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愿法师:净土法门之心要,念佛往生愿
发布时间:2023-10-14 02:31:30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注释〗
劝导断疑生信,为契弥陀之本愿力故,除众生之自力心故;勉励精勤念佛,为示弥陀之大行故,治众生之懈怠故。法然上人开示:“信者取一念往生,行者励一形专念。”最为精妙。信者,信法藏菩萨十劫前,已为我完成往生净土之德号,故一念往生;行者,行报谢弥陀如来不可思议愿行深恩之称名,故一形专念。若以信一声之念佛往生决定,而疏略多念之念佛者,即是信妨碍行;又以为念佛是一生中应当多念,仅一声之念佛不能往生,即是行妨碍信。以信碍行或以行碍信,皆不符第十八愿之愿事,非弥陀佛心,非净宗本义。故良忠法师言:“若无安心,非本愿,念佛何生报土?”故知,缺少信或行,皆不能圆满彰显本愿。
莲如上人《一代记闻书》云:“即使再怎样地不信,若系心听闻,因慈悲故,终可获信。”
问:此愿以三心为要,为何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往生礼赞》,除“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二句,而加“称我名号”,其意云何?
答:此乃表示三心即是称名之义,三心本于名号。此之深意,略解为三:
一者举行相示信体:今所言“称我名号”,则示本愿三心之意,所以然者?至心等者,称佛名号,得往生益,是佛本愿,如是信知,是名至心、信乐、欲生。故称我名号,即是三心之义,为显此意,除彼三心,加此称名。
二者以《观经》彰《无量寿经》:善导大师之意,乃以《观经》注释《无量寿经》。《观经》下品下生说:“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故知,本愿十念,乃是称名十念,非观想之念。中国净土法门,自庐山慧远大师以来,大多以观想念佛为殊胜之行,未知本愿深意在于称名一行。更有甚者,以《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说十念行法,解释本愿十念。善导大师为摧邪显正,故以下品下生之称名十声,显明本愿十念之深意。
三者显易行之至极:《观经》下品下生之人,平生具造五逆十恶,临终苦逼,由善友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转教口称,其声幽闻,为其所引,十声相续,拔救如是急苦之机,唯有弥陀本愿一法,故就易行之至极言“称我名号”。
若是如此,因愿文为何言“至心信乐”?盖《无量寿经》乃就平生而言,故开说三心;《观经》乃就临终而言,故就称示信。
有人问法然上人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上人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选自《无量寿经要解》)。
故知,听闻本愿妙法,能开发信心。信生疑灭,如明来暗去,似水来火灭,一体成就。
《无量寿经》本愿成就偈云:“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付嘱弥勒文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本愿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大阿弥陀经》云:“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第二十愿文言:“十方众生,闻我名号。”
《无量寿如来会》云:“闻无量寿如来名号,能发一念净信。”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云:“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剎中。”
《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云:“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
上列经文,皆用“闻”,不用“称”、“念”,即表示对本愿名号必须生信,不可起疑。盖“闻”字,梵文具有二义,即听闻、信受,此二缺一,则非闻也,意即闻已信心发起、信受佛愿之意。从梵文细致的文法言,闻、信是有其次第的,即先耳闻心听,闻已而后信心发起。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云:“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是为闻信。法然上人之:“高声念佛,感悦彻髓,落泪千行。”是其一例。莲池大师谓:“喜悲交集,感极呼号,声震三千大千世界。”是其二例。
凡心如浊水,佛心如净珠,净珠入浊水,水变为清;佛心入凡心,心变为信。佛心起佛愿,佛愿成佛号,佛号具佛力,众生称念,佛力自然运作,法体起用,光明遍照,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即名号之功能。如火烧物,自然毁坏,此即火焰之功能。本愿名号,在心为信,发声为行,既具信心,则必有行,如火必有烟。
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信心欢喜亦是讲信心。
付嘱弥勒文云:“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欢喜踊跃乃是得闻彼佛名号后之心情,当然讲信心。
四者从同部异经证明:《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云:“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时入正定位,生清净安乐佛国。”此文与愿成就文之意相同,“闻信其名号功德”,即是听闻名号功德后,生起信心。
五者从同部异经证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闻如是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净佛土者;一切皆应信受发愿,如说修行,生彼佛土。
破疑生信,相应报土
问:念佛人如何破疑生信,相应报土?
答:信与疑,如明与暗不能并在,似水与火无法共存,故破疑必生信。净宗修学之要领在于破疑生信,故世尊于《无量寿经》再三劝信。经文云:“弥勒当知: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又云:“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又云:“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毋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世尊殷劝我们之苦口婆心,溢于字里行间,真是令人感动万千。此愿成就文言:“闻其名号,信心欢喜。”
《大般涅槃经》云:“一切众生,以听法故,则具信根。”
注重信心,经典明证
问:此愿注重信心,未知有何经证?
答:佛诫依法不依人,法有经证,即应奉行,信心之经证,如下分明:
一者从摄生三愿证明:第十八愿言:“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第十九愿言:“至心发愿,欲生我国”,第二十愿言:“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由此可知,第十八愿注重信乐,第十九愿注重发愿,第二十愿注重回向。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之愿心,本来如此。
二者从愿成就文证明:《无量寿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此明信心欢喜,乃从闻其名号产生,故信从闻生,闻从名号生,甚为明白。
《大宝积经 无量寿如来会》云:“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谤正法及谤圣者。”此明能发一念净信,乃从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产生;而欢喜爱乐,正是一念净信之心情。
三者从付嘱弥勒证明:《无量寿经》有三段经文具一致性,即此愿之因愿文、成就文与付嘱弥勒文。
(一)愿成就文
《无量寿经》云: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大宝积经 无量寿如来会》云:
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谤正法、及谤圣者。
(二)同部异译
《大宝积经 无量寿如来会》(唐译):
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剎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汉译):
诸佛称扬愿、念佛往生愿等二愿合说:
我作佛时,令我名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国,不尔者,我不作佛。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吴译):
诸佛称扬愿、念佛往生愿等二愿合说:
使某作佛时,令我名字,皆闻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皆令诸佛,各于比丘僧大坐中,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译):
念佛往生愿、系念定生愿等二愿合说: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觉已,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闻吾名号,发菩提心,种诸善根,随意求生诸佛剎土,无不得生,悉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同类异经
《悲华经》第四十一愿:
愿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无量无边阿僧祇余佛世界,所有众生,闻我名者,修诸善本,欲生我界,愿其舍命之后,必定得生;唯除五逆、诽谤圣人、废坏正法。
《大悲分陀利经》第四十四愿:
令我成菩提时,余无数阿僧祇佛土中,有众生,闻我名者,所作善根,回向我国,命终之后,得生我国;除无间罪、谤毁贤圣、非正法者。
(四)诸师解释
道绰禅师《安乐集》: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法然上人《净土宗略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印光大师《文钞正编》卷四,岳步云为亲所设佛堂说:
若有众生,称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若有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元贤大师《净慈要语》:
若有众生,欲生我国,称我名号,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妙空子《莲邦消息》:
若有众生,至心称念,我之名号,乃至十念,欲生我国,若不生者,我不作佛。
(五)显明愿意
此愿乃是净土法门之心要,他力信心之愿,与吾人永恒的生命、真正的快乐、绝对的幸福、圆满的解脱,息息相关。实为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之菁华,选择摄取之正意;亦为凡夫众生,生死出离之行因,往生净土之强缘。所以名此愿为四十八愿中的本愿王,是根本愿,是真实愿;余四十七愿为枝末愿,为方便愿。
欲言第十八愿之意,必先了解其精神。此愿乃弥陀为摄尽一切有情同入报土成佛之本怀,故其精神是主动而来的、平等无差的、毫无条件的、绝对救度的、万无漏一的、平生业成的、竖穷三际的、横遍十方的、诸佛同赞的、往生成佛的。
法藏菩萨何故立发此愿?盖法藏菩萨见一切群生,自无始来以至今日,秽恶污染无清净心,虚假谄伪无真实心。一切时中,贪爱之心常污染善心,瞋憎之心常燃烧法财。是故,三学六度难行,诸行万善难成。孝养父母等世善尚难,况出世善乎?散善尚难,况定善乎?由是,无始以来,流转烦恼海,漂没生死海,无有出离之缘。法藏菩萨见此受苦众生,如箭入心,如破眼目,心极悲苦,遍体雨血,欲拔其苦;遂以平等大悲心,普为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而发此愿,舍六度诸行,取念佛一行为往生因。此乃经五劫以佛智所选择,欲以简易、直截、稳当之法,令一切众生绝对、毕竟、圆满得救。
又法藏菩萨睹见诸佛剎中,或有以布施等六度作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发菩提心、六念、诵经、持咒,乃至起塔、造像、供僧、孝养父母、奉事师长等,各为往生行之土。然如是诸行之中,或以一行作为往生因,或以二行作为往生因,或以众行作为往生因。
或有佛土,以专称佛名作为往生行。若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者,定绝往生之希望,因为富贵者少,贫贱者多;若以智慧、高才而为本愿,则愚钝下智者,定绝往生之希望,因为智慧者少,愚痴者多;若以多闻、持戒而为本愿,则少闻破戒者,定绝往生之希望,因为多闻持戒者少,少闻破戒者多。然而法藏菩萨,选舍六度诸行,择取称名一行者,其意要以念佛一法,普摄万机,镕化自力机情,齐入他力大信心海,巧出机感之方便化土,直入愿成之真实报土。是故法藏菩萨,愍诸众生,难植善根福德,无漏行愿不成,乃自修诸善万行真实功德,回与众生,而发此愿言:“我成佛时,十方众生,不论是谁,称念我名,毫无条件,必定救度。”
六)释疑通妨
念佛往生愿,立名缘由
问:此愿之愿名,净影大师立十念往生愿,善导大师立念佛往生愿,有何不同?
答:诸师立四十八愿名,各有所宗,各取其旨,其法不一,或依愿文,或依愿意,或依因行,或依果益。净影大师立十念往生愿,其意不周,所以然者?若不满十,即不得生,上舍一形之称念,下舍一念之称念。善导大师立此愿名,不言一念往生,亦不言十念往生,唯言念佛往生,其意广周。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之称念,下取一念之称念,不限遍数,称念皆生,故《观经四帖疏》言:“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第十七愿虽成名号普闻十方,诸佛称赞,众生称念,然未明称念之法,故此愿明示称名往生之法,必须信行具足,若缺其一,往生报土不成。故闻佛名号,发起归命一念时,三心自具,蒙受摄取心光,决定往生。从此一念,自然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不拘称名遍数多寡,悉得往生,信行具足故。
取念佛作为往生本愿之由
问:法藏菩萨何故舍诸行,取念佛作为往生本愿?
答:佛意幽深,凡愚难测。依法然上人之意,解有二义:一者胜劣,二者难易。
一者胜劣:诸行是劣,念佛是胜。所以者何?佛之名号乃是万德之所归,以弥陀如来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内证功德;以及相好、光明、说法、神通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果地嘉号之中,是故名号功德为胜;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故为劣。
二者难易:念佛易修,诸行难修。故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源信大师《往生要集》云:“问: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答: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故知,念佛易故,通于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法藏菩萨为令一切众生,平等往生,舍难取易以为本愿。
法然上人《逆修说法》云:“若以布施为本愿者,贫穷困乏辈,断往生希望;若以持戒为本愿者,破戒无戒徒,断往生希望;若以禅定为本愿者,散乱粗动人,不可得往生;若以智慧为本愿者,愚痴无智者,不可得往生。自余诸行,准此应知。然堪布施、持戒等诸行者极少,贫穷、破戒、散乱、愚痴者甚多,若以如上诸行用为本愿,得往生者甚少,不得往生者甚多矣!法藏菩萨大悲,遍摄一切欲得往生,是故唯以称名一行立为本愿也。”法有广略不同,机有堪不堪行,时有通塞之异,果有真假之别,然弥陀无上大慈,平等大悲,欲普被有情,念佛往生。凡有心者,易念易生,如一轮月光浮于万水,无嫌浅深;如一个太阳照诸世界,不选高下。摄万机于一愿,纳千品于念佛,不舍任何一人,易行疾至净土,是为法藏菩萨选择之正意。
3、注重第十八愿之由
问:四十八愿皆是弥陀悲心所发,何故特重第十八愿?
答:净土一法,以弥陀誓愿为根本,以第十八愿为愿王,因四十八愿之心要,即在此愿,如人之心脏,似树之树根。善导大师《法事赞》云:“弘誓多门四十八,遍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专心想佛佛知人。”法藏菩萨发大誓愿,建立极乐之因由,无非欲令众生往生,此正是第十八愿之义,余四十七愿为令欣慕入此愿。若无此愿,则余愿不成,无往生因故;若无往生因,则余愿徒设,故余愿摄于此愿。
法然上人《无量寿经释》云:“其四十八愿中,或立无三恶趣愿,或说不更恶趣愿,或言悉皆金色愿,此皆为第十八愿也。其第十八愿者: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四十八愿中,此愿特胜,何以故?若无众生往生彼国者,则悉皆金色愿、无有好丑愿,依何成就乎?亦唯有众生之往生,方有身之金色、无有好丑、具足五通、证悟宿命。因此,善导和尚于《观经疏·玄义分》释言: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四十八愿,一一皆此意也。”
此即善导大师将四十八愿,一一解释为第十八愿,一一指归于此愿,以显专念名号之义。《观经四帖疏》云:“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故知,第十八愿如纲,四十八愿如目,纲举则目张也。法藏菩萨成佛十劫,果成佛意不忘因愿,必来摄取念佛众生,以本誓重愿不虚故,故特重之。
信行一体,共为往生因
问:此愿以信行共为报土生因,未知信行有何关系?
答:信与行,本是一体,不可分割,同为此愿之愿事故。“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信,“乃至十念”是行,听闻第十七愿诸佛赞叹名号之理,在行者之机,领受之相,就是第十八愿之三信十念。即名号欲救度信者之佛意,显现于行者,就是至心、信乐、欲生之三信;又名号对欲救度称念者之佛意,显现于行者,就是乃至十念之称名,二者皆是佛力回向。名号摄受众生,万无漏一,信名号者,无一不度;称名号者,必来迎之。故无信之行,非为大行;无行之信,非为真信。信即是受持佛之本愿,行即是称念佛之名号,信行不离,内外一如。本愿名号,二者一体,本愿为因,名号为果,皆是弥陀救度十方众生之功德力,此力即是凡夫往生报土之增上缘。
本愿、名号、信心、称名,乃是同体异位之名称。本愿是正觉位,名号是所信位,信心是领受位,称名是相续位。本愿、名号是能摄位,属于法;信心、称名是所摄位,属于机,此是弥陀所成就之机法一体。
故知,净宗以信心为本,又以念佛为本。领受佛力曰信心,执持佛名曰念佛。佛力是用,佛名是体,体用一如,不一不二。是故言信心须不离念佛,言念佛须不离信心。以信心为本者,显示机受之要领;以念佛为本者,彰显愿力之起用。
此愿成就文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乃是彰显信,以信摄行。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乃是彰显行,以行摄信。
“信心欢喜”,是闻其名号之后的意业心情,是生信的自然流露。
“称我名号”,是破疑生信之后的口业起行,亦是生信的自然流露。
因愿文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至心信乐乃是讲信心。
智圆大师《涅槃经疏三德指归》云:“由有信故听法,听法必生信。”
三心本于名号
问:此愿以三心为要,为何善导大师《观念法门》、《往生礼赞》,除“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二句,而加“称我名号”,其意云何?
答:此乃表示三心即是称名之义,三心本于名号。此之深意,略解为三:
一者举行相示信体:今所言“称我名号”,则示本愿三心之意,所以然者?至心等者,称佛名号,得往生益,是佛本愿,如是信知,是名至心、信乐、欲生。故称我名号,即是三心之义,为显此意,除彼三心,加此称名。
二者以《观经》彰《无量寿经》:善导大师之意,乃以《观经》注释《无量寿经》。《观经》下品下生说:“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故知,本愿十念,乃是称名十念,非观想之念。中国净土法门,自庐山慧远大师以来,大多以观想念佛为殊胜之行,未知本愿深意在于称名一行。更有甚者,以《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说十念行法,解释本愿十念。善导大师为摧邪显正,故以下品下生之称名十声,显明本愿十念之深意。
三者显易行之至极:《观经》下品下生之人,平生具造五逆十恶,临终苦逼,由善友为说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转教口称,其声幽闻,为其所引,十声相续,拔救如是急苦之机,唯有弥陀本愿一法,故就易行之至极言“称我名号”。
若是如此,因愿文为何言“至心信乐”?盖《无量寿经》乃就平生而言,故开说三心;《观经》乃就临终而言,故就称示信。
有人问法然上人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上人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选自《无量寿经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