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如何心念不再被幻境所转

发布时间:2024-08-26 02:33:27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如何心念不再被幻境所转

有一句话说:‘修行念佛不求无病,无病容易增长一切的罪恶。’人假如无病来磨练,宿业难除,所谓‘比丘常带三分呆,比丘常带三分病。’如此才能警醒自己好好修行。

我们必须到什么程度才会没有生、死呢?禅宗有一句话说:‘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意思告诉我们,一个修行人,当境界显现时,不要受境界的影响,一切的幻象都不要留在心中;必须保持如如不动的定境,心不要被境转。

我们人活著,就是生活在记忆里面的残影,残影的幻化形式,会强烈地产生自我与主观。一般人很难有禅师这种超是非、超善恶、超有无、超好坏的胸襟。没有办法超越就会落入相对比较,就会产生痛苦;人家说句好话,他就感到偷快,别人毁谤就产生苦恼,这样要如何修行呢?只是永远活在别人的语言当中。

所以,人活在别人的批判中就会很痛苦;如果你很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你的生命便失去了自主,你同意吗?所以,不必要去管别人的看法如何,只要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对得起良心,没有违背三宝,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就可以了;晚上睡觉问心无愧而高枕无忧,也不必去管别人讲圆的或扁的。别人说我们如何,我们也不必去解释。有时候越解释是越不清楚的,要让别人了解你,你只有离开他,当你要去解释什么,人家会认为你一定有错而心虚。

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禅师的功夫,修净土宗的人,也必须有禅定的功夫,念佛时心才能定。我们继续来解释这句‘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这句话是说我们的心,事情过去就算了,不必去翻老帐。一个人对别人最残忍的事就是本钱加利息苛求对方,残忍的就是翻旧帐。所以,我们必须有禅者那种‘雁过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的境界,意思也就是无所执著。

禅师又说:‘海阔纵鱼跃,天高任鸟飞。’如果我们的胸襟非常开阔,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如如不动的心境,任何人对我的称、讥、毁、誉都不会影响情绪的起伏,那么,我们临命终时,就有把握了。
再来是好好念佛,念心口一致的扎实佛,不要念‘松佛’,所谓‘松佛’就是不实在,对事情会计较,没有肚量,一种‘鸡仔肠,鸟仔肚’的狭窄肚量。

也就是说:越拜佛越我慢,拜佛拜到倚老卖老;若有人请他去听经,他会说:‘法师还没出世,我就在拜佛了。哼!听他讲经!’这种倚老卖老的口气,好像是说:‘年轻就是一种过错,产生不了什么力量。’但是这个力量,有时候不能从年龄来论断;英文有一句话‘Knowledge(wisdom) is Power.’这是说‘智慧就是力量’,也没有说年长就是力量。

俗云:‘无智空长百岁,有德不在年高。’并不是人活得老、年纪大,就一定有智慧;假如毫无智慧,活了一百岁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说:‘迷人口念,智者心行。’有智慧的人是从内心下功夫的。有的出家人看起来钝钝似的,都不说话,其实,也许他是大智若愚,他的功夫有多深是难以测度的。

以前有一位冬瓜和尚,因头部长得像冬瓜,手持念珠,有点装疯卖傻做痴呆的样子。他常到菜市场去,找那些卖鱼、卖猪肉的小贩;冬瓜和尚一进市场就一直念佛,这些商人呼唤他时,冬瓜和尚就说:‘啊!造孽、造业......’然后奉劝商人不要卖鱼、不要卖肉。那卖猪肉的拿起屠刀说:‘猪肉不卖,那我太太谁要养呢?’冬瓜和尚笑一笑说:‘啊!可怜喔!可怜喔!’装出一脸不在乎,再继续念他的佛:‘阿弥陀佛......’。他修行是在内心,表面上痴痴呆呆的,其功夫之深是没有办法丈量的。他临终前站立著,面向西方持佛珠、合掌、念佛,旁人都看到三道光芒射下来;冬瓜和尚往生了,而依然兀立著。这种功夫要那里去找。所以,看出家人不要只看外表,要观察他内在的功夫。我们不要以外表去丈量一个出家人,不要看不起他们;最少,他们能剪断那一头烦恼丝,我们就必须尊重他三分。

在家居士也一样,有时候也看不出他的修行功夫有多深,俗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修行路上,我们发现别人的缺点,不要到处宣扬,说不定他是佛菩萨示现的。

我告诉各位一句话:‘对你特别坏的人,你必须更感谢他。’就好比我以前的那位女朋友——我在高中时就开始谈恋爱,是她先追我的,那时我读建国中学时趾高气昂,我教她国文、数学、英文,本来纯粹是同情她、教导她,没想到后来竟然自己陷入感情的泥沼中,无法自拔。后来,她知道我把感情付出了,我要约她去看电影,她就说:‘不要。’一味的吊我胃口,我开始产生烦恼。然后,她看我没时间了,再来约我出去,我感觉女人真奇怪。要,她说:‘不要。’不要,却说:‘要。’令我糊涂了。现在我已经了解了。像当时这一种折磨,到了今天,我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以后,我非常感激她。她是我在世界上最大的恩人,因为她折磨我、刺激我;当我陷入感情泥沼中时,还差一点跑去跳淡水河。

到今天我才体会到人为什么要自杀的道理,那是一种身(心)不由己。不要陷入感情的泥沼中最好,要是陷入当中,一百个人,可能死去一百零一人。明明知道这种感情是不会快乐的,要娶了她也可能痛苦一生,但仍然去爱她,真是百思不解。所以,我认为感情根本没有什么道理,我是被她磨练出来的,她就是我的恩人。有一次,我在文化大学演讲,她到休息的客厅来找我,许多北部各大专院校的学生也在场,我就故意说:‘我这双手这一生才牵过一个女孩子。’她把头低了下来。在大学四年中,我这双手真的没再牵过任何女孩子;我已经学聪明了,没有人能再荒废我的青春了。所以说:第一次是纯纯的爱,是感情的牺牲者;但是第二次就不会迷惑了。到了今天回想起来,也只有感激她。

所以,我们不能有嗔恨之心。恨意会很强烈地束缚自己,又不能解决事情。我恨你,你或许也不会了解,这样不是很无知吗?假如,我恨你可以缩短你的性命,我就恨你到死;但是我恨你时,你也不知不觉,这又有什么用呢?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千万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是最愚痴的行为。也是走向三恶道的种子。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量扩大,融入虚空法界。因此,我们必须常怀感念别人的心情,用大无我的精神,就不会有痛苦。

今天之所以痛苦是来自于‘自我’,自我是痛苦的开始;‘自我’让我们产生痛苦,让我们没办法解脱生死,死不掉。上次,我们讲的是生,今天讲的是死。真正的死就是一种灭,断除烦恼才是真正的死,断气并不意味著死,烦恼断才算是死。真正的死,是假体死,本性活起来。藉假修真,要从何下手呢?要从‘无我’的精神著手:我们用智慧来观察身体是假合、暂时的,没有一种是属于我们的;慢慢地去观察,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觉世间本是一片虚假的。

佛陀说:‘这个世间,本来就是无我。’我们常把肉体当成真的,当然就会追求、分别,强烈地希望。禅师有句话说:‘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因为我们一切的缘,都只是一种外相,这些外相都是虚假的;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但我们总是对这个环境相当执著,不能离开虚妄的外缘。能离妄缘即如如佛。因此,家中有任何逆境,就必须想早晚都会分开,贫富美丑都是暂时的,没有一种事情是永恒的。如此一来,我们了解了虚妄的世界,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眷恋、放不下的呢?

所以,修行人应该‘不落印象,不乱发恶愿。’印象是意识的形态,而存在一种真实的感觉。‘不落印象’就是说‘人不要将世间一些无聊之事,搜集入心中。’把一些肮脏、无谓之事放在心中,只是增加痛苦。所以,修行人不落印象,落印象就不能修行。所谓‘印象’是心里面记忆的影子,这影子会扰乱心性;时常回忆著它,会令我们迷茫,带来强烈的痛苦。‘不乱发恶愿’。人常有怨恨的心,有人对不起我们时,常会说:‘我要看他多好死!’或‘有一天一定要报仇。’佛陀说:‘不要发这种恶愿。’发这种恶愿时,其意识形态中与众生都结恶缘,将来的一切果报就只有在相互的斗争之中,因此不要发此恶愿。如果我们确实遇到纠缠不清的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所受的委屈也不必跟他计较了。

有些人是不讲道理的,我们也不必去理会他。禅宗有句话:‘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在这里的‘百花’是比喻社会的‘万花筒’,象征五欲六尘,谓之‘百花’。在世间打转时,有许多污染的东西存在,‘片叶不沾身’是说‘身上没有沾粘一片落叶’,也就是说,不会去执著万花筒中的花花世界。因为这些东西都不能令我们究竟解脱、离苦得乐。

我们所求的是心灵的快乐,超越的思想,而不是精神的寄托而已。像马克斯说:‘宗教是麻醉剂。’也有人说:‘宗教只是精神的寄托。’如此的说法就错了。佛教不只是精神寄托,精神的寄托只是初步的功夫,必须在寄托之中超越一切,既现实又能够超越。所以,禅宗常说:‘要如何超越?参——拖著死尸的人是谁?’我们必须常常如此来参。

禅师说:‘我们要修行,就必须把今日当成已死了,这个身躯已经开始腐朽了。我们来开个玩笑:假如,今天总统下一道命令说:‘将国军英雄馆的人都捉起来,明天枪毙。’到了明天,一分钟枪杀一个,我想今晚每一个人一定是一直念佛号了;担心明天遭到枪毙,就开始知道念佛了。所以,我们常说:‘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的玩笑,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我们随时可能往生,所以,必须好好修行,心才不会落入生死之门。

有起心动念就有生、死,要如何才能跳出生、死的束缚呢?就是来世不生,就不会有死了。要怕生而不要怕死,有生必有死。那么,从哪里下手呢?从‘无心’下手。今天我们‘有心’存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太过于执著。所以,佛陀说:‘八万四千法,唯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所有的法都是针对我们的心来讲的;心若无所执,也就不必用什么法了。但也莫谓无心即是道,不要说没有心就是道,而是说无所著、不起烦恼之意。

也可以说‘无心’即是不要有恶的念头,要有善的念头;如果没有一切恶的心,何用一切法呢?‘三世诸佛敷经演论皆令众生,心无所著。’所有的一切诸佛说经论道,都是要使众生无所执著。人活在世间,心若有所执,就好比被绳索系缚住一样。‘著’就是绳索,‘执著’就是自己拿一条绳索绑住自己,谁束缚你呢?我们不可以说:‘我被你气死了。’我们该说:‘我很没有修养。’如果,修养成佛,还有什么事情令我痛苦呢?其实,没有人令我们痛苦,而是自己使自己痛苦。

因为没有修养,执著自我,太保护自己,所以没办法解脱自己。就像拿一条绳索,自己缚住自己才产生痛苦;我们战胜不了自我,我们超越不了自我。‘若著心坚固,苦根转生,无由解脱。’若执著的心不放下,一而再、再而三的执著,痛苦的根本一直加深、加强,就无法解脱。常常,我们对业报不满,总是埋怨自己现世的逆境,我们都不会想到前世造了多少业。今世转不过,也不会向佛陀求忏悔,还埋怨三宝;如此一来,执著之心愈形坚固。

朱熹讲过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告诉我们,事情如有不顺利,必须反省自己,这样才是名‘君子’。学佛的人,在拜佛过程中,若遇到逆境,就怪佛陀没有庇佑。我们看看佛陀,他已经成佛了,提婆达多从山上滚下石头,被护法击碎,碎石撞到佛陀的足指,佛陀照样受伤流血,这是一种果报,佛陀也要承受。佛陀入婆罗门聚落乞食,空钵而还。比丘托钵有一种规律,凡是托过七家,没有所获就必须停止托钵了,不能再化缘了,表示福报不够,‘足限七间,托钵若无,即还精舍。’这一餐就不能进食,如果别的比丘托到东西,分给你一些才能进食。

佛陀化缘一无所得,这是示现给众生看的。弟子就问:‘世尊,您是一位人天尊师,福报这么大,为什么还会托空钵回来呢?’佛陀说:‘今天我虽已成佛,还是必须面对因果;没吃没有关系,我必须示现给众生看。
弟子又问世尊:‘世尊乞食不获、空钵而还,是什么样的因缘呢?’世尊接著回答:‘在过去,我是一名外道,曾到长者家乞食不得,后来看见一位出家人也到长者家乞食,这个出家人已证果,长者夫人看他身心端寂,生信敬心,奉施了很多上妙饮食。我看了心生嫉妒,将他的钵打翻,还用脚践踏食物,使他没办法吃。以此恶业于百千岁常生地狱受无量苦,残余业力,今天空钵而还。’
想想,佛陀还必须遭报,那我们遇到一些逆境又算什么?还常常埋怨。这样子要如何修行!?我们要想,佛陀那么好的修行,仍然必须受因果报应了......。当然,佛陀是示现,他无苦受可言,但他一样要受报。所以,我说:‘在座的各位大德,执著心不要太重。著,是苦的根本。’佛云:‘众生颠倒,轮回不息,如狗临井,自吠其影。’这就是说众生看事情常常颠倒,痛苦当成快乐,无常看作永久,如此一来,轮回永不止息;就如一只狗到了井边,看到自己的身影一直狂叫一样。如今,我们在心中存有主观,看到环境的变化,就不会想想,这是一种因果报应,要接受它;而老是对于痛苦的果报不满、排斥,甚至咒骂,增加第二重的苦恼。

楞严经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也就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皆不了解自己的本性才是真实的东西——我们常说的修心养性、明心见性。‘性净明体’就是本体是清净的。‘用诸妄想’,就是我们用种种意识、妄想。‘此想不真’,这些妄想是虚妄的,故有轮转。所以,迷、悟在一念之间。以前,我初学佛时,不知道在家人不能在脖子上戴念珠,那时候,还没看过印光大师的文钞,故不了解。我在颈间挂著念珠回到台北,遇到好友吴金松、吴正雄,我就告诉他们必须念佛,因为生命太短暂了。

这些朋友就说:‘老大,老大,你的头壳坏掉喽!你没读大学时好好的,读了大学之后,竟然如此疯颠,挂一条念珠,看起来像个师父一般。’跑去告诉我妈说:‘你的孩子有问题,头脑有点问题。我就告诉他:‘吴正雄你不要再玩了,游戏是无了时,看一点佛书吧!’因为他整天游手好闲,无所是事,他母亲常常生气骂他到处向别人借钱欠帐。有一天,吴正雄到荣民医院去帮人家搬东西,赚点外快,没想到恰巧下大雨,不幸被高压电击毙,面目全非。后来荣民医院赔了十三万,那年他正好十九岁;我要他念佛时,他十七岁。我去助念超渡他,尸体已相当臭了,虽然棺材已密封,仍然可闻到尸体的味道。

还有一位叫刘基生的朋友,也相当恶劣。与他同居的一位女人,已经身怀六甲了,有一次好像是赌博输了,生气把这位女人拉到街上痛打一顿。街旁是三山国王庙,那天,下著倾盆大雨,被他痛打的女人跪下来哀求他放过一马。他的兄弟下去劝架时,他却把扁钻抽出来说:‘多管闲事的人,格杀勿论。’真是太恶劣了,毫无人性可言。有一次去撞球,他遇到一位叫大头仔成,染了肺痨第三期的病,是一位先辈流氓,在撞球间和他发生了冲突。刘基生带了两支扁钻,冲突之后抽出一支扁钻丢给大头仔成并说:‘我不希望杀手无武器之人,给你一支,单挑。’大头仔成说:‘年轻人,如果有错我向你表示抱歉,不要用暴力解决。’他说:‘不行。’他认为晚辈把老一辈的做掉,可以巩固其地位。大头仔成一直劝他不要,他却一定要,结果被大头仔成杀死了。

这位年轻的刘基生死后,回来告诉他妈妈:‘妈妈,我很痛苦。’他妈妈看到他,满脸是血。要知道死后入鬼道的人,若是车祸死亡者,一定满脸是血;若被炮弹打死,死后脸也看不清楚......。被人杀死的刘基生请求母亲原谅他的不孝,他说:‘我在阴间很痛苦,是否可以帮我做些功德、超渡超渡。’梦醒后,他的母亲以泪洗面。

所以,诸位迷与悟只在一念之间而已,不要为了一口不必争的气来厮杀,‘忍一时可以解脱一切。’年轻人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被人家数落几句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一定要逞凶斗狠呢?所以,各位修行必须即时,不要牵绊太多,什么女儿未嫁,儿子未娶,要等到民国×年×月才要来吃素食,才要开始修行。要知道人的生命,有时候只是一眨眼就死了,所以,赶快修行吧!不要生生世世再入轮回。

我常常劝世间的人说:‘菩萨啊!快快修行喔!’有些菩萨总会说:‘我怎么有时间修行。’说了一大堆理由。造业时是拚著老命,要他们念佛说没有力气;但相互叫骂时却显得元气十足,也不怕心脏停止。所以净土宗说一句话:‘轮回苦海似油煎,念佛如同救命船,忙里勿忘黄金父,恐叫鼻孔被人穿。’黄金父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像我们的父亲,观世音菩萨就像我们的母亲,心心念念是父母,一心求往生。在这个世间尽我们的力量做善事,一心念佛、行善。正修就是佛号念至一心不乱,助修就是行善。临命终就没有什么问题。‘恐叫鼻孔被人穿。’有空的时间就要念佛,恐怕有一天我们命终后,入畜生道时,鼻子被人穿孔被牵制了。‘轮回苦海似油煎,念佛如同救命船。’所以,随时随地记得念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