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三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发布时间:2023-03-11 17:12:03作者:楞严经全文网第十卷 第三章 行阴境界十种魔境(下)
《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从此惑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后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销灭灭已无复。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等必须将如来心。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薛。保持覆护消息邪见。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这个经过修行三摩地,已经达到想阴尽境界的修行人,当他继续凝结心神按照正确的法门进行止观修行的时候,上述的种种心魔就不会找到机会来干扰这个修行人,他也就能够继续深入地思维和谛观本来的自性,才能够更加接近彻悟一切众生的根本。”
“可是有时候,这个修行人,在发现自己的这一类众生的出生根本逐渐显露的时候,在仔细观察和思维的过程中,会在这种幽静圆明的状态中动摇了本来的真元,而后就会在这个真元中无端端地产生了对无穷无尽变化之流的计度衡量揣测之心。因为出现了这种揣测之心,这个修行人就会堕落进入了死后有相的颠倒见解之中。”
“他或者会坚持维护自己的身体,并且说色就是我;或者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圆满含藏了十方世界的国土,就会说我属于有色;或者因为自己的宿世前缘能够产生作用在自己身上,就认为色属于我;或者坚持认为我自己存在于行阴的不断相续变化和演变之中,我存在于色中,等等。”
“种种的揣色计度之后所得出的错误论点,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认为自己在死后存在着我相,而且因此而循环产生了十六相。因此就认为烦恼是永远存在的,菩提解脱也是永远存在的,这两种同时存在,并不互相干扰和影响。”
“因此他就产生了自己在死后一定会继续存在,从而就会丧失了自己的清净的遍知智慧,堕落进入了外道的颠倒见解之中,对自己的无上菩提觉悟产生了迷惑。”
“以上就是在行阴境界中,外道所建立的第六种论调:在五阴当中认为死后有相论。”
“这个经过修行三摩地,已经达到想阴尽境界的修行人,当他继续凝结心神按照正确的法门进行止观修行的时候,上述的种种心魔就不会找到机会来干扰这个修行人,他也就能够继续深入地思维和谛观本来的自性,才能够更加接近彻悟一切众生的根本。”
“可是有时候,这个修行人,在发现自己的这一类众生的出生根本逐渐显露的时候,在仔细观察和思维的过程中,会在这种幽静圆明的状态中动摇了本来的真元,而后就会在这个真元中无端端地产生了对先前已经灭除了的色阴受阴想阴等的计度揣测之心。因为出现了这个揣测计度之心,这个修行人就会堕落进入了死后无相的颠倒见解之中。”
“他或者会坚持认为自己的身体色相在死后什么都不会有了,并且认为自己的想阴灭除之后,心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依附之处了。并且认为自己的受阴灭除之后根本就不会产生任何的继续发展。当整个的诸阴消亡了之后,就算会表现出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也会没有任何的受想,完全就和草木没有差别。这种色质表现现前都是了不可得的,那么死后还会有什么相存在吗?因此经过分析和判断之后,这个修行人就会建立起来一个结论:死后无相,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还会发展出八种无相。自此之后,就会认定涅槃因果全部都是空的,并不存在,仅仅只有名字而已,并没有什么实际,完全就是一种断灭的观点。”
“正是因为这个修行人坚持认为死后无相,从而就会丧失了自己的清净的遍知智慧,堕落进入了外道的颠倒见解之中,对自己的无上菩提觉悟产生了迷惑。”
“以上就是在行阴境界中,外道所建立的第七种论调:在五阴当中认为死后无相论。”
“这个经过修行三摩地,已经达到想阴尽境界的修行人,当他继续凝结心神按照正确的法门进行止观修行的时候,上述的种种心魔就不会找到机会来干扰这个修行人,他也就能够继续深入地思维和谛观本来的自性,才能够更加接近彻悟一切众生的根本。”
“可是有时候,这个修行人,在发现自己的这一类众生的出生根本逐渐显露的时候,在仔细观察和思维的过程中,会在这种幽静圆明的状态中动摇了本来的真元,而后就会在这个真元中无端端地对在有行阴情况下同时受阴想阴灭绝这种情况产生了有无的计度揣测,陷入了自相矛盾的颠倒论调之中。”
“这个修行人,在色阴、受阴、想阴之中建立起来了或有或非有的论断,在行阴的不断迁变之中,产生了或无或不无的论断,就这样循环不定地对整个五阴境界全部都建立起来了八种俱非之相。而其中任何的一个论断,都是谈到了众生在死后有相无相。”
“并且因为观察到行阴自然迁变毫无停滞的这种性质,认为这是虚妄的,然后就在心中产生了一种领悟,认为有和无都不正确,虚和实都不合理。因此就非常坚定地认为众生死后一切俱非。也就是说在死后昏昏沉沉,并不能说出什么来,也不会有什么相。”
“从而他就会丧失了自己的清净的遍知智慧,堕落进入了外道的颠倒见解之中,对自己的无上菩提觉悟产生了迷惑。”
“以上就是在行阴境界中,外道所建立的第八种论调:在五阴当中认为死后一切俱非论。”
“这个经过修行三摩地,已经达到想阴尽境界的修行人,当他继续凝结心神按照正确的法门进行止观修行的时候,上述的种种心魔就不会找到机会来干扰这个修行人,他也就能够继续深入地思维和谛观本来的自性,才能够更加接近彻悟一切众生的根本。”
“可是有时候,这个修行人,在发现自己的这一类众生的出生根本逐渐显露的时候,在仔细观察和思维的过程中,会在这种幽静圆明的状态中动摇了本来的真元,而后就会在这个真元中无端端地对转生死后产生了揣测计度之心,从而就会堕落入七种不正确的断灭论之中。哪七种呢?”
“这个修行人,他或者认为六欲天身体断灭不再生;或者认为初禅天欲断灭不再生;或者认为二禅天苦断灭不再生;或或者认为三禅天极乐断灭不再生;或者认为四禅天极舍断灭不再生,等等,如此反复循环思维和观察之后,他认为不论此生死后转生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会断灭不再生的了。”
“因此这个修行人,就会认为凡是能够现前显现的,一定就会断灭,而断灭之后,就不再会显现出来。”
“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一切段灭的这种错误论点,就产生了坚定的认知:死后断灭。”
“从而他就会丧失了自己的清净的遍知智慧,堕落进入了外道的颠倒见解之中,对自己的无上菩提觉悟产生了迷惑。”
“以上就是在行阴境界中,外道所建立的第九种论调:在五阴当中认为死后断灭论。”
“这个经过修行三摩地,已经达到想阴尽境界的修行人,当他继续凝结心神按照正确的法门进行止观修行的时候,上述的种种心魔就不会找到机会来干扰这个修行人,他也就能够继续深入地思维和谛观本来的自性,才能够更加接近彻悟一切众生的根本。”
“可是有时候,这个修行人,在发现自己的这一类众生的出生根本逐渐显露的时候,在仔细观察和思维的过程中,会在这种幽静圆明的状态中动摇了本来的真元,而后就会在这个真元中无端端地对转生死后产生了揣测计度之心,从而就会堕落入五种不正确的有涅槃论之中。哪五种呢?”
“这个修行人,他或者会认为欲界就是真正的最后转生依止之处,因为他能够清清楚楚地观照到欲界的种种享用和光明,心生爱慕之故;他或者会认为初禅就是真正的最后转生依止之处,因为初禅没有了任何的忧愁;他或者会认为二禅就是真正的最后转生依止之处,因为二禅没有苦恼之故;他或者会认为三禅就是真正的最后转生依止之处,因为三禅非常喜乐随顺之故;他或者会认为四禅就是真正的最后转生依止之处,因为四禅苦乐都不存在,已经不再具有轮回生灭性之故。”
“就这样,他会错误地把尚属有漏的天界,当成了究竟无为的涅槃之地,把那五处当成了最后的真正的依止之处。因此也就产生了五种涅槃的颠倒论调。”
“从而他就会丧失了自己的清净的遍知智慧,堕落进入了外道的颠倒见解之中,对自己的无上菩提觉悟产生了迷惑。”
“以上就是在行阴境界中,外道所建立的第十种论调:在五阴当中五种错误涅槃论。”
“阿难,上述这十种禅定过程中所产生的狂乱错误的见解,都是属于行阴境界用心相互作用而显现的。”
“因为众生顽冥不化,不会自己仔细地观察思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迷迷糊糊,比能够清楚识别,而会误认为自己已经成就了圣果,登上了圣阶,因此就此能够形成了大妄语,会堕落入无间地狱之中。”
“阿难,你们要把我所说的这些法语,在我灭度之后,继续地传播下去,让那些后来的修行之人,能够清楚地明白这种种状况,能够明白这些魔境的因缘和应对方法,这样就不会让天魔等抓住任何的机会,就可以保护未来世的修行人,不要产生类似的错误邪见。而要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证悟清净正确的真义。在无上菩提的道果方面不要横生枝杈,不要在修行的过程中得少为足,而要以最终的究竟觉悟作为目标去精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