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得到佛菩萨感应的几个条件

发布时间:2024-03-09 02:32:36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得到佛菩萨感应的几个条件

◎ 提要

念佛法门以其简单易行和他力救济的特质,特别相应于现今末法时代众生的根性。本文拟就简易和他力救济两个特质,做相关问题的思考。首先从三身的立场来说明他力救济的存在。其次,就念佛方法的差异,所依之理的差异,来说明所成就的境界会有不同。再者,从佛他力普渡存在的立场,进而思惟众生不得感应,主要关键在于众生自己有障;众生业障有厚薄不同,所以机感不同,与佛相应的层次即不一样。只要修习念佛法门,就能招感佛的感应,过简之说流于无功,念佛法门虽易行,然必须具备应有的资粮,三昧力即为重要之资粮是也。藕益大师的“信愿有无是往生与否”说法中,了知 “信”在念佛法门中的重要性;并发现信在念佛法门之大乘空理的相应上,有特殊的契入方便。

◎ 目次

壹、前言

贰、所感之佛

参、见佛感应之理论

一、念佛方法

二、见佛之理

三、见佛经典的分析

肆、众生机感

伍、念佛三昧力

陆、信心的建立

柒、结语

参考书目

壹、前言

谈到“感应”,一般人往往会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玄妙、神秘的佛教或宗教现象,或认为这是一种无稽之谈、一种荒谬的说法。今天站在佛弟子的立场,有必要把这个一般人视为神秘、荒谬的问题,做个学理上的说明。

古人以“月映万川”来比喻诸佛菩萨法身、化身分身千百亿而度化众生的感应之理;又以“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这首悠美的诗句来形容感应的境界。其实,如果我们用现代的科技来理解感应的现象,也可以很容易令人接受它的真实性。譬如以电视与电脑网路为例:电视台或网站只要发射它的电波、磁场,透过适当的连线,全世界每一个脚落的电视或电脑,都可以接收到所发射出来的种种影像跟音声。所以,电视台和网站,就如同佛菩萨的不动道场而能分身十方,这就是所谓感应的道理。当然这毕竟还只是一种比喻而已。

从佛法的道理来讲:所谓感应,即是一种法性上的疏通。法性就是佛法甚深甚深、法尔如是的道理;而疏通,就是将诸佛普应一切众生之理,如实的呈现。所以,生佛相应之理如实、顺利、无碍的呈显出来,这就是感应;也可以说,感应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与法性相应。但法性的层次有很多,所以相对于感应的内涵境界也有所不同:从事相上看,有佛菩萨的感应、有天人的感应、有鬼神的感应等等;从理上看,有善恶因果的感应、有唯识之理的感应、有如来藏之理的感应……。又究竟而言,法性是法尔如是的,所以造成感应境界不同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所依据的方法、原则的差异,也就是“疏通”上的问题。譬如,月本高悬,但要能万川映现,必须江水清澈;电视台、网路本能辐射千里,但必须电视机、电脑等机器不坏、操作方法正确。所以,要得到感应,就必须要先把坏的机器修好、正确地操作方法;如同我们要先有好的人身、有相应的法门一样。也就是说,只要按照佛菩萨的感应道理做,就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按照鬼神的感应道理做,就得到鬼神的感应、按照因果的感应道理去做,就得到因果的感应、按照唯识的感应道理去做,就得到唯识的感应,这就叫做法性的疏通。

今天本文所谈的感应,是就大会的念佛主题,说明以念佛方法而见佛的感应。广义来说,只要能与佛菩萨达成法性疏通的方法,都可称为念佛法门。所以基本上,要能见佛感应,行者必须念佛。如《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说: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

这即是相应的道理。然而念佛方法有很多,所见佛的境界也有不同,在这些不同的方法、境界背后,还隐藏了诸多值得深究的问题,所以本文期透过理论的阐释,让众生在与诸佛做法性的疏通时能有所助益。而在众多的感应对象中,为什么独独要与佛菩萨感应呢?以现在流行的净土法门而言,见佛感应是为了得念佛三昧,临终蒙佛接引往生极乐;而往昔流行的大乘经典,如《般舟三昧经》等,则是为了能亲闻佛法,得佛教化以能开悟解脱。所以不论是从临终蒙佛接引的立场,或蒙佛教诲、心开意解的立场,能见佛、与佛感应,都是大大有助于解脱道的成就的。

而探讨诸佛感应之说,必须关心三个课题,即所感的诸佛、感应背后之理及能感的众生。本文即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感应的道理,并据此提出两个决定感应成立的重要关键:念佛三昧力与信心的建立。

。。。。。。。

肆、众生机感

诸佛感应之理,基本上是从大乘空理来说明与佛相应的可能。而从佛的法性身和功德力的立场来看,诸佛的感应无差,实是能感的众生机感有别。所以众生机感的差别性,又是感应问题的重要关键。如《大智度论》云:

“如实观佛身者,如幻如化,非五众十二入十八界所摄,若长若短,若干种色,随众生先世业因缘所见。”

从理体上说,法性一如,诸佛与众生是平等无分别的;但从业感而言,众生有种种无明遮障,障碍我们见佛,乃至成佛。所以,见佛与否,在于众生机感的差别,而机感差别的关键,在于我们有执障。

谈到众生机感的问题,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中曾说:“众生根性百千,诸佛巧应无量”,所以相对于众生机感的差别,提出四种机应的不同:

(一)冥机冥应:指众生现在未曾修善,但藉过去所植善力,虽不见诸佛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

(二)冥机显应:指众生但据宿善根力,便得见佛闻法,现前获利。

(三)显机显应:指行者现在勤修不懈,即感诸佛灵应。

(四)显机冥应:指行者虽现善浓积,而佛不显感,唯冥其利。

从这四种机应中,可见能不能见佛显应,今生的修行固然是原因之一(显机显应),但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宿世根性的浅深。所以,有今生尚未修行而能见佛(冥机显应),也有今生虽勤修习而不得见佛(显机冥应)。从这里我们了解到,感应成不成就,不单是看今生念不念佛或用不用功,而是看宿世善根够不够深厚。反过来讲,宿世善根不够,就是无始来的遮障厚重,这时虽念佛仍不得见佛,唯能远作未来见佛之善因。

一般而言,障有三种,即业障、报障和烦恼障;其中,烦恼障又分为所知障和烦恼障两种。但本文所指的遮障,是泛指一切能障碍佛道解脱的障碍而言,如《成实论》云:

“若诸业、烦恼及报,能障解脱道,故名曰障。”

在《摄大乘论》中也明确说到,若如来真是常住而恒时化现利益一切众生,何故众生不得见佛?论中答以众生有罪故佛不现,并以月于破器不现影的比喻来说明此月不现影,非月过失,是众生器之过失,如文云:

“众生罪不现,如月于破器。”

又《观佛三昧海经》中,亦对此遮障与见佛之关系有清楚说明。经中说:佛令四众弟子谛观如来色身,并告言若有破见、破戒、不善诸罪障者,则不能见佛真金相好之身。如是四众弟子随个人罪障不同,所见各异。因此,佛为开示令发露忏悔,忏罪清净后,即得见佛妙相。经云:

“如是四众观佛色身所见不同,时诸四众闻佛是语,啼哭雨泪,合掌白佛,我等今者不见妙色……今佛现世沙门大众一切云集,汝当向诸大德众僧发露悔过,随顺佛语,忏悔诸罪,佛法众中,五体投地如太山崩,向佛忏悔,心眼得开,见佛色身端严微妙……”

又《思惟略要法》亦令忏悔宿罪以成就见佛之功,经云:

“若宿罪因缘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悔,随喜劝请,渐自得见。”

所以说,宿世的善根愈深厚,愈能见佛感应,反之,则必须先忏悔罪障,待遮障除遣,则易于见佛。

五、念佛三昧力

对于感应能不能成就的问题,经上有所谓感应的三个条件的说法,即三昧力、彼佛加持、自善根熟三者。如《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云:

“得见彼佛有三因缘,何者为三?一者缘此三昧,二者彼佛加持,三者自善根熟。具足如是三因缘故,即得明见彼诸如来应供等正觉亦复如是。”

其次就自善根力而言,即是前众生机感中所谓的根性和执障差别。善根成熟,执障轻薄,即能以自神通力见佛,但这是登地以上菩萨的境界。如《十住毗婆沙论》云:

“菩萨于初地究竟所行处,自以善根力能见数百佛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深爱佛道,如所闻初地行具足究竟,自以善根福德力故,能见十方现在诸佛,皆在目前。”

而就一般众生而言,行者修集念佛功德,就是其善根,乃至其所选择的法门是持名、观想或观像,亦是其善根功德的表现。

除了佛加持力和自善根力之外,“三昧力”的存在,是本节所要强调的重点。从自力与他力的立场来看,佛加持力是属于他力;行者的自善根力是自力;而三昧力则是把自力、他力结合的一种作用。感应,本来就是自、他二力相融的。佛菩萨的加持力时时刻刻都在,而行者念佛、忏悔、供养等功德也在,但这自、他的两股力量,必须在三昧力中才能交感,所以透过三昧力把自、他二力交互起来,感应才得以成就。

谈到三昧力,《大乘大义章》中,鸠摩罗什大师曾提出三种见佛三昧,文云:

“见佛三昧有三种:一者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十方佛所,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二者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三者学习念佛,或以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是三种定,皆名念佛三昧。……是以为未离欲诸菩萨故,种种称赞般舟三昧,而是定力虽未离(欲),亦能摄心一处,能见诸佛,则是求佛道之根本也。”

此段经文说明念佛三昧力亦有浅深,上者得神通力见佛问难,下者至少能成就定中见佛,如般舟三昧即是。而禅定力为何能见佛呢?鸠摩罗什大师继续阐明佛之梦喻:因为一般人认为只有得神通后,才能以神通力至佛国土见佛,而不知、不信以禅定力亦能见佛。所以佛在《般舟三昧经》以梦为喻,说明以梦的力量,可以把心里的事情显现出来;若梦中即能到能见远方之事,更何况禅定的力量?而此定力见佛的前题是建立在──佛是由我们心想而现的(唯心所现),所见之佛,不自外来,我亦不往,但专想成定,定则见佛。所以说:

“如人以梦力故,虽有远事,能到能见。行般舟三昧菩萨亦复如是,以此定力故,远见诸佛,不以山林等为碍也。”

从这段话中,看出鸠摩罗什大师非常肯定,见佛的主要力量,在于定力的成就。又在前面众生障中所引用《摄大乘论》的显现甚深义中,说明是因为众生自己有障碍所以不能见佛,但在世亲菩萨及无性菩萨的解说中,都补充说明是因为众生没有奢摩他力之故。释文以器全,方有定水,来比喻月影须假定水方现,说明了三昧力在与佛感应(即喻中水中月影)之重要性。而在此一段文中亦将定力与遮障做一体双面的陈述,使我们认识到定力与遮障有相对性之意义。《摄大乘论释》云:

“众生身中无奢摩他清润定水,佛影不现,非如来过,是众生失。”

又《大智度论》亦有三昧能除障的说法:

“于念佛三昧,心得定时,罪垢不障,即得自佛,闻佛说法,音声清了。”

另《思惟要略法》中,亦认为观佛之法,须先于定心观像成就,才辗转进而观佛生身、法身(功德)及十方诸佛等。经言:

“闭目思惟,系心在像,不令他念,若念余缘,摄之令还。心目观察,如意得见,是为得观像定。当作是念,我亦不往,像亦不来,像亦不来,而得见者,由心定想住也。……心住相者,坐卧行步,常得见佛。然后更进生身、法身。得初观已,展转则易。”

所谓初观像,即必须心想成就,敛意入定,于定中观佛,这又是一个以三昧力见佛的有力例证。其他还有《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阿弥陀经》的“一心不乱”、及《大乘起信论》的“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都可证明三昧力的成就,是与佛感应的重要因素。

当然,这里所指的三昧力,不是一般的禅定,而是专指念佛感应的三昧。此三昧力具有三个特质:

1、它具有心一境性的禅定特质,与一般四禅八定之定力相应,以心清净故智慧易明而伏诸恶觉观,能破昏、散等烦恼,令五根束缚减除,使行者遮障轻薄。

2、它是透由念佛法门的运作而成就的,虽然念佛法门的层次有很多,但同样都相应于佛的功德。所以此三昧力中已隐有佛的功德力,随念佛方法不同而招感不同层次的佛功德于行者的心性中。而佛功德力亦具有破除众生遮障进而令障轻而见佛之意义。

3、它能进而与法性相应。因为佛功德的感应,是法性的显现;它既然与佛功德相应,必也相应于大乘缘起空性之理,而随行者相应的浅深,同时即成为三昧力浅深的所在。

总之,当我们透过不断修习念佛的方法与佛功德相应、与空理相应,所成就的三昧力就叫做念佛三昧。而且,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空性理,所见的感应境界即不一样;感应境界不同,即是三昧力不同。所以,虽然都称为念佛三昧或见佛三昧,可是使用的方法和所相应的理不同,所呈显的三昧力也不一样。比如说:依信有阿弥陀佛之理而持名念佛的三昧,和《圆觉经》之修观契入法性得见十方佛心之三昧、《大乘止观法门》依假想观观佛像成就的三昧、《观经》观落日成就的三昧,其实都是不同的三昧力。至于每一个方法跟每一个理论背后所相应的三昧力,到底其样态如何,这部份留待另文探讨。

陆、信心的建立

从上来的感应说中,可以推出一个重要的课题,即是信心的建立。笔者认为信心的建立,是感应能否成就的重要关键。此节即对此进行分析说明。

提到信心,经论中对它有许多赞美之词,归结来说可分为四点:

(一)信是诸行的增上。一切行为因为信心而易于成就。

(二)信是诸行之首。在修行过程中,信为其起点,如:信解行证中,以信为前导;菩萨的五十二阶位中,以十信为初首;五根、五力的信、进、念、定、慧中,亦将信置于首位。

(三)信是一切善法的根源。如《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四)信于佛法中能入、能取。如《大智度论》言:佛法深远,唯佛与佛乃能相知,而若能有信,则虽未成佛,即能以信力入于佛法,于佛法宝山中自在取用。故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如是。”

这是通约佛法的修行过程来说,则信心的重要性已是不容置疑的。而在与佛的感应法门中,信心更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如藕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说: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这是净土宗师对于信心之于念佛感应法门之重要性的极言。笔者听过所谓“信”有三种层次的说法,即信实有、净信和信解。信实有是指相信事物存在的实有性和真实性;净信是指以真诚、清净的信心来接受它;而信解则是从深层的知见、理解的智慧层次来受持。这里所指的信心建立,是希望至少能有最基本的信实有的信心,而朝净信和信解的层次提升。一般人相信有佛菩萨的存在,只是粗浅的从信实有的立场出发,而若从信解的立场,了解诸佛菩萨具有无边的神通功德、慈悲愿力,及法性色心不二、唯心所现等理论,建立起诸佛菩萨随时随地与我们相感应的知见,更能以此建立深厚的信心,毕竟达到法性上的疏通,发挥感应的功效。然而,在与佛菩萨的感应中,信解到底能产生什么力用呢?在《大乘止观法门》中说:

“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时、若发愿时,当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悉知我发愿,犹如生盲之人,于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受己所施,与有目者行施无异。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如此解时,即时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也。”

这说明了,虽然我们的无始无明业障使我们不能现见诸佛,就如同一出生就是瞎子的人一样;可是以此信解的力量,知道诸佛当下即能见到我们,受我们礼拜供养,则一样能成就礼拜、供养的功德。这种理念,其实历代祖师已将它融入在佛门仪轨中,让后世佛弟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受其薰陶。如受戒仪式中的请圣,就是请诸佛菩萨光降坛场;炉香赞的“诸佛海会悉遥闻”、“诸佛现全身”也是在表达诸佛菩萨当时与我们同在道场的意思;大忏悔文的“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也说明是信解之功;梁皇宝忏、蒙山、焰口中迎请十方诸佛加持坛场,和《净土往生忏愿仪》中的严净道场等等,都是从信解法性和佛功德的立场

,达到诸佛感降、见佛忏悔的作用。在这些中国祖师所制的仪轨中,可以说都是运用了这种理念和方法,将感应之理和信心相应起来,而产生许多不可思议的感应事迹。而这些仪轨,都可以算是一种感应的法门。

在肯定了信心在感应说中的重要性之后,下面将继而分析其之所以能成就感应的理由,这可以从四个角度来谈:

一、从心境相应的角度来看:众生即使只是从信实有立场出发,但只要能相信有佛菩萨的存在,在众生染净纷杂的心海中,就能建立起归依于佛的方向。藉由信心的建立,而确定了所缘的对象;有了所缘境,才能前念、后念相续不断于一境转,而成就三昧力心一境性的特质。又由于所缘的对象为佛,所以所成就的三昧即非一般的禅定,而是隐有佛功德力的念佛三昧。所以从心境能所相应的角度来看,凡夫执有自他色心之异,信心是成就念佛三昧而能见佛的关键。

二、从止观的境智无碍立场来看:境智是相依不二的,境即是智,智即是境,如内心中没有这种信心(智),就不可能产生感应之境。

三、从信智相资的立场来看:对佛的信心不够,就是一种所知障,因为错误知见的蒙蔽,使我们不认为有佛,因此遮障了我们与佛的感应。而所知障的突破,必须赖由信心的建立。为什么呢?如澄观大师在《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云:

“信智相资,他境不动,故名为力,即三昧义……谓欲修念佛三昧,先当正信,次以智决了。”

因为信的本身,就是一种知见(解)的抉择。解也就是智,所以信跟解相应后,信就会变成智慧,所以能破所知障,这是从信而解、解而智、智而力,层层转进的过程来说明信为诸行的根本,能产生智慧之力,破除遮障,成就三昧力。这就是信智相资的道理。

四、从唯心所现的理论来看:其实就大乘空理而言,不管是唯心缘起也好、法界缘起也好,诸佛菩萨无时无刻不在我们众生的心海中,据神通和本愿,以无量无边的功德相状而与众生相感应。可是关键在于,如果众生不能承认佛菩萨的存在,就无法产生这种感应境界。比方我们观落日,就观出一种落日的佛菩萨形相;观佛像时,若画的是老比丘像,行者就观出老比丘相貌的佛形相;画的是胖胖的弥陀像,就观出胖胖的弥陀形相;画的是女人像,所观出的佛就是女人形相。就观像来看,我心中所信心的佛是什么样态,我所观出的佛就成什么样态。所以众生信念有佛,佛才能应感而现。

总之,信心,建立起皈依于佛的感应方向,没有信心,就会错失佛的存在,因此也就没有感应的对象,当然更谈不上佛的感应。但信心的确立,不单只是从事相上确信有佛,更要如实理解佛菩萨的体性及背后的感应之理,如此才能建立更坚定的信心,对佛菩萨广大的感应功德更加欢喜、信受。

柒、结语

诸佛菩萨无不时时刻刻以其无量无边的功德性与我们相应,所相应的,其实法身、报身、化身同时存在。关键在于众生有种种执障,所以不得感应。这些执障,障住我们与佛菩萨相应的层次,所以要能感应,必先除障。

本文对此提出二点重心:一是信心的建立,一是念佛三昧力。信心如同正知见,为我们确立起感应的对象──佛的存在,令众生在种种执障中,找到佛菩萨的方向,做为众生与佛菩萨沟通的桥梁,所以在感应说中,信心是第一重要。而依念佛产生的三昧力,则是达成感应的动能,它把行者的心力贯穿到感应的对象去,以禅定力解除众生的障碍,再辅助相应的空理,即能与佛感应道交。在佛法的修行中,不论是净土法门、忏悔法门、供养、传戒等,只要有佛菩萨感应的问题存在,就必须关心信心和三昧力这两者的成就与否。

所以,透过知见、胜解,建立对于佛菩萨的功德、本愿、种种化现的信心,再透过念佛,不断修行三昧禅定,就能达成佛菩萨的感应。而在这感应当中,会随著我们的好乐、根性、心量大小、法门而感应到不同层次的佛菩萨功德,而这就完全是众生个人机感所致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