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佛倡导无欲而不是禁欲

发布时间:2022-05-27 18:57:59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一章

  前两个周,我们分别讲了情跟爱的问题,情跟欲的问题,这一周,我们要讲的是性跟欲的问题。

  心如功曹

  这段经文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古代有人在修道的时候,因为还处于凡夫期,所以,有很多的烦恼习性,生理的种种状况也都存在着,像这种淫欲之心,也存在着。因为存在这么个问题,过去有些人,比如一些男性,就直接把自己的男根拿刀给剁掉了。

  人在还没有断烦恼之前,这个凡夫身呢,因为存在着染污心,以及无始劫带来的习气,所以,在自然的状态下,他就会有这种生理的反应。有许多修道人,正禅坐着,这个男根直接就会勃起。有些人觉得这很讨厌,却不懂得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结果,就拿刀直接把它给剁掉了,以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

  对这个问题,佛是怎么说的呢?佛说,这样直接剁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个问题,它不是这么来解决的。那怎样来解决呢?就是要断你的心,而不是你的根,这是很关键的——这就是佛的正确的思想。

  在性的问题上,我国寺庙后来在传承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这种偏差一出现,就带来了很多恶果。

  现在,我们先大概把这段经文的意思说一下:“有人患淫不止。”就是有人产生了这个淫欲的问题,总是停止不下来,很懊恼,就“欲自断阴。”就是想把自己的阴处给去掉。“佛谓之曰。”佛就对他说。“若断其阴,不如断心。”把你的这个阴处断掉,还不如把你的心断掉。为什么呢?因为“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

  功曹这两个字,是汉代的一种官,是一种官品,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就是一个当官的,当头的。佛是说,人的这个心呢,就像当官的一样,这个当官的如果歇下来,那它的随从也就能歇下来了;但这个当官的如果老动着,没有歇下来,那么,那些随从也就会动着,无法歇下来。这就是说,我们所有的欲望,都是来源于我们的心。心就是这个主,这个当官的,这个功曹。这个“功曹”如果没有歇下来,你光是让随从歇下来,它怎么歇?歇不下来。所以,佛接下来说:“邪心不止,断阴何益?”如果我们存在不好的想法,邪心不止,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淫欲心不断,那么,就算把你的阴处断掉,又有何意义呢?没有任何意义。

  “佛为说偈”,最后,佛为这个人说了四句话:“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就是说这个欲望啊,是你的意识把它生起来的;你的意识呢,是由你的思想生起来的。如果思想和意识这两种心都不存在了,“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那么,也就没有这些不好的行为了。

  最后,佛又说,这四句话,不是我释迦佛说的,而是迦叶佛传下来的。这段经文,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段经文里边,佛告诉了我们一个根本的大问题,就是“断阴”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光在过去的修行路上有,在我们中国的社会里面,它也曾经非常糟糕地存在着。

  烈女背后的吃人文化

  在明清两代的时候,产生了许多所谓的“烈女传”,其中有一个故事就说:有一个妇人,一个寡妇,晚上出门了,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男人——按今天的说法,就是遇到了一个流氓。这个流氓过去拉了一下她的手,结果,这个寡妇就拿刀把那只手给剁了。她认为,这只手已经被那个男人染污了,所以,不能留了,要把它剁掉。这个妇人随后就被歌颂为烈女、贞女,加以传颂,说她守住了自己的贞节,遵守了所谓的“一女不事二夫”。

  按照那个时候的思想,一个女的,是不能被两个男的碰的。像这只手,因为被另一个男人碰到了,摸到了,所以,就不贞了,就必须拿刀把它砍掉;把这个手一剁,问题就解决了。所以说,类似于“断阴”这种愚蠢的行为,不光是在古代的修道人中存在,在我们中国的社会中,一度也有很多这种不好的文化存在着。

  我们中国的文化,有许多很优秀的,但也有很多糟粕。糟粕的东西,都是后代衍化过来的,所以,我们今天在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时,一定要三思,要认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我记得鲁迅当年说过一句话:“中国的文化是吃人的文化。”你们有看到过这句话吧?因为有这种认识,所以,鲁迅他们那批人,就把中国文化全部否定。当然,这是很片面的。

  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首先是要肯定。你们看毛泽东在这方面,头脑就很清楚。建国初年,毛泽东和一帮学者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当时,毛泽东就有个指示: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全部丢,也不能全部继承,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说明,毛泽东的头脑是很清楚的。

\

  那我们要去除的糟粕是什么?什么才算是糟粕呢?像前面说的烈女的这个事情,手被人家摸了一下,就直接拿刀给剁掉了,这种愚蠢的行为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存在着非常扭曲的文化,所以,当时的人们认为她是对的,还歌颂她,到处传播她,给她树立贞节牌坊,让后人加以模仿。像这种文化,就是属于糟粕,它不是由圣人产生出来的,而是从愚蠢、变态的人那儿产生起来的。我们要去除的,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东西。

  作为忠跟贞,它是指内心世界,是心灵的纯洁。像前面说到的这个“烈女”,她本身并没有去跟人家苟且偷生,只是被流氓拉了一下手,这个事情的发生,不是她的行为,她是无心的,罪不在她,所以,不应该砍她的手。但因为有扭曲的文化存在,按鲁迅的说法,有这种吃人的文化,所以,就发生了她会拿起刀、把自己的手砍了这种事。像这种行为,是一种愚蠢,是很不好的。

  过去的庙里边,也有很多这类型的问题。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就是因为有明清两代这种思想的束缚。大家对这些思想没有正确的判断,结果,给中国人的生活制造了许多阴影,产生了一系列不健康的行为。所以,明清这两个时代的东西,大家一定不要学。

  我一般倡导的中国文化,是汉代的。汉朝的文化,它是很纯正的,那个时期的人,心胸非常豁达。但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多数都是明跟清的东西。这两代的东西,多数都是垃圾,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真正应该继承的。

  愚蠢的典型

  你们再看看明代的人编出的“二十四孝”,其中的许多故事,都很可笑。一些文人,没事在那儿编故事,但那个水平差得很,按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哄人都不能把他哄得睡着。比如说“王祥卧冰”,就说这个王祥啊,是个孝子。一年冬天,河道都被冰封上了,可他母亲要吃活鱼,这个王祥为了表示孝心,就把身上的衣服脱光光,然后,爬到冰上去,用自己的体温,把冰给融化开。在北方来说,河道里面被冰覆盖完以后,鱼就不能喘气,所以,只要是哪儿开了个洞,鱼就会跑过来透气。所以,王祥用体温将冰融化开后,果然就抓到了两条鱼,拿回去给他母亲吃了。这么个事,被文人们说成是孝的典范。

  但你们说这故事编的蠢不?王祥他为什么就不能拿块石头把那个冰给砸开呢?而是非要用体温来融化?这么愚蠢的人,还把他列为榜样,让后人去模仿,去歌颂,认为他是天下大孝!你看看,厉害不!把自己的身体直接铺在冰上,对母亲多么孝顺啊!殊不知,这是多么蠢啊!

  中国人在树立典型的时候,有时候看起来真的是很愚蠢,但是,人们都相信这些,相信这种愚蠢的东西。包括毛泽东时代树立的雷锋,你们知道雷锋是怎么死的不?他和徒弟出车回来后,想去驻地的水龙头那儿洗车,雷锋让徒弟开车,自己站在地面上指挥他开。可当徒弟按雷锋指引的路线开过去时,却挂到了一根晾衣服的铁丝,铁丝带起了一根木头桩子。木头桩子飞起来时,一端正好砸到了雷锋的太阳穴上,结果,雷锋就被砸死了。

  他在地面上指挥开车,结果既毁坏了公物,还把自己给砸死了,最后,就成为了榜样。如果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那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什么呢?就是瞎指挥,然后把自己砸死!

  所以,我们中国人树立的典型,有时候真的是很可笑!像二十四孝这一类的,就是属于吃人的文化,也就是鲁迅要批的吃人的文化。还有裹脚这一类的,也是属于吃人的文化。这些吃人的文化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思想被歪曲,被禁锢了,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是很可悲的。

  我们的文化,本来是很优秀的,但没有人去把这些真正优秀的部分给挖掘出来,结果,大家能看到的,多数都是这些垃圾。

  吃人文化影响寺庙

  因为历史上有这种吃人的文化存在,直接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影响到许多的中国人,心态都不正常、不健康。比如我们学校原来有一个比丘尼,来自东北。她们家有姊妹三个,都出家了。这个比丘尼是老二,长得很好看。可她到庙去出家时,人家就说:你长得这么好看,来出家,不行!最后,为了达成出家的心愿,这个女孩就只好把自己的脸给毁了。

  长得好看,就不能出家——像这种思想,在庙里面有好多。而不知道说,菩萨都是要长得端庄的,哪个菩萨长得很丑?但是,有些人就不这么想,反而认为说,你长得太好了,所以,就不能在这儿呆着;如果要在庙里呆着,那就要去把脸毁掉。以为脸一毁掉了,就安心了。这种思想,和这段经文里所说的“欲自断阴”如出一辙,这么做,其实是愚蠢,但这种事情,在庙里面却很多。

  为什么庙里面也会有这种思想?那是因为庙里面的这些人,也是我们中国社会中的人,也会受到“吃人”文化的影响,所以,也会存在这些问题,被愚蠢的思想左右到。

  中国人的心态和行为,都容易走极端,比如明清时期的这种思想,就很极端。现在,西方文化进来了,我们都接受了,把自己的东西也扔掉了,结果,现在的开放程度,又是很极端。所以,我们这个民族总是修道的人很多,成道的人很少。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这个脑袋都不太安分,所以,才经常会走极端。像明清这一段,是过于封闭,走向一个极端;现在,是过于开放,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都是由我们自己的毛病造成的。所以,佛教我们走中道,不能偏于两边。偏于两边,它都是不对的,最后都会出问题的。

  佛讲的是无欲

  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贞节牌坊。过去,那些守妇道的人,守到最后,就能赢得这么一块贞节牌。

  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有一个贞女,她守寡守了六十多年,最后,临死的时候,她把后代们叫到一起,然后告诉他们,这六十多年她是怎么过来的,当时,她警告后代的女性们,如果丈夫死了,该嫁人的,就赶紧嫁人去,没有必要守着。像她这样守,是没有意义的。那她是怎么守的呢?她家有一罐子铜钱,每天晚上,到睡觉的时候,灯一熄,她就把那些铜钱往屋里面一撒,然后,再开始捡铜钱。等把这些铜钱一个一个全部捡完以后,精疲力尽,天也快亮了。每天夜晚,她都是这么来度过的。就因为她这么做了一辈子,最后,她就赢得了一个雕刻的牌,叫贞节牌。当然,这是世俗人的做法。

  那作为修道者——上面这段经文,佛是给修道的人讲的——作为修道的人,对性的问题,该怎么来对待呢?佛讲的是无欲!佛倡导,教我们的,是无欲,而不是禁欲。也就是说,是要心里不存在欲望;根除的,是心里的欲望,而不在外在的东西,这是很关键的。

  我们学佛的人,最终要认清,我们要修的,是内心无欲——内心清净无欲,而不是去控制、去扼制自己的欲望。如果是控制和扼制,那就是错的。我们要从内心里边修慈悲,修清净,从内心,从我们的这个“功曹”开始,让它不存在这些欲望。当还存在这些欲望的时候,我们要去忏除。忏除到最后,内心不存在这些了,心里面没有这些了,才能解决问题。心里面如果还有,你就是把根给断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那儿过去有个赌徒,爱赌博。每次出去赌回来以后,他都要发毒誓说,下次再也不赌了,再赌就剁手指头。可是,没多久,他又出去赌了,赌完后,就只好把手指头剁了一截。剁完以后,这一疼,维持了一两个月,但伤口好了以后,又接着去赌了。赌完以后,再回来,再剁手指。就这样,一边发着誓,一边赌着,一边剁着,等到十个指头都快剁完了,他还是要去赌,并没有改掉他赌的习惯。这是为什么?就是这段经文中所说的,他断的只是他的指头,而不是他的心。他屡次三番去赌,是因为他的赌心一直存在着。赌的这个毛病,是在他的心里面,而不是在他的手上,所以,即使把十个指头都剁完了,该赌还是赌。因为去赌的,不是他的这个手,而是他的那个心。

  所以,我们修行人,要对治的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内在的这颗心。心如果对治好了,其他的问题,它都没有问题。学佛,就是学调心,内心要清净,内心要无欲,要做到无欲,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但因为我们今天的听众都是俗家的,所以,只因为刚好讲到这段经文,才随便提一提这些问题。

  当然,虽然是俗家的,但在修行的过程当中,如果还是觉得存在这些问题,那么,跟我前几次在说的一样,就要去分清楚它是属于什么类型。作为俗家弟子来说,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是合理的,是应该去维持的。要去除的,是不安分的心。因为你的周围,随时存在很多异性的诱惑,这种诱惑,是没有休止的。而人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在你没有注意的时候,它就产生了。不安分的心所产生的这些,就是不正当的,是应该要去除掉的。学佛的俗家弟子,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正当,什么是不正当的。

  关于淫欲这个戒,对在家的来讲,只是不邪淫,出家戒才是不淫。不邪淫是说,不是正当的,就不可以。而正当的,就是合法的,合理合法的,大家把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比如,在修行过程当中,会有持戒,比如持五戒,那在家庭里边,经常有个夫妻的关系,这是正当的,不属于犯戒。像这些问题,都应该很好地去履行,而不应该去逃避。如果逃避,那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也是一个不对。

  把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你在修道的过程当中,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才不会自己给自己招来一身的烦恼,或者是修的不安宁。但如果是说,遇到了家庭之外的诱惑,那就是属于心的不安分。这种不安分一旦出现,就要治理自己的心,而不是采取剁指头那种方式,那样做,是不正确的。

  佛门缺少一个性教育

  像性这一类的问题,过去在庙里边(到今天也还是一样的),都没有人敢去正面的说,这很糟糕。修行的路上,包括做人,如果没把这个问题搞懂,没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那将是一个最大的障碍。对生理结构不明白,对生理和心理的这种反应不清楚,那就会出很多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记得我在《怀念妙老》那本书里写过一小段,有看过这个书的人,可能能了解一点。

  过去老一代的这些师父们,因为都受明清这些中国文化的影响,所以,对于性欲的问题,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都是不敢启齿,不敢说。如果有人来说了,就认为这人不正经,这人有问题。于是,大家都回避它。但回避它,它不是就不在了。反而越回避,它越是存在。存在的越多,它这种危险就是越大,问题也就是越多。但每一代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大家也很习惯。碰到这个问题,就避开,不去说它。

  而不知道说,无论修道还是做人,性这个问题,都是大问题。如果你没有弄清楚这个大问题,就像这段经里说的一样,“心如功曹”——像这个性欲,它就是“功曹”,如果你没有搞懂,没有弄清楚,没有正面地去对待它,看清楚它,那你是割舍不下,也明白不了。所以,性这个大问题,困惑了中国寺庙上千年,没有人敢去说。我原来还打算专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也只是想一想。年轻的时候,我比较有想法,现在也老了,没想法了,所以,就只是随便在这儿说一说。

  在佛教里面,一直缺少一个性教育。许多修道的人很可怜,从小出家,接受一些老和尚们的教育。老和尚们就用传统的那一套来说一说,就是像民间所传说的,女人是老虎这一套说法,但他不知道,小和尚却发现这种“老虎”很可爱。性这个问题,是人性的根本中存在的毛病。它不是这一生才开始的,而是在还没有生下来以前,在无数世以前,就已经都开始了,所以,不是让他现在不要去见女人,他就可以不去想这些问题的。

  这些问题,它是因果的问题,是从前辈子接下来的。但是,大家所受的教育,却都是这样的,所以,修行到中间的时候,就会出很多问题。问题出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很多人修修修,就会障碍在那,就不知道怎么修,有人甚至就毁了,非常可惜!

  但如果说,他很早就能明白这些道理,很正确地明白生理跟心理的状况,那么,碰到这些问题了,就知道该怎么来应对了,这样,修行的路上就不会走很多弯路了。但很可惜,到目前为止,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

  所以,我后来一想,这么伟大的事情,就留给后代吧,我也不想做了。希望后代的人,能够有这么些想法,来研究这些问题,来进行这种教育,这样,能够有利于有意修道的人,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破除色相。当然,这个话跟你们说多了也不合适,对出家人才可以说的。当然,也保不齐你们当中的谁哪一天突然就出家了。如果你们有谁出家了,可以发这个宏愿,专门来研究这些问题,解决这个教育的问题。

  找自己的毛病

  佛教我们,心如“功曹”,一切的行为,都是从心开始的,心是根本。所以,遇到任何问题,首先要找根本。根本找出来了,什么问题就都好解决了。

  比如说,你跟别人发生矛盾了,这个时候,你如果要知道矛盾产生在哪儿,哪儿出了问题,就要学会从自己的心里找。你要找自己的毛病,问自己,不要问别人。但一般人,都是习惯于问别人,找别人的毛病,而不是找自己的毛病。找别人的毛病,这个问题永远也解决不了,只有找自己的毛病,问题才能解决。

  我们连续三个星期六,都谈的是这些相关的问题。这部经的前后,还有好多处,都是在说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修行的大问题,也是人生的大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很好地去面对,那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会做不好。但如果正确地看待了,面对了,明白了,没有障碍了,那我们就会真正地自在了。

  但对中国人而言,不管是哪个角落,只要说到这个问题,一般都是比较沉重的,不是一个那么轻松的话题,这都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因为我们曾有过的吃人的文化。所以,对这些吃人的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它给看清楚,尤其是年轻一辈的人,一定要理清楚,一定要知道:不是所有传统的,都是好的;一定要张开你们的慧眼,把它理顺,拨清精华跟糟粕。今天,我已举了好几个属于糟粕的例子了,还有一个“抱柱信”,再给大家说一说。

  这个“抱柱信”的故事,讲的是信用的问题。说有一个男的,带着他的老婆出门,走到一座桥下时,他想要去会友,就让他老婆在桥下等他,临别时,他叮嘱他老婆:在我没有回来以前,你不能离开这里半步。他去了以后,和朋友又是喝酒又是聊天,把时间给忘了。而他老婆,就一直在桥底下等着。不料,天上下起了大雨,不久,河水也涨上来了,眼看着就要淹到她了,可她一步也不敢动,因为她老公叮嘱过她,不能离开半步。结果,她就两个手抱在那个柱子上,活活给淹死了。后人就歌颂她说:她一诺千金,真是信守诺言的典范!之后,这个故事变得非常有名,就叫“抱柱信”。

  像这种,就是属于糟粕!

  你们说说,她站在桥底下,跟走到岸上,有什么关系?他丈夫让她不要离开那儿,目的是不要走岔,回来时还能找见她,这是根本点。但是,她因为愚蠢,就认为说,如果从桥下面走到河岸上,就违背了不离开半步的诺言,因为走到岸上,至少也得走上十几步吧。结果,她就在那儿死守着,直至被淹死。这是多么僵化、愚蠢,可是,后人还歌颂她,把她列为信守诺言的典范,说她宁可自己死,也不离开半步,是多么诚信!这,就是吃人的文化。像这种,根本就没有搞明白信守诺言的目的是干什么!我们要继承的,绝不是这种吃人的文化。

  今天结合这一段佛经,杂七杂八讲了这么一堆,时间到了,下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