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劝退学、劝转学、劝缺考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组现实矛盾!
发布时间:2024-10-22 02:33:58作者:楞严经全文网点击右上角关注我,遇见更多教育类文章和材料本文字数1982字,阅读需要4分钟
最近看网上热议一些学校存在疑似劝退学生的不当言论。
事情孰是孰非我们难下定论。
不过身处教育系统,加之身边也有很多亲友常论及类似话题。
多多少少有所耳闻,个别学校存在着为了保升学率提前劝学生退学复读放弃参加高考,或提前劝学生转学参加高考,有些动作还不必跟家长和学生商量,直接将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学籍挂到另一所学校参考。
对于涉及到影响学校学业成绩的一类统考,个别学校会动员班主任“做工作”,希望学生考试当天能够“生病”缺考,事后补考……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世事无绝对,
家长大都不愿相信自己的孩子没有上进的希望,
孩子本人也不愿意过早被宣告为“差生”。
学生、家长的种种不愿意和个别学校老师采取的那些“可以理解”的动作和行为反映出一组现实的文化矛盾。
这组现实的矛盾就是如何平衡“义”与“利?
千百年来我们的先哲都在讨论“义”与“利”的取舍。
《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然而民间又有“无利不起早”之说,看来名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相信“天道酬勤”、“事在人为”、“向目标妥协”。
教育究竟应该讲究情怀还是主张功利?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给出了智慧和答案:
一是入世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名句都是在强调教育“学以致用”的功利主义思想。
比如:“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当然也有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当前的国学教育热潮中,大多数有慧根有智慧有情怀的人可以成为自觉行为,为情怀而学;
而大多数学生则需要在高考指挥棒“得语文者得天下”“加大对传统文化的考核比例”引导下采取学习行动。
也很难说这种功利之后不会转变成一种情怀。
所以,客观地说目前教育对少数人来说讲情怀是有积极意义的,而要整体提升国民素质讲功利更具现实意义。
二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我们中国人解决矛盾的方法是缓和、调和,“事缓则圆”“和气生财”,更多地强调了事物统一性的方面,保持一种和谐,“与人为善”“皆大欢喜”。
中庸之道是不走极端,防止矛盾的激化。要理解中国文化,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这种文化精髓已经根植在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了,所以中国人说话办事往往比较圆融。
譬如说,我们经常讲“士可杀不可辱”,反过来也经常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我们经常讲“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时常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种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它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走极端,过了头,都得有个度。
所以,教育要不要功利,要功利!没有“高考”、“中考”、“统考”“升学率”、“重点率”这些所谓的功利性指标,不可能促动和实现中国大面积教育质量的提升。
同时,教育也不能惟功利,不择手段,动歪脑筋又将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是礼义之邦
中国传统文化讲“礼”, “礼”是调解人和人关系的准则,也是工具,“克己复礼”既是理性的克制、自觉的克制,又是一种强制性的克制。
中国人必须按礼义来办事,把自己约束在一个人际关系规范里、不成文的规定等潜规则里。所以,我们有“礼义之邦”、“礼义之家”的美名。
重义轻利,当然有其积极性的一面,可以完善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带给我们精神力量。
让我们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淡然与高洁。但这种重义轻利也产生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对教师“求之如圣人,用之如牛马,困之如贫民”。走到极端时,于是就会看到师范生的素质一届不如一届,大学毕业生说出“实在不行就去当个老师”之类的话。要达成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喊出的“让最优秀的人到小学培养更优秀的中国人”,若不重利恐难实现。
如何向传统文化学习“礼”与“义”,就是要学会自己的言行不能让别人不舒服,占位一定要高,不能只考虑自己名利的私欲。
说直白点就是:即使教育者心里想的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嘴里也要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即使心里想对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狠狠教训一顿,嘴里也要说“你身上有很多的优点,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即使心里想的是教师待遇真是太低了,嘴里也要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才符合“礼义”!
因为中国人讲究“克己复礼”。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约束言行。
最后打个总结,如何来平衡教育的情怀与功利?通过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入世之学”、“中庸之道”“礼义之邦”,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口吐仁与义”的表达功力和“深藏功与名”的进取之心。你觉得呢?
打字不易,且看且点赞转发
教育不易,且行且关注收藏
欢迎关注我,你会发现这里有大量教育类好文章、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