学了是用在自己身上的,是修正自己的,不是修正他人的。不能自己学了不用让他人用,不能自己学了让他人明白。没学的时候还好些,学了以后,看谁都不对,看谁都不如法,实际上就是自己没学明白,是自己不如法。

那么,为啥会看他人错了,他人说错了,他人做错了呢?用什么来衡量的呢?是真明理了后,用正确的理来衡量的吗?那就看看正确的理是啥样的,真明理就是成就,在善法里就是志界,在佛法里就是成佛。现在就从善法说,身界人都是别人不是,好怨人,从不认自己不是。心界人分别不是,从口头上认不是,好怨人,专看他人不是。意界人争不是,大意包含,看一切都正常。揽一切不是,不是是自己的,他人没有不是,真认不是。志界人没说,没有不是,达透因果,一切为众生,无人无我,人我一体。知道所有人的心念,知道所有人的根性,知道所有人的层面,哪能怨人,一切都对,所以没说,一切都好,没有人不好。

为什么替人着急,为什么盼人好,就是以为自己好了,他人没好。以为自己行了,他人不行,自己学会了,他人还没学会,自己会做了,他人还不会做。以为自己比他人强。问问自己,真的比他人强吗?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层面上,都是用人心说话做事,自己替人着急、盼人好,不也是人心吗?自己和他人有啥区别吗?没有。都是用人心。真的没有区别吗?有啊。这个区别很少有人能够看得出来,很少能够有人能够意思到。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不如他人,他人比我强。自己不如他人还不知道,他人比自己强还看不出来,还以为他人不如自己,这该有多愚。到底是啥区别?自己有急的心,替人着急的念头,盼人好的心,这都是妄心,都是杂念,都是外心,就是心外驰。心往外看。最该做的是,用已经明白的理,修正自己的心,内观心性,正持己心。使自己内心清净。现在不是,心都在外面,整天的都在想着他人没好,他人差远了。他人不如法,替他人着急盼他人好。这是修行吗?这是修正自己吗?这是修心吗?不是啊,都反了,把心用反了。

替人着急,盼人好,就是用人心,就是心界人,替人着急,盼人好,就是有急心,就是有急火性,就有怨人心,他人若不听话,自己就会有烦恼,就会有恨,恨他人不听劝。实际上,自己还在心界,也就是自己还不明理,以为自己明理了,以为自己好了,实不知,自己还不如他人,他人没有替人着急,没有盼人好的心,没有烦恼,更不会恨怨人,更没有外持的心。是自己的心不清净,他人的心清净,也就是说,他人比自己好,自己都不知道,还以为他人没好,还在帮助他人,他人早就好了,自己看不出来,自己在心界还不知道,所以看谁都在心界,看谁都没好,替所有人着急,心界人,就是用人心想事、说话、做事的人。

那么,再看看他人真的不如自己吗?他人学了啥,懂得啥、会做啥暂且不说,就说他人明显的好处,无论你说啥他都接受,你说他差远了,他感觉自己真的差远了,你说他没学好,没做好,他真的觉得自己没学好,没做好。他什么都能够接受。他没有替人着急,没有盼人好的心,没有看人不好的心,没有感觉比人强的心。这些个念头都没有,这些妄念都没有。只是在努力的学习,努力做到修正自己。虽然知道自己学得不好、做的不好,一直在努力。而且佩服所有的人。认为所有人都比自己学得好,都比自己做的好。认真的向所有人学习。

由此可知,盼他人好,替他人着急,以为他人不好,实际上,他人比自己强多了。自己还不知道,还以为他人不如自己,真够愚的。看清他人在哪个层面很好,最该做的是,一定要看清自己在哪个层面上,看清自己到底好没好。自己还在用人心想事,用人心做事,用自己的心想人,用自己的心看人,都是个人知见,怎能看准人,自己都没把自己的位子定准,怎能给他人定位。真好了的人没说,自己满心都是说。说的还都是他人。眼里看着他人,心里管着他人,他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看着,都管着,监督者,心都在外面,哪是在修心,那是在修自己的心,一直在修他人的心。这样可不是在学佛,这怎能算是好。这样下去就真的不好了。该觉醒了,别继续太愚了。

最该做的是把念头改过来,找他人的好处。为什么找他人的好处,因为太苦了,太烦恼了,心里全是看人家的不好处,哪能不烦恼,哪能不怨人。烦恼怨人能不苦吗?心在深深的苦海地狱里。能好得了吗?没个好了。

要想好,怎么办?找好处,专找他人的好处,这是从深深的苦海地狱里往外拔民。找他人好处就是向上挪界,从身心两界向意志两界挪界。从极苦处向不苦、快乐,清净自在的方向挪界。

以前专看他人不是,专门怨人,怨人家不好。看谁都像仇人似的,看谁不好就生气,看谁不好心里就难受,气得肚子鼓鼓的,胀得难受,就是得了大肚子病。气得心里难受,心里憋闷,心里阴沉,心里胀痛,前胸胀闷,前胸疼,心疼。

找好处就是不怨人。找到他人好处了,就不怨人了,他人的不好处也知道,但不再为这些烦恼了。找好处就是认不是。感觉到原来都是自己不好,他人都很好,自己看不到,只看他人不好,还以为自己比他人强,还以为比他人好。实不知他人比我好,他人比我强,他人比我清净。

找到他人的好处了,自己的念头就少了,心回归了,心清净了。这就是向上提升了,就是向上挪界了。找好处就是挪界。

找好处很好,若把他人的好处用上就更好了,只是找到他人的好处,只能把自己的心态转变,不苦了,不烦恼了。把他人的好处用上,用到自己身上,那才叫妙,把他人的好处挪到自己身上来,就变成自己的好处了,把所有人的好处都找到,都挪到自己身上来,自己不就是集所有好处于一身的好人了吗?这就是快速提升,快速向上挪界。

找好处就是翻世界。以前看谁都不好,心里烦恼,整天怨人,自己整天在苦海地狱里,现在找到他人的好处了,不再怨人了,心里不苦了,不烦恼了,当时就从深深的苦海地狱里出来了。这不就是把世界翻过来了吗?把心念转变过来就是翻世界。找好处就是翻世界。

看每个人就好比看在灯光下的大圆玻璃球一样,只看闪光的一面,就对了,只要我们把,玻璃球转动起来,对着灯光看,不就是处处闪光,处处放光吗。干嘛非得钻到圆球底下,专看阴暗的一面,这样看越看越暗。看人也是一样。

想要去习气去禀性,把脾气禀性去掉,想要化性,就离不开找好处。不找他人好处的时候,看啥都烦恼,看啥都不合自己的心,看谁都不顺眼,自己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自己的内心反应,都是脾气禀性当家。真找到他人的好处了,自己的心就舒服了,那些现象都没了,心平气和,看啥都合心了。心清净了,脾气禀性都没了。这不就是去习气化禀性了吗?把脾气禀性都去掉了,找好处真好,

学习善法的人,特别是学习很长时间善法的人,没事的时候该问问自己,自己是否真的在学习善法,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所言所行,真的都在道中吗?把自己的心念和善法对比一下,把自己的所言所说和善法对比一下,把自己的作为和善法对比一下。就会得到结论。看看自己是否想对了,是否说对了、是否做对了。自己是否在道中,就一目了然了。

认清他人是聪明,认清自己才是智慧。若还认不清自己,以为认清他人是不可能的,所谓的认清,看清楚某人某事,都是妄谈,都是自己的个人知见,都是用自己的习气禀性想出来的,看出来的,得到的结论都是自己的个人知见。要想认清他人,就得认清自己,要想看清他人就得超越他人。要想看他人是否开性、开悟,就得自己开悟,自己若没开性、没开悟,就评价他人是否开性、开悟,就是妄谈,换句话说,若真的有开悟之人,也认不得。更看不出来。

做活计是心作活计。无论是哪个层面的人,做哪个层面的事,看是身体在做事,实际上是心在做事,心在哪个层面上,就在用哪个层面的心在做事。所以要修心,心好了就会做活计,心若不好,就不会做活计。若是做到,无人无我,人我一体,真正做到无我了,也就是没有我的心了,就不在用心做事了,完全用智慧,随缘做事。

找好处就是成佛的妙法。真会找好处的人,专看所有人的好处,所有人的缺点也都知道,有缺点都正常。找圣贤人的好处,找到圣贤人得到好处的方法,把这个方法用在自己身上,用来修正自己的心,真的用上了,按照圣贤人的方法做了,当下就是这个圣贤人了。若看哪位神佛好,就找到这位神佛的好处,找到这位神佛成佛的方法,照样子修正自己的心,照样子去做,当下就是这位神佛了。看王老善人好,就把王老善人成为善人的方法找到,把方法用上。就是把自己的用心换成了王老善人的用心,用王老善人的心用心,用王老善人的心做事,就是把王老善人给挪到自己身上来了,就是夺王老善人之志,就是做王老善人之事,当下就把自己的界面挪到志界上了,当下就是王老善人了。若看阿弥陀佛好,就发阿弥陀佛的心,一切为了众生,柔和忍辱一切众生,慈悲一切众生,不执著一切法,一切法空,做到无人无我,人我一体。真正的无我。心里一句阿弥陀佛,念念是阿弥陀佛。一切所行都是为了众生。当下用心就是阿弥陀佛的用心,当下所做就是阿弥陀佛在做。即心即佛,即心做佛。真找好处,真会找好处,真的把他人的好处用上,真的是成佛的妙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