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积经讲记》宝积经简介
发布时间:2022-03-08 10:32:17作者:楞严经全文网《宝积经讲记》
释开仁编.2007/3~2008/6
【悬论】
一、大宝积经与宝积经
(一)本经之地位、编译者与卷数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唐代的菩提流志,在武后神龙二年(西元706)开译,到先天二年(西元713)编译完成的。1在中国佛教界,《宝积经》被称为五大部之一,有着崇高的地位。2这部《大宝积经》共有四十九会,也就是四十九部经的纂集。虽然是菩提流志奉诏翻译,其实只能说是译编。因为四十九会当中,如古人翻译得很精确,就不再新译。如古译文义艰涩或者脱落,或者古人还没有译出的,这才加以翻译。所以现在的《大宝积经》,实是多数人翻译的编集。菩提流志新译的,凡二十七会;古师所译的,共二十二会。论卷数,菩提流志新译的,不过三分之一。只因为到菩提流志手中,大部才编集完成,所以一般说是菩提流志所译的。3
(二)本经称为宝积的理由
本经为什幺称为宝积?
有人以为:《宝积经》是一部丛书,所以宝积是多种经典──法宝总集的意思。当然,《大宝积经》被作为多种经典的编集,在玄奘法师时代,早就如此了。
据《慈恩窥基传》说:奘师去世那一年元旦(西元664年),曾因寺僧的劝请,而试译《大宝积经》。4
但真正说起来,现在所要讲的〈普明菩萨会〉(大宝积经第四十三会,第一百十二卷),才是原始的《宝积经》。5而现在的《大宝积经》只是附合「宝积」二字,将四十九部不同的经典,编集在一起而已。所以现在的四十九会,性质互不相同;既没有一贯的论题,也说不上前后的一定次第。《宝积经》四十九会,与《大般若经》十六会,《华严经》九会等,意义完全不同。
(三)古宝积经的价值与地位
现在要讲的《大宝积经》的〈普明菩萨会〉,是古典的《宝积经》(其余四十八会,是合编而才称为宝积的),这可以从两点来说:
1、古代所说的《宝积经》,都是指本经说的:
(1)本会内题「古大宝积经」。糅译于《大乘宝云经》中的,叫〈宝积品〉。6
(2)龙树《大智度论》(卷二八),引《宝顶经》,明菩萨初发心胜于二乘,就是此经,可知宝顶是宝积的异译。7
(3)魏菩提流支(或勒那摩提)译的《大宝积经论》四卷,传为世亲菩萨所造。依西藏所译,说是世亲弟子安慧菩萨造的。这部《大宝积经论》,就是本经──〈普明菩萨会〉的释论。8
2、古代大乘圣者,是特别重视本经的:
(1)中观大乘(空宗)的龙树菩萨,引用《宝顶经》,就是本经,这已在上面说过了。又如《大智度论》所说:「声闻空如毛孔空;菩萨空如太虚空」。9及《中观论》的:「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一偈,都是引用本经的。10
(2)瑜伽大乘(有宗)的弥勒菩萨,在《瑜伽论?摄抉择分》(卷七九、八○),说菩萨正行十六事,就是本经的摩呾理迦。11安慧的《大宝积经论》,是依此敷演而成的。又如《摄大乘论?所知相品》,所说成就三十二法名为菩萨,12以及唯识学者所传的十三种中道,13都是依据本经的。特别是「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一语,为瑜伽大乘特别重视的金句。14
这样看来,印度大乘正统的空有二宗,一致重视本经──《宝积经》(普明菩萨会),可见本经的价值了。
二、古宝积经的翻译
(一)现存的四译本
本经现存的译本,共有四译:
1、后汉支娄迦谶译,《佛遗曰摩尼宝经》,一卷。15
2、晋失译,《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一卷。16
3、秦失译,《普明菩萨会》(古大宝积经),一卷──编入《大宝积经》第四十三会。17
4、赵宋施护译,《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五卷。18
(二)别译部分的内容
此外,
1、宋沮渠京声译的《佛说迦叶禁戒经》,实为本经兼说声闻道中正说一段之别译。19
2、梁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的《大乘宝云经》,第七卷名〈宝积品〉,实是本经被编入《宝云经》的;《宝云经》的其他译本,并没有此品。20
(三)导师对本经的推论
现在所讲的,是传为秦失译,本名《古大宝积经》而被编入大部,改名为〈普明菩萨会〉的。在十六国中,秦有三:
1、前秦,国主姓苻,也称苻秦。
2、后秦,国主姓姚,也称姚秦。
3、西秦,国主姓乞伏,也叫乞伏秦。
现本古人推断为秦失译,但不知是三秦的那一秦?不过据译文来看,这是罗什来华以前的译品。
三、宝积的意义
(一)宝积的经题
本经的经题,古代的译者,
或从人立名,如〈大迦叶品〉,〈普明菩萨会〉。
或从法喻得名,如《大宝积经》、《宝顶经》、《摩诃衍宝严经》、《佛遗曰摩尼宝经》。
或从人法喻得名,如《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然据经文的「珍宝之积」、「宝积」、「宝严」来说,本经实应名「宝积」。古人或译为「宝顶」,或译为「宝严」,梵文都是RatnakUTa。
(二)不共世间的正法珍宝──宝积
什幺叫宝积?宝是譬喻,凡希有的,珍贵的,有妙用的,叫做宝。21宝所喻的是法宝;宋译作「正法」,也就是妙法。正法,是佛所证的,依此而觉悟成佛的。约圆满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22;如来的自证化他,是最清净的妙法(喻如白莲),如《法华经》所说。23但是,菩萨也能分证妙法;二乘圣者,也同样的契证妙法,所以说:「须陀洹初得法身」24等。正法虽是本来如此的,但从实践而体悟来说,这是希有的,珍贵的,有妙用的。因为唯有信解这,随顺这,通达这,才能转迷启悟,超凡入圣。才能了生死,才能度众生,才能无边福德庄严,才能究竟成佛。这是不共世间的正法珍宝。本经与《金刚经》一样,「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25,是依三乘共证的正法说。三乘圣者的体证正法,都不离无所得的中道。所以古人说:「无所得小,无所得大」。又说:「一切大乘经,同以无二显道为宗。乃至小乘经意,亦不外此」。26
(三)宝积阐明大乘三心为意趣
然本经的主要意趣,是宣说大乘行,着重在从加行位到通达位。27大乘的核心,是大菩提愿为本,大悲心为上首,空慧为方便的。如本经所明的菩萨道,略分三段:
1、修广大正行,重于菩提愿。
2、习甚深中观,重于空慧。
3、作教化事业,重于大悲心。
综贯这三德而修行,才成为菩萨正道。
(四)依三心来解释宝积等三个经题
依此来解释经题,可约宝积、宝顶、宝严──三义来说。
1、宝积
正法的珍宝,是依三德而证正法。这是真实菩萨行,一定是广集无边福智功德珍宝的。如经中说到真实菩萨,就说有「四大藏」、「摄诸善根」、「无量福德庄严」。28为了说明「菩萨福德无量无边」,用大地等十九种譬喻来显示。所以菩萨的正法珍宝,是宝积;这是经题的本义。
2、宝顶
极广大的,才能极崇高。如塔婆29一样:塔基广大,又一层层的迭积起来,才有高耸云空的塔顶。所以,由于正法珍宝的无边积集,显出了菩萨体证正法的高超。如经说菩萨是真实佛子,绍隆佛种;初发心菩萨,就已胜出声闻,为人天所礼敬。30因为是宝积,所以成宝顶。积是积集,积集了就崇高。《维摩诘经》有香积世界,奘译作香台,台也就是高的意思。31这与一般的好高骛远,说心说悟,而不知平实的广积功德,是怎样的不同!
3、宝严
这样的正法,极广大而又极崇高,显出了正法的宏伟庄严,不同于小乘。如塔的广大崇高,显出了宏伟而庄严一样。所以又称为宝严。
4、结
同一梵语,而古德三译不同,意义还是一贯的,相显相成的。梵语摩诃,译为大而含有多与胜二义。本经所说的正法珍宝,宝积是众多义;宝顶是殊胜义;积而又顶的宝严,是大义。所以本经也叫《大宝积经》。
四、宝积经的宗要
(一)所有大乘经略可分两大流
统观所有的大乘经,可以略分两大流:
1、专为菩萨说,广明菩萨的大行与佛果的,如《华严经》等。
2、为菩萨及声闻乘,大小兼畅而宗归于大乘的。
这里面,
(1)有些是从观慧的修证来说,发明三乘同入一法性,大乘与小乘,都以无所得而入道。当然,也说到菩萨般若的方便善巧,不共二乘。
(2)有些是从广行来说,着重于菩萨的特胜;由于悲愿殊胜,智证也殊胜,这便有贬抑诃斥二乘的教说。
(3)有些是从菩提果德及因心来说,对二乘折摄兼施,而导归佛乘的。
这些,虽然方便不同,各有特胜,但对于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趋无上菩提果的大乘宗要,是没有什幺差别的。本经大体与《般若经》相近,说三乘都以无所得入道,所以是正明菩萨道,兼说声闻行的教典。
(二)一切大乘经可约境、行、果来分别
又一切大乘经,可以约境、行、果三义来分别。
1、境
详于境的,有事境与理境。事境中,或详于三乘共的心境;或详于菩萨不共的心境,如说阿赖耶等。理境说一切法无性故空,空故不生灭的胜义谛。
2、行
详于行的,或重于资粮行:菩萨发菩提心,广集无边福智资粮。广大的资粮中,如十善等,分同世间正行,而实是菩萨的要行。或重于慧悟行(从加行到见道位):广明般若的无所得行,如本经的如实中道正观。约无所得的悟入说,是分同二乘的。所以说「般若为母」32,不但是佛母,也是二乘圣者的生母。或重于如实行:这是悟后的大行,如《十地经》等所说,分同于佛陀的果德。
3、果
详于果的,特详于如来的依正庄严,自利利他的德行圆满。依此三义来分别,本经是详行的,是重于资粮行及慧悟行的。
一切大乘经
境
事境
详于三乘共的心境。
详于菩萨不共的心境,如说阿赖耶等。
理境
说一切法无性故空,空故不生灭的胜义谛。
行
资粮行
菩萨发菩提心,广集无边福智资粮。广大的资粮中,如十善等,分同世间正行,而实是菩萨的要行。
慧悟行
(从加行到见道位)
广明般若的无所得行,如实中道正观。约无所得的悟入说,是分同二乘的。所以说「般若为母」,不但是佛母,也是二乘圣者的生母。
如实行
这是悟后的大行,如《十地经》等所说,分同于佛陀的果德。
果
如来的依正庄严,自利利他的德行圆满。
(三)本经特重遍通三乘行的戒与慧
1、总标
菩萨的修行,六度、四摄等都是。依遍通三乘行来说,宗要是戒定慧──三增上学。在三学中,本经是特重于戒慧的。这也许是继承佛陀根本教学的风格吧!《杂阿含经》(卷二四)说:「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33佛法是不离世间的,要处世而做到自他和乐,非戒不可;戒行是基于慈悲的同情。佛法即世间而出世解脱,这非智慧的达妄契真不可。这二者,戒如足,慧如目。从自证说,这才能前进而深入;从利他说,这才能悲智相成,广度众生。34假使不重戒慧而偏重禅定,不但有落入邪定、味定的可能;35即使是正定,也会倾向于隐遁独善。当然,大乘广摄一切根机,也有独善风格的「声闻菩萨行」。但在利他为先的大乘法中,如本经的着重戒慧,才是更契当于菩萨道的精神。
2、明菩萨真空的戒行
戒律,本于慈悲的同情,不忍损害他而来。律仪戒中的别解脱,重于身语的止恶。但每一持戒的,都是可能违犯的,这一定要:「所犯众罪,心不覆藏,向他发露,心无盖缠」。36能随犯随忏,才能保持自心的无忧无悔,戒行清净。不过仅是身语的止恶,是不够的。戒──尸罗37的义译为清凉,也重于自心的净除烦恼。释尊的略教诫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38所以,意地的种种烦恼,戏论分别,如不能远离,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清净。本经在兼说声闻行时,四沙门中的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不消说是不够清净的。39四种持戒比丘中,说有我论的,我见不息的,怖畏一切法空的,见有所得的;总之,只要是执我执法的,无论怎样的持戒,都不能符合如来律行的本意。因为这样的持戒者,虽好象清净持戒,而终久──今生或后世要破坏戒法的。所以本经从一般的律仪戒说起,而深意在道共戒,如说:「诸圣所持戒行,无漏不系,不受三界,远离一切诸依止法」。40这无漏相应的,圣智相应的戒行,本经在正明菩萨道中,也深切的说出:「无有持戒,亦无破戒。若无持戒无破戒者,是则无行亦无非行。若无有行无非行者,是则无心无心数法。若无有心心数法者,则无有业,亦无业报。若无有业无业报者,则无苦乐。若无苦乐,即是圣性」。41不但圣者以此为体性,也是圣者以此为因性的(共三乘说为圣性。专约大乘说,就是佛性)。从慈悲不忍损他,到远离忆想分别,深入真空的戒行,为本经的要义之一。
3、明菩萨的空性慧
(1)慧学的进修次第
现证慧──圣智、净智,是依定修观而成就的。本经说:「不以戒(律仪戒)为最,亦不贵三昧;过此二事已,修习于智慧」。42又说:「依戒得三昧,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于净智」。43戒、定、慧的三学相资,次第修发;修定与修慧不同,本经都说得明白。智慧(般若),不是泛泛的知识,而是通达我空法空──空寂法性的圣智。这不但依戒、依定而修得;在慧学自身,也有修学次第,这就是依闻慧而起思慧,依思慧而进起修慧(与定相应的观慧,叫修慧),依修慧才能得现证的圣智。所以本经重智慧,也就重于多闻,修行。如说:「菩萨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谓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师(这是自己乐意多闻);随所闻法,以清净心广为人说,不求一切名闻利养(这是乐意使他人多闻);知从多闻生于智慧,勤求不懈,如救头然(知多闻的功德而勤求);闻经诵持,乐如说行,不随言说」(这是由闻而思而修,不为文字所封蔽)。44本经说菩萨行,以「得大智慧」为第一要行;而说智慧从多闻生,明白的开示了慧学的进修次第。
(2)依因所修慧,能得于净智
「依因所修慧,能得于净智」:可见观慧的修习,是极为重要的。本经广明如实的中道正观,即一切(我)法性空观。空(无相无愿无生灭等)是本性空,是中道,所以增减不得。有些人,取空着空,以为有空可得,这是增益了。这不但辜负了佛说空观的本意,反而着空成病。如以药除病,「药不出,其病转增」45一样。龙树依据经义,所以在《中观论》上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46一切是本性空的;众生着有,起种种见而流转生死,而一切法空,还是本来如此。由于「一切诸见,唯空能灭」47,所以说空;灭诸戏论妄执,即显一切法本性空寂,并非别有空理,可住可得。有些人着有成迷,怖畏法性空寂,不生不灭。佛说这些人,如怖畏虚空,而想逃避虚空一样,这是减损了。其实,空是一切法性,虚空那样的遍于一切,有什幺可怖畏,有什幺可舍离的?想离空立有,真是「狂乱失心」了!龙树说:「五百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48,就是这一类人。
能于一切法性空,不增不减的如实观察,是引发真实圣智的方便。一切法本性空:以如幻性空的观心,观如幻性空的观境;心境并冥。经说如幻食幻的比喻,极为明白。观心是分别伺察,圣智是无分别智,依分别观怎幺能引生无分别智呢?这如经上说:「真实观故,生圣智慧;圣智生已,还烧实观」49。要知道,如实观慧,是观一切法无自性空的。这虽是世俗的分别观察,但是顺于胜义的,观自性不可得的。所以这样的观慧,能引发无分别圣智。等到圣智现前,那如实空观也就不起了。唯有理解这个道理,才知观慧的必要,不致于落入一味息除分别的定窟。
4、结
本经以律仪戒而深入到道共戒;从闻慧、修慧而深入到现证慧。在法空性的现证中,戒智不二;也就是无漏戒定慧的具足。这可说是本经的宗要所在了。
戒学从一般的律仪说起,而深意在道共戒。
从慈悲不忍损他,到远离忆想分别,深入真空的戒行。
慧学依闻、思、修慧得现证的圣智(无分别智)。
广明如实的中道正观,即一切(我)法性空观。
不着空见.兼通声闻的《宝积经》
──摘自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四章──
壹、《大宝积经》的由来
《大宝积经》,一二○卷,是唐代(西元七○六──七一三年)菩提流志(Bodhiruci)编译所成的,分四九会。早在麟德元年(西元六五四),玄奘就想翻译这部经,由于年老力衰而停译。50
一、《宝积经》的版本考察
古代称为「宝积」的经典,不在少数,印度早已有了丛书的形迹。如:
《无尽意经》是「宝顶经中和合佛法品」;51
《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也以宝积──摩尼宝为名的。
(一)《古宝积经》的译本
现在要说的,可能是最古的宝积,而被编为《大宝积经》的一会。这部「古宝积经」,译本有:
1.后汉光和二年(西元一七九),支娄迦谶(Lokarak?a)初译,名《(佛)遗曰摩尼宝经》,一卷。
2.晋失译的《摩诃衍宝严经》,一卷,一名《大迦叶品》。
3.秦失译的《宝积经》,一卷,今编为《大宝积经》第四三会,名〈普明菩萨会〉。
4.赵宋施护(Dānapāla)译,名《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五卷。
这部经,还有梵文本、藏文本。西元一九二六年,S.Holstei?对校梵本、藏文本,及汉译四本,出版《大宝积经迦叶品梵藏汉六种合刊》。
5.这部经的汉译,还有梁曼陀罗仙(Mandra)共僧伽婆罗(Sa?ghavarman)所译的《大乘宝云经》〈宝积品〉第七。52《大乘宝云经》的异译本,都没有这一品,可见这是后来被编入《大乘宝云经》的。
6.宋沮渠京声所译的《迦叶禁戒经》,一卷,是从本经所说的声闻正道,抽出别译所成的。53
(二)受到大乘空、有二宗论师们尊重的《宝积经》
在《大宝积经》四十九会中,这是重要的一部!龙树(Nāgārjuna)引用了本经,特别是瑜伽学者。如《瑜伽师地论》〈抉择分中菩萨地〉,称为「菩萨藏中所有教授」的十六种应当了知,54是依本经而叙述的。传为世亲(Vasubandhu)所造的《大宝积经论》,元魏菩提流支(Bodhiruci)译成四卷,是依《瑜伽》〈抉择分〉而解释本经的。这部经,受到大乘论师的尊重。
二、《宝积经》各版本内容的说明
(一)内容相同的部分
《宝积经》的各种译本,文段略有出入,但全经的主要部分,是相同的。佛为大迦叶(Mahākā?yapa)说。
1、菩萨正道
(1)辨菩萨的行相
辨菩萨的行相:菩萨的「正行」,是得智慧,不失菩提心,增长善法,直心,善调顺,正道,善知识,真实菩萨:共八事,一一事以四法来分别,并反说不合正行的菩萨邪行。「正行胜利」,是得大藏,过魔事,摄善根,福德庄严。「正行差别」,是名符其实的菩萨,应该具足三十二法。
(2)赞菩萨的功德
赞菩萨的功德,共举十九种譬喻。
(3)习中道正观
习中道正观:我空中道;法空中道,约蕴、界、缘起来阐明。更抉择空义,以免误解,及智起观息、智生结业灭的意义。
(4)辨菩萨的特胜
辨菩萨的特胜:依八种譬喻,明胜过声闻、辟支佛的菩萨功德。
(5)明菩萨利济众生
明菩萨利济众生:「毕竟智药」,是不净、慈悲等对治门,三十七道品,对治众生的烦恼重病。「出世智药」,是从缘起空无我中,观自心的虚妄不可得,而悟入无为圣性。无为圣性是泯绝一切相的;是平等、不二、远离、寂静、清净、无我、无高下、真谛、无尽、常、乐、净、无我、真净──以上是菩萨正道。
2、声闻正道
(1)比丘的应行与不应行
比丘的应行与不应行:比丘应行戒、定、慧三学,应离八种(二法的)过失。
(2)沙门的善学与不善学
沙门的善学与不善学:形服具足而破戒的,威仪具足而破见的,多闻、独处而求名闻的,都是不善学,应学「实行沙门」。
(3)持戒的善净与不善净
持戒的善净与不善净:着有的,执我的,取众生相的,见有所得的,虽持世俗戒,不善不净,可说是破戒的。善持净戒的,是离我我所见,以净智通达圣性的。
(4)明声闻正道
五百增上慢比丘听了,不能信解而离去。佛化二比丘,与增上慢比丘共论,五百比丘心得解脱。回来见佛,依密意说自证法──以上是声闻正道。
(二)内容差异的部分
汉译的《遗曰摩尼宝经》,到此为止。
〈普明菩萨会〉──《宝积经》,以下有佛为普明菩萨说一段,明菩萨的不住相,大精进,为众生,疾成佛道──四义。
《摩诃衍宝严经》,及《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没有普明菩萨问答,以下有受持胜解的功德。
《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以下有普明问答及胜解功德;全经都有重颂。
普明问答与持经功德,可能是附编的,所以各译本,或有或没有,彼此都不相同。
三、小结
本经叙述菩萨正道与声闻正道,是从菩萨道的立场说的。
广举种种譬喻,有经师的特色,而文体简要明白,全经极有条理,与论书相近。
从实行的立场,说明事理,少说仰信的──佛与大菩萨的方便妙用。
对人间的修学者来说,这是极其平实的宝典!
贰、不着空见的《宝积经》
一、《宝积经》对取着的空见加以评斥
《大宝积经》卷112〈普明菩萨会〉(大正11,634a)说:「迦叶!真实观者,不以空故令诸法空,但法性自空。......迦叶!非无人故名曰为空,但空自空。......当依于空,莫依于人!若以得空便依于空,是于佛法则为退堕。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依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除」。
依经文所说,空见是比我见更恶劣的。空、无相、无愿、无生、无起、无我,都是本性空的,不是由于观察,破了什幺而成为空的。性空,是如、法界等异名,唯有不落情见、戏论,净智所现证,是不能于空而取着的。
经说「便依于空」的「依」,其他的译本,是「猗」、「着」、「执着」的意义。55这一段经文,非常的著名!
※中观与瑜伽二家重视本经
《中论》引经说:「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56
《师地论》也引经说:「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57后代的瑜伽学者,成立依他起性自相有,弹破依他起无自性的学者,总是引用这几句话。
对于「空」的解说,中观与瑜伽二家,是有不同方便的,这里不用叙述,但对于「空见」的取着,都是要评斥的。
二、追溯空见的由来
怎幺会有「空见」呢?
(一)阿含
空、无相、无愿,《阿含经》中称为「三解脱门」,「三三昧」。
(二)般若
「原始般若」,着重于不取不着的离相。不取不着的深悟,名为「无生法忍」,体悟一切法不生不灭,本来寂灭、涅槃。「下品般若」以空、无相、无愿、无生、无起,表示涅槃寂灭。一切法本性寂灭,当然也就是一切法本空、本无相、本无愿了。「空」在「般若法门」的发展中,大大的发展起来。
「中品般若」说:「离色亦无空,离受、想、行、识亦无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58「晋译本」与「秦译本」都如此,「唐译本」作:「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也这样说)。59在「不离」、「即是」以上,更加「不由空故」的解说。「中品般若」时代,「般若法门」已着重「一切法空」了。一切法空的说明是:无因无果,无业无报,无系缚无解脱,无修无证,无凡夫,无阿罗汉、缘觉、菩萨与如来。
(三)呵斥声闻但说深法的「文殊法门」60
「文殊法门」,本着「胜义」、「法界」──空,诘破一切:声闻法以外,菩萨道的发菩提心、度众生、得无生忍、授记、坐道场、成佛、转*轮,都一一难破,使对方哑口无言。所说的一切法空,当然是如实的,正确的,但由世俗语言所表示的名义,在一般听众的意解中,可能有不同的意解,引起不正确的倾向。
(四)小结
在初期大乘时代,「一切法空」,是公认为究竟而没有异议的。本经也是阐扬空义的,却传出了「宁起我见」,「不起空见」的呼声,显然已发见了当代的大乘佛教,有失却中道而流于谬误的倾向。本经为后汉支谶初译,为西元一五○年前集出的经典,也可见西元一五○年前,大乘空义昂扬声中,空想应经已引起副作用了!
三、附带说明二部提及恶取空的大乘经
这里要附带的说到二部经。
(一)《慧印三昧经》
《慧印三昧经》,一卷,吴支谦(西元二二二──二五三年间)译。异译本,有《如来智印经》,一卷,宋失译。《大乘智印经》,五卷,赵宋智吉祥(J?āna?rī)等译。赵宋本译出极迟,内容小有差异。
慧印三昧是如来境界。佛命弥勒(Maitreya)护法,说七事因缘发菩萨意[菩提心]。61七种因缘,可与《瑜伽师地论》〈发心品〉的四因四缘对读。62
《慧印三昧经》(大正15,464b、466b)说:「后来世人,当自说言:我所作业,是菩萨行。......住在有中,言一切空。亦不晓空,何所是空?内意不除,所行非法。口但说空,住在有中」。「我泥洹后,人当说言:一切诸法,视之若梦。......不行是法,着于有中,便自说言:我已知空」。
末世比丘,学大乘空法而着在有相中。见地不纯正,所行又不合法,意味着当时部分宣扬空教者的实况。自以为「知空」,而其实「不晓空」,不知道「何所是空」,着在有相中,当然是「恶取空」了。
(二)《济诸方等学经》
《济诸方等学经》,一卷,晋竺法护译。异译名《大乘方广总持经》,一卷,隋毗尼多流支(Vinītaruci)译。
从「济诸方等学」的经名,可以知道这部经是对方广──大乘学者偏谬的纠正。经作佛在不久入涅槃时,为弥勒菩萨说。大乘学者的轻毁声闻,般若学者的轻毁其他经典,是诽毁三宝,不免要死堕地狱的,如《济诸方等学经》63说:
1.「当来末世,五浊之俗,余五十岁......。或复说言:若有经卷说声闻事,其行菩萨(道者),不当学此,亦不当听,非吾等法,非吾道义,声闻所行也。修菩萨者,慎勿学彼。辟支佛法,亦复如是,慎莫听之!......诸菩萨中,刚强难化,弊恶凶暴,妄言两舌,鲜闻智少,宣传佛道,别为两分。欲为菩萨,当学此法,不当学是。而怀是心,诽谤于佛,毁呰经典,斗乱圣众,寿终身散,便堕地狱」。
2.「惟但宣散一品法教,不知随时,观其本行,讲说经法也。不能觉了达诸法界,专以空法而开化之,言一切法空,悉无所有。所可宣讲,但论空法,言无罪福,轻蔑诸行。复称己言,如今吾说悉佛所教」。
3.「或有愚人口自宣言:菩萨惟当学般若波罗蜜,其余经者非波罗蜜,说其短乏」。
4.「世尊告文殊师利:......或有愚騃,不识义理,趣自说言:般若波罗蜜,如来所行,是诸如来无极修教,余经皆非佛语」。
学大乘者,主张但学大乘经,轻蔑声闻教法,对佛教中──(传统的)声闻道与新兴的菩萨道,是会引起严重对立的,这决非佛教之福!本经主张学菩萨道的,可以学声闻经,正如《般若经》所说,菩萨应该遍学一切法门。过分的强调空法,高推《般若波罗蜜经》,是当时佛教的实情而表现于经中的。学菩萨而轻弃声闻经的,学般若空而「轻蔑诸行」、轻弃余经的学风,对佛教会有不良的后果。
(三)小结
上面两部经,提出了学菩萨而尊声闻,尊重空义而不废事行,都是未来大乘瑜伽者的方向。弥勒是未来佛,经常出现于大乘经中,但佛为弥勒说的,却非常的少。这两部经是为弥勒说的;西元四世纪集出的《瑜伽师地论》,是弥勒佛说的。推崇弥勒菩萨的大乘瑜伽者,在思想渊源上,应该说是相当早的。如《慧印三昧经》,为西元二五○年前译出的;《济诸方等学经》,是西元三○○年前译出的。这两部经在印度的集出,约为西元二、三世纪间。
四、《宝积经》在初期大乘时期所展现的特质
《宝积经》说菩萨道以后,又说声闻道,这在大乘经中,是不多见的。
(一)含容与尊重二乘的初期大乘法门
在大乘兴起时,如:
「净土法门」的《阿弥陀经》、《阿閦佛国经》,是三乘共生的净土。在《阿弥陀经》的二十四愿中,多数是「菩萨、阿罗汉」一起说的。
「般若法门」中,菩萨应学般若波罗蜜,声闻与辟支佛,也应学般若波罗蜜:般若是三乘共学的。64
「忏悔法门」的《舍利弗悔过经》说:「欲求阿罗汉道者,欲求辟支佛道者,欲求佛道者」,都应该六时礼十方佛,向佛忏悔。65
大乘佛法的本义,不是拒绝声闻──传统佛教者,而是诱导来共同修学的。佛法有佛法的特质,大乘佛法与声闻法,有着共同的内容。〈十地品〉也说:八地菩萨所得的无分别法,是二乘所共的。66
(二)轻视与漠视二乘的初期大乘法门
自「文殊法门」,抑小扬大,彼此的距离,不觉得远了!
「华严法门」,多数是专说佛菩萨事。
然流行于印度的佛教,声闻佛教是事实的存在,有着深固的传统,不是轻视与漠视所能解决的!
(三)不忘大乘本意,尊重声闻道的《宝积经》
《宝积经》不忘大乘本意,从大乘的立场来说声闻道。传统的出家声闻行者,是以受持事相的戒律为基,不免形式化。《宝积经》肯认声闻道,但依三增上学的要义──智证净心说,也就是比丘出家的意义所在。如《大宝积经》卷112(大正11,637a-b)说:「心不著名色,不生我我所,是名为安住,真实净持戒。虽行持诸戒,其心不自高,亦不以为上,过戒求圣道,是名为真实,清净持戒相。不以戒为最,亦不贵三昧,过此二事已,修习于智慧。空寂无所有,诸圣贤之性,是清净持戒,诸佛所称赞。心解脱身见,除灭我我所,信解于诸佛,所行空寂法。如是持圣戒,则为无有比!依戒得三昧,三昧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于净智;已得净智者,具足清净戒」。
《宝积经》是重智证的,依空平等性而说实行沙门:「于诸法无所断除,无所修行,不住生死,不着涅槃。知一切法本来寂灭,不见有缚,不求解脱,是名实行沙门」。67确认声闻法,而重视内心的修证。三乘同入一法性,这样的声闻道,是不会障碍菩萨道的。
《般若经》也一再的说:阿罗汉与具足正见者(须陀洹果),是能信解般若的,只是悲愿不足,不发菩提心而已。
竺法护所译的《诸佛要集经》,佛教阿难(ānanda)为声闻众说法,也是依大乘深义说的。68诸佛共说的菩萨道,就是「中品般若」所说的大乘。这部并说声闻与菩萨道的,与「文殊法门」有关,是文殊(Ma?ju?rī)受到贬抑,被移往铁围山的经典。
《济诸方等学经》,也评斥由于轻视声闻,引起声闻与菩萨的严重对立。
※导师的看法
这样的声闻道,不障碍大乘,可以贯通大乘,有回入大乘的可能。如不是一味的寄心于理想,那末面对人间的佛教,这应该是最通情理的正确态度!原则的说,未来的论师,中观大乘与瑜伽大乘,就是秉承这一方针的。这所以中观与瑜伽,法义上有许多异说,而同被称誉为大乘正轨的空有两轮!
1 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9(大正55,569b):大宝积经一百二十卷(单重合译神龙二年创首先天二年功毕)右此部经新译旧译四十九经合(古沓反)成一部。于中析取二十六会三十九卷。为菩提流志新译。余二十三会八十一卷。并是旧译勘同编入。已备余录故不重存。其新译会名具如别录。初第十一卷宝积部中依次编列。
2(1)《开元释教录》卷10(大正55,580a):大乘经单重合译(总四百三十二部一千八百八十卷)般若经新旧译(二十一部七百三十六卷)宝积经新旧译(八十二部一百六十九卷)大集经新旧译(二十四部一百四十二卷)华严经新旧译(二十六部一百八十七卷)涅槃经新旧译(六部五十八卷)五大部外诸重译经(二百七十二部五百八十八卷)。
(2)《佛光大辞典(二)》,p.1059:五部大乘经。乃开元释教录对大乘经典所作之分类。即:(一)般若部,凡二十一部,七三六卷,七十三帙。(二)宝积部,凡八十二部,一六九卷,十七帙。(三)大集部,凡二十四部,一四二卷,十四帙。(四)华严部,凡二十六部,一八七卷,十八帙。(五)涅槃部,凡六部,五十八卷,六帙。
3 古师译:80卷,二十二会。菩提流志新译:40卷,二十七会。(三分之一)
4《开元释教录》卷8(大正55,560c):麟德元年正月一日翻经大德及玉华寺众,殷勤启请翻大宝积经,法师见众情专至俯仰翻数行讫,便摄梵本停住告众曰: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
5《开元释教录》卷4(大正55,518c):大宝积经一卷(今编入宝积当第四十三会改名普明菩萨会、第三出与摩诃衍宝严、佛遗日摩尼宝二经同本异译)
6 T659《大乘宝云经》(7卷),梁.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译,大正藏第16册。
7(1)《大智度论》卷28(大正25,266c-267a):如《宝顶经》中说:「转轮圣王少一不满千子,虽有大力,诸天世人所不贵重。有真转轮圣王种,处在胎中,初受七日便为诸天所贵重,所以者何?九百九十九人,不能嗣转轮圣王种令世人得二世乐,是虽在胎必能绍胄圣王,是故恭敬。」诸阿罗汉、辟支佛,虽得根、力、觉、意,六神通,诸禅智慧力,于实际得证,为众生福田,十方诸佛所不贵重;菩萨虽在诸结使、烦恼、欲缚、三毒胎中,初发无上道意,未能有所作,而为诸佛所贵。以其渐渐当行六波罗蜜,得方便力入菩萨位,乃至得一切种智,度无量众生,不断佛种、法种、僧种,不断天上、世间净乐因缘故。又如迦罗频伽鸟,在辊中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菩萨摩诃萨亦如是,虽未出无明辊,说法议论之音,胜于声闻、辟支佛及诸外道。
(2)《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9(大正9,778c14-17):譬如迦毗伽鸟,在辊中时,有大势力,余鸟弗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辊,发菩提心功德势力,声闻缘觉所不能及。
8 T1523《大宝积经论》(4卷),后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26册。
9(1)《大智度论》卷35 (大正25,322a):以舍利弗欲以须陀洹同得解脱故,与诸佛菩萨等,而佛不听。譬如有人欲以毛孔之空与虚空等。以是故佛重质其事。
(2)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142。
10(1)《中论》卷2〈观行品第十三〉(大正30,18c):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2)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124。
11(1)印顺导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50-p.51:摩呾理迦mATrkA,旧译摩得勒伽;阿毗达磨abhidharma,或简译为阿毗昙。这两大类论书,是佛弟子对素怛缆──修多罗的探究、解说,都称为论议。摩怛理迦是「本母」的意思,通于法与律,这里所说的,是「法」的本母。对于修多罗──契经,标举(目)而一一解说,决了契经的宗要,名为摩怛理迦。如《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卷八五──九八)的摩怛理迦是《杂阿含经》「修多罗」部分的本母。又如《瑜伽论》「摄决择分」(卷七九──八0),标举菩萨的十六事,一一加以解说,是大乘《宝积经》的「本母」。这是「释经论」,但决了宗要,与依文释义的不同。阿毗达磨,在部派佛教中发展起来,与经、律合称三藏;阿毗达磨受到佛教界的重视,是可想而知的。阿毗达磨所论究的,也是结集的契经,但不是解说一一经文,而是整理、探究、决择,成为明确而有体系、有条理的佛法。
(2)《瑜伽师地论》卷79(大正30,741b3)~卷80(大正30,744a16)
菩萨正行十六事:《瑜伽师地论》卷79(大正30,741b3):复次,云何正行胜利?此亦四种,后后应知。如是正行菩萨,能积集福智资粮故,以此为依障清净故,以此为依于一切门集成白法故,以此为依起一切种利益有情加行故。又能生长无量福故。复有四法能令积集福智资粮:一者、依此正行供养承事诸佛如来;二者、闻清净;三者、思清净;四者、修清净。复有四法能令障净:一者、于乘自然无动;二者、于诸有情远离不行因缘;三者、远离邪行因缘;四者、远离不圆满正行因缘。复有四法能令一切门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三者、堪忍难事即彼所成;四者、闻思无厌即彼所成。复有四法能令作一切种利有情事,谓于四处济拔有情:一者、于疑惑犹豫处;二者、于极秽恶趣颠坠处;三者、于下乘信解处;四者、于憎背圣教瞋恚心处。
12(1)无着《摄大乘论本》卷中(大正31,141c19-142b2);印顺导师《摄大乘论讲记》,p.299-303。
(2)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70。
13(1)《瑜伽师地论》卷80(大正30,743a):如是如理勤修学时,名正修行中道胜行,所以者何?由此正法贯穿十三中道行故:一者、贯穿补特伽罗空性;二者、贯穿补特伽罗无我性;三者、贯穿法空性;四者、贯穿法无我性;五者、贯穿增益边;六者、贯穿损减边;七者、贯穿法现观;八者、贯穿法现观回向大菩提性;九者、贯穿如是行者烦恼众苦不缠绕心性;十者、贯穿二无我胜解差别;十一者、贯穿前无我性是后因性;十二者、贯穿到边际空性;十三者、贯穿即彼威德。
(2)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95。
14(1)《瑜伽师地论》卷36(大正30,488c):世尊依彼密意说言:「宁如一类起我见者,不如一类恶取空者。」何以故?起我见者,唯于所知境界迷惑,不谤一切所知境界;不由此因堕诸恶趣;于他求法,求苦解脱,不为虚诳,不作稽留;于法、于谛亦能建立,于诸学处不生慢缓。恶取空者,亦于所知境界迷惑,亦谤一切所知境界;由此因故,堕诸恶趣。于他求法,求苦解脱,能为虚诳,亦作稽留;于法、于谛不能建立,于诸学处极生慢缓。如是损减实有事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甚为失坏。
(2)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122。
15 T350《佛说遗日摩尼宝经》(1卷),后汉.月支国三藏 支娄迦谶译。(大正12,189b-194a)
16 T351《佛说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迦叶品)(1卷),晋代译失三藏名。(大正12,194a-200c)
17 T310《大宝积经》(120卷),卷112〈普明菩萨会第43〉失译附秦录勘同编入。(大正11,631c-638c)
18 T352《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5卷),(赵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 施护奉诏译。(大正12,214c-216c)
19 T1469《佛说迦叶禁戒经》(1卷),宋居士沮渠京声译。(大正24,912a-c)
20 T659《大乘宝云经》卷7〈宝积品第七〉,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共僧伽婆罗等译。(大正16,276b-283b)
21《翻译名义序》(大正54,1058c):刺那那伽罗,此云宝积,以无漏根力觉道等法宝集故,名为宝积。
22(1)《法华经》卷1〈方便品第2〉(大正9,5c):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2)《大智度论》卷89(大正25,690b22):唯佛一切智,能通达诸法实相,余人虽达,不能究尽。
(3)《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0b3-6):佛知是一切法,一相、异相、漏相、非漏相、作相、非作相等,一切法各各相、各各力、各各因缘、各各果报、各各性、各各得、各各失;一切智慧力故,一切世、一切种尽遍解知。
23 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本)(大正34,657c):经题目妙法莲华经名者,梵云萨.达摩.奔荼利迦.素呾揽。萨者,正妙之义,故法护云正法华,罗什云妙法莲华。达磨,法也。奔荼利迦者,白莲华也,西域呼白莲华为奔荼利迦,故新经说青黄赤白四色莲华。……
24《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1(大正45,126b28-c4):法性者,有佛无佛,常住不坏,如虚空无作无尽。以是法,八圣道分、六波罗蜜等得名为法。乃至经文章句,亦名为法。如须陀洹得是法分,名为初得法身,乃至阿罗汉辟支佛,名后得法身。所以者何?罗汉、辟支佛得法身已,即不复生二界。
25(1)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8,749b17-18):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2)《中论》卷3〈青目释〉(大正30,25b23-29):佛说实相有三种:若得诸法实相,灭诸烦恼,名为声闻法。若生大悲发无上心,名为大乘。若佛不出世,无有佛法时,辟支佛因远离生智。若佛度众生已,入无余涅槃,遗法灭尽,先世若有应得道者,少观厌离因缘,独入山林,远离愦闹得道,名辟支佛。
(3)《大智度论》卷99(大正25,747a26-28):得诸法实相名为佛,得诸法实相差别故,有须陀洹乃至辟支佛、大菩萨。
26《金刚般若经挟注》(大正85,133b):修习无漏,证无漏果,悟无所得,名须陀洹,借小乘之无我,明般若之忘相。
27 一般的唯识五位说: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位,四、修道位,五、究竟位。
28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62。
29 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51:「塔」,是塔婆、窣堵波stUpa的略译。
30《大智度论》卷78,大正25,609c12-610b1:众生有二种︰一者、发心;二者、未发心。......发心菩萨有二种︰一者、行诸波罗蜜等菩萨道;二者、但空发心。此中说行菩萨道者,是人虽事未成就,能胜一切众生,何况成就!......譬如一六神通阿罗汉,将一沙弥令负衣钵循路而行。......沙弥闻已惊悟,我师能知我心,我一发意已胜阿罗汉,何况成就!即自坚固住大乘法。复次,胜,名不必一切事中皆胜,但以一发心,欲作佛度众生,是事为胜;诸余禅定、解脱等,犹尚未有,何得言胜?譬如以飞言之,鸟则胜人。未来当得功德,此事不论。小乘人言︰乃至补处菩萨,尚不胜小沙弥得无量律仪者。摩诃衍论中,或有人如是言︰其有发大乘心者,虽复在弊恶小人中,犹胜二乘得解脱者。(论主评)是名二边,离是二边,名为中道。中道义,如上说。以其有义理实故,应当取。是故说初发心时,胜一切众生,何况成佛!
31 吴.支谦译《维摩诘经》卷下〈维摩诘经.香积佛品第十〉(大正14,532a-533a);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卷5〈香台佛品第十〉(大正14,579a-581b)
32《大智度论》卷34(大正25,314a):复次,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舟三昧为父。三昧唯能摄持乱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观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以是故,行者虽行六波罗蜜及种种功德和合能具众愿,而但说当学般若波罗蜜。
33《杂阿含》卷24(624经)(大正2,174c-175a):佛告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住,专精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广说」。
34《大智度论》卷27(大正25,262c):方便者,具足般若波罗蜜故,知诸法空;大悲心故,怜愍众生;于是二法,以方便力不生染着。虽知诸法空,方便力故,亦不舍众生;虽不舍众生,亦知诸法实空。若于是二事等,即得入菩萨位。如声闻人,于定慧二法等故,是时即得入正位。
35(1)《大智度论》卷17(大正25,187a26-27):禅定相略说有二十三种:八味、八净、七无漏。
(2)《大毗婆沙论》卷169(大正27,852c3-5):如前所说等至略有二十三种:谓静虑有十二,即四味相应、四净、四无漏;无色有十一,即四味相应、四净、三无漏。
(3)《俱舍论》卷28〈分别定品第八之一〉(大正29,146b17-24):颂曰:此本等至八,前七各有三,谓味、净、无漏;后,味、净二种。味谓爱相应,净谓世间善,此即所味着,无漏谓出世。论曰:此上所辨静虑、无色,根本等至总有八种;于中前七各具有三,有顶等至唯有二种,此地昧劣无无漏故。
36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42-43。
37(1)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293:三学中的「戒」学,原语尸罗?īla,尸罗是译为「戒」的又一类。《大智度论》卷13(大正25,153b)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
(2)另参见:《大毗婆沙论》卷44(大正27,230a);《菩提资粮论》卷1(大正32,520a-b)。
38《增壹阿含经》卷1(大正2,551a)。
39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214-219。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05。
40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233。印顺导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05。
41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190。
42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237。
43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237。
44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27。
45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125。
46《中论》卷2〈观行品第十三〉(大正30,18c):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47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125。
48(1)《大智度论》卷63,大正25,503c1-5: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部(宋元明三本、宫本:「五百部」)。从是已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
(2)印顺导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376。
49 印顺导师《宝积经讲记》,p.131-132。
50《开元释教录》卷8(大正55,560c)。
51《十住毗婆沙论》卷16(大正26,109c)。
52《大乘宝云经》卷7(大正16,276b-c)。
53《迦叶禁戒经》(大正24,912a-c)。
54《瑜伽师地论》卷79-80(大正30,738c-747b)。
55《摩诃衍宝严经》(大正12,196c)。《遗曰摩尼宝经》(大正12,191a)。《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卷2(大正12,207b)。
56《中论》卷2(大正30,18c)。又卷4(大正30,33a)。
57《瑜伽师地论》卷36(大正30,488c)。
58《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221b-c)。
59《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卷402(大正7,11c)。
60《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937-p.938):「在初期大乘经中,「文殊法门」与「般若法门」同源(于「原始般若」),而有了独到的发展。……。「般若法门」尊重声闻人,以为阿罗汉与具正见的(初果),一定能信受般若。已证入圣位的,如能发菩提心,那是好极了,因为上人应更求上法。这一态度与方法(与释尊对当时外道的态度相同),是尊重对方,含容对方,诱导对方来修学。对存在于印度的部派佛教,相信能减少诤论,从大小并行中导向大乘的(后代的中观与瑜伽师,都采取这一态度)。「文殊法门」却不然,着重于呵斥声闻,……。「文殊法门」却表示了但说深法的立场……。
61《慧印三昧经》(大正15,463b)。
62《瑜伽师地论》卷35(大正30,481a-b)。
63《济诸方等学经》(大正9,375b-c)、(大正9,376a)、(大正9,377a)、(大正9,377c)。
64《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8,537b)。
65《舍利弗悔过经》(大正24,1090a)。
66《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8(大正10,199b)。
67《大宝积经》卷112《普明菩萨会》(大正11,636b)。
68《诸佛要集经》卷上(大正17,75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