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微视:《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

发布时间:2024-12-09 02:33:43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微视:《世界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之图》

距今一千多年前的敦煌稀世国宝《三界九地之图》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界九地图,也是最早最完整的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图、佛教天人合一图。此图系依据唐玄奘所翻译的重要佛教经典著作,《阿毗达摩俱舍论》(简称《俱舍论》) 所绘制。《俱舍论》是公元4至5世纪时印度佛教哲学家世亲菩萨的著作, 这是一部由小乘向大乘过渡的重要著作,在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此敦煌《三界九地之图》是玄奘弟子宣传俱舍学说时所用的一种图解讲义稿,是一份极其珍贵的佛教思想史图像资料。

9-10世纪规格:213.6 × 29.3 ~ 30 cm 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编号:P.2824

《三界九地之图》系一竖长卷,从下往上描绘了虚空、风轮、水轮、金轮、地狱、九山八海、四大洲、日宫、月宫、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等; 所谓“三界”,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所谓“九地”,为欲界的五趣杂居地,色界的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 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关于《三界九地之图》的研究文章甚少,其中以胡同庆先生所撰【《三界九地之图》内容考证】一文最有影响,但美中不足的是该文缺少图像资料。参考胡同庆先生的精彩内容及其他相关资料,结合法国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P.2824号国宝,隆日试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解”这一稀世珍宝——《三界九地之图》,以飨诸位同修。但因《三界九地》内容浩瀚广博,非吾辈所能“详解”,仅以此“管窥之见”,抛砖引玉而已。

虚空、风轮、水轮、金轮(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虚空、风轮、水轮、金轮】

位于画面最下方的几排条状, 一条淡淡的粗犷的笔触以示风轮;风轮下面自然表示的是虚空;风轮上方的波浪状内有一些水纹和水涡,以示水轮;水轮上有两排图案,每排有五个房屋状图案,这可能表示金轮。

《俱舍论》卷11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此水金轮广,径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围此三倍。论曰:许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安立形量不同,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先于最下依止虚空,有风轮生广无数,厚十六亿逾缮那,如是风轮其体坚密,假设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奋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又诸有情业增上力,起大云雨澍风轮上,滴如车轴积水成轮,如是水轮于未凝结位深十一亿二万逾缮那。

地狱(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地狱】

地狱位于下部金轮之上,九山八海之下。画面中央是一大庑殿形建筑,屋顶有一对鸱吻。殿前和两侧绘铁门,殿前铁门上横挂一锁,殿两侧铁门上各竖挂一锁,另外绘城墙状的围墙。画面左侧围墙前绘一鬼(已模糊不清),上方竖写榜题“鬼趣”;右侧围墙前绘一马状动物,上方竖写榜题“畜趣”。殿前铁门下方亦绘一大庑殿屋顶,上有鸱吻一对。

画面上方中央有竖写13行榜题,从右往左为“劫八无间一中劫六千七极炎热半中,劫四号叫四千五大号叫八千六炎,热万一等活寿五百岁,二黑绳一千三众合二千六青,莲花七红莲花八大红莲花一,炮二炮烈三蝎哲沾四哧哧凡五,虎虎凡百年除一粒后后倍,二十安页部陀寿量婆一诃麻寿,为一昼夜寿量亦同彼等活等,上六如次以六天为火唐煨尸粪锋,刃烈河增上七木奈洛迦八,增皆十六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

此段榜题的后半部分与《俱舍论》颂文完全吻合,只是个别字有误。不仅榜题与经文颇吻合,其图像亦是依据有关经文所绘,如图中地狱的铁墙铁门画面两侧是“畜趣”、“鬼趣”。所谓趣,即众生所往之国土。《俱舍论》卷8 曰:“趣谓所往。”、“地狱傍生鬼及人天是名五趣。”傍生即畜生;畜趣、鬼趣亦称畜道、鬼道。

九山八海(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九山八海】

九山八海位于地狱的上方,图像是以须弥山(亦称“妙高山”、“苏迷卢山”) 为中心,周围绘七圈黄色环状以示逾健达罗山、伊沙驮罗山等七金山,七山之外有一状似围墙的铁围山,七山与铁围山之间绘四大洲。九山即须弥山、七金山和铁围山,九山之间即八海。

上述画面的中心竖写一行榜题“七金山”。画面左上侧(铁围山外))竖写三行榜题,

从右往左为“安页湿缚羯奴手毗那怛迦山尼民达罗山逾健达罗,山伊沙驮罗山去曷地洛迦山须达梨舍那于大州等,外有铁围山前七金所成苏迷卢四宝”。

四大洲位于七金山与铁围山之间的咸水海内。南瞻部洲绘于画面下方,状如车,其上竖写榜题“南瞻部州”;东胜身洲绘于画面右侧,状半月形,其上竖写榜题“东胜申州”;西牛货洲绘于画面左侧,状圆月形,,其上竖写榜题“西牛俱州”;北俱卢洲被图中须弥山所遮挡,所以本图中未绘出。

【日宫、月宫】

位于九山八海上方,须弥山山腰左右两侧。日宫在右侧,圆形,内绘一三足乌,其上竖写榜题“日宫”;月宫在左侧,圆形,其上竖写榜题曰“月宫”。日宫右侧竖写一行榜题“日月迷卢半五十一五夜半日没中日出四州等”。

《俱舍论》卷11云:“日月迷卢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没中,日出四州等。”

坚守天、持鬘天、恒憍天、四天王天(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坚守天、持鬘天、恒憍天、四天王天】

位于榜题“七金山”之上、“帝释宫”之下的须弥山山脚至山腰之间,在以山形为背景的前面绘四层大庑殿状殿堂,每层殿堂屋顶都有一对鸱吻。殿堂中间均竖写有榜题,从下往上为“坚守天、持鬘天、恒憍天、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天的位置与日宫、月宫相平行。画面右侧竖写三行榜题“妙高层有四相去各一千傍出六十千, 八四二千量坚守及持鬘恒憍天王众,寿命五百岁”。另外月宫左侧有一行竖写榜题“身长半里”。

佛教的世界:一日月绕一须弥山,外围四大部洲、八中部洲,须弥山下入香水海中,水面以上分上下两段,下段分为四层,第一层名坚手天,第二层名持鬘天,第三层名恒憍(亦译常放逸)天,为四天王所统帅之夜叉神所居,属于鬼类,非天道所摄,一说第三层之上还有日月星宿天,为日月星宿诸神所居;第四层为四天王天,与日月在一水平面上。须弥山顶为忉利天,此天与四天王天皆地居。

依上述三轮的支持,由九山、八海、四洲构成的国土,称为一世界或一须弥世界。一千个须弥世界称为中千世界,一千倍的中千世界称为大千世界。由于有小中大的区别,所以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此即为一佛的化境。此世界乃是为六趣二十五有界的有情作依止,相对于有情世间,而称为器世间。

帝释宫、忉利天、圆生树、善法堂(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帝释宫、忉利天、圆生树、善法堂】

位于“四大天王”及“日宫”、“月宫”上方的须弥山顶。相关画面中央下部绘一大庑殿状宫殿,屋顶有一对鸱吻,殿前竖写榜题“帝释宫”,殿前两侧各绘一山峰;殿后中央绘一侧面屋顶,两侧亦各绘一侧面屋顶,另又各绘一较小的大庑殿状的殿堂,屋顶亦各绘一对鸱吻;相关画面上部中央绘两层大庑殿状殿堂,屋顶各绘一对鸱吻,中间竖写两行榜题“忉利天寿命一千,秋身长一里”,下一层殿堂两侧各绘一小殿堂,上一层殿堂右侧绘一树,树后上方竖写榜题“圆生树”,左侧绘一小殿堂,殿堂后上方竖写榜题“善法堂”。殿堂形状均同,书写处又各绘一山峰。另外,从上一层殿堂开始,上方两侧均绘有云彩。

【圆生树】

即波利质多树。波利质多,梵语pārijāta 或 pārijātaka,pāriyātraka,巴利语pāricchattaka。系忉利天宫之树名。又作波利耶怛罗拘陀罗树、波利耶多树、婆利质多罗树、婆疑质垢树、婆利耶怛罗拘陀罗树、婆唎耶呾罗拘毗陀罗树、婆利阇多迦树。意译为圆生树、昼度树、香遍树。以其为树中之王,又称天树王。此树在忉利天善见城之东北角,位于杂乱园与欢喜园间,周围七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其根茎枝叶花果皆有香气,能遍熏忉利天宫,故称香遍树。此树有神,名为漫陀,作伎乐以自娱,故成为三十三天娱乐之所。

佛曾在此树下为母说法三月。杂阿含曰:“一切树中,波利质多罗为第一。”俱舍论颂疏曰:“妙香芬馥,顺风熏满百由缮那,逆风时犹遍五十。”

【善法堂】

位于须弥山顶善见城外之西南角,为忉利天诸天众之集会所。每逢三斋日,天众集于此堂,详论人、天之善恶,并制服阿修罗。依起世经卷六所载,此堂纵广各五百由旬,有七重栏楯、七重铃网,皆为七宝所成,四方诸门皆楼橹台观,亦为七宝所成,其地为青琉璃宝,柔软细滑,触之如迦旃邻提衣。堂中央有一宝柱,高二十由旬,柱下设帝释天之座,高一由旬,方半由旬,左右各有十六小天王之座。又大唐西域记卷四载,如来往昔曾居于此堂,为其母说法。

俱舍颂云(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位于“圆生树”后的山峰右上方,首先是竖写一行榜题“俱舍颂云”,然后其下从右往左竖写四行榜题“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有守所住中宫名善,现周围万逾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地柔软中有殊胜殿周,围千逾缮那外四苑庄严众车粗杂戏妙池居四方相去各廿,东地有圆生树西南有善法堂帝释处中宫卅二臣位”。

《俱舍论》卷11云:“颂曰: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见,周万逾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地柔软;中有殊胜殿,周千逾缮那;外四苑庄严,众车粗杂喜;妙池居四方,相去各二十,东北圆生树,西南善法堂。”

欲界六天(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欲界六天】

所谓欲界六天,即四天王天、忉利天(三十三天) 和夜摩天、兜率天(睹史多天) 、化乐天(乐变化天) 、他化自在天。

四天王天和忉利天(三十三天)前面已经介绍过,另四天位于忉利天之上,为四层大庑殿状殿堂,屋顶均有一对鸱吻,两侧均绘云彩。左右二侧有文字介绍,并有红线指引对应殿堂。

第四层殿堂前从右往左竖写两行榜题“欲界,六天”。

第三层殿堂右侧从左往右竖写三行榜题“夜魔天寿,命二千岁身,长二里”,

左侧从右往左竖写三行榜题“兜率天寿,命四千岁身,长四里”。

第四层殿堂右上侧从左往右竖写四行榜题“欲界五趣,化乐天寿,命八千岁身, 长八千八里”,

其左侧从右往左竖写三行榜题“他化自在,天寿命一万,六千岁长,一十六由旬”。

色界十八天(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色界十八天】

色界十八天即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和四禅九天。其图像位于欲界六天之上,计17 层大庑殿状殿堂,图中有红线指引对应殿堂的介绍榜题。另有一层无想天殿堂平行于广果天殿堂,尾顶均有一对鸱吻,殿堂两侧均有云彩。各殿堂的介绍榜题可沿红线指引找到,这里不再一一说明。

俱舍颂云(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在画面上,与欲界六天和色界十八天相关的榜题还有三处。

1、位于榜题“兜率天寿……”至“三定生喜乐地……”左侧,首先是竖写一行榜题“俱舍颂云”,其下从左往右竖写两行榜题“四大州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俱同一成坏”。

2、位于榜题“极净天寿……”至“无云天寿……”右侧,首先竖写一行榜题“俱舍云”,其下从右往左竖写三行榜题“瞻部州人量三肘半四肘东西北州人倍倍增如此,欲天俱卢舍;四分——增色界逾缮那初四增半半此上半半增唯无云减三”。

3、位于榜题“少净天寿……”至“福生天寿……”左侧,首先竖写一行榜题“俱舍颂云”,其下从左往右竖写三行榜题“北州定千岁东西半半咸南州寿不定后十初颇量,增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乘斯寿五百上倍倍增,色无昼夜殊胜寿命等身量无色初二万后后二二”。

无色界(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无色界】

无色界位于“色界一十八天”之上,此图的最顶端。其表现形式比较特殊,只有几条榜题,没有欲界六天和色界十八天所居住的那种大庑殿状殿堂。中间连接色界的一条竖长方框内,分格书写“非想地”、“无所有”、“识处天”、“空处天”;该竖长方框左右两侧又各有一条竖长方框,右侧竖长方框内分格书写“非想地寿命八万劫”、“六空处地二万劫”,左侧竖长方框内分格书写“无所有地六万劫”、“七识地寿四万劫”。中间竖长方框之上连接一方框,框内从右往左竖写两条榜题“无色界,有四天”,两条榜题间有分格线,榜题亦有框界。在此方框之上又绘一方框和三角形顶,顶部饰一摩尼宝珠,两侧有波状和云状图案,方框内从右往左竖写两条榜题“三界九,地之图”为全图题名。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是三界中最高一界。“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无色界是纯精神生活的世界,它是通过修四种空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获得的果报。

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无色界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在此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天之尽头处了。

1、空无边处,为四无色处之最初阶段。初修无色定,必厌弃物质世界,一心思惟无边无际之空观,使心与无边之空相应,这就是所谓空无边处。

2、识无边处,从厌弃外界物质世界之质碍,进一步修习内心心识,以心与心识作无边无际之观。此即为识无边处。

3、无所有处,既否定外界物质之质碍,又否定内心心识,唯思内外一切无所有。以修此无所有观而得生天之果报,即无所有处。

4、非想非非想处,又称非有想非无想处。指此天之修行已到极静极妙之境界,以无各种粗想而称非想,又因其想未绝,尚有细想,所以为非非想。

三界九十八使(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三界九十八使】

使,即烦恼之异名,又谓作随眠。因烦恼紧随于人,系缚三界使不出离,昏滞如眠,故名使和随眠。

三界九十八使由以下二部分内容构成:

见谛门八十八使(欲界有三十二使,色界有二十八使,无色界二十八使);

思惟门十使(欲界有四使,色界有三使,无色界有三使)。

次十使而辨九十八使者,正为见思两道惑障不同,欲使修观之者,精识所治之惑,断伏无滥,故教门历三界五行,细分别十使,则有九十八也,亦名九十八烦恼,通名为使。名烦恼者,类如前释。若离九十八使,则出一切烦恼。今依数人明九十八使也,若成实论人,所解则异也。

在《三界九地之图》中,三界九十八使没有具体的图像,只是在显意识上,通过榜题形式将有关内容融进全图之中,同时从潜意识方面将有关榜题书写在全图的上端部分,从视觉上暗示九十八使在三界九地中的地位。

三界九十八使的榜题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位于顶端左侧,首先竖写一行榜题“修道断俱空烦恼有十”,其下从右往左竖写四行榜题“苦下具一切,集灭离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圭心”,

其下则从左往右竖写三行榜题“欲界有四,色界有三,无色界有三”,

再其下又从左往右竖写榜题三行“贪嗔痴慢,贪痴慢,贪痴慢”。

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之下,首先竖写一行榜题“欲界四谛有三十二,苦谛有十,集谛有七,灭谛有七,道谛有八”,在其下部有三行:“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贪嗔痴慢疑邪见见取”,“贪嗔痴慢疑戒取邪见见取”。

榜题(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第三部分与第二部分平行相对应,位于画面右侧,只竖写一行榜题“色界四谛有二十八准上无色界”。

第四部分位于第三部分之上, 并且与第一部分平行对应,首先竖写一行榜题“无色界有四谛计十八”,其下从右往左竖写四行榜题“苦谛有九,集谛有六,灭谛有六,道谛有七”;“苦谛有九”之下和左下侧从右往左竖写两行榜题“贪痴慢疑身见边见, 戒取见取邪见”(“见取”与“邪见”之间右侧有倒乙符号“< ”),“集谛有六”与“灭谛有六”下方中间竖写一行榜题“贪痴慢疑邪见见取”,“道谛有七”下方从右往左竖写两行榜题“贪痴慢疑,戒取邪见见取”。另外,在“无色界有四谛计十八”之左侧亦竖写一行榜题“见修道断分别烦恼有八十八”。

《三界九地之图》确系依据唐玄奘译《俱舍论》所绘制(来源:《三界九地之图》)

注:图像中的金黄色隶书文字系本文作者隆日添加,非原图所有。

参考 《敦煌研究 1996年04期《三界九地之图》内容考证 作者:胡同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