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嘎玛仁波切:如果想要供僧,一定要了解并如法

发布时间:2024-08-04 02:34:54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嘎玛仁波切:如果想要供僧,一定要了解并如法

修行人要忏悔的,除了十不善业,比较严重的是五无间罪。佛教里指造杀死自己的父亲、母亲,让佛身出血,杀罗汉,以及破和合僧,破坏僧团之团结等罪业。

现如今,破和合僧,让僧团分裂,有些佛弟子真能干出这种事。寺庙里的僧人自己分裂的机会很少,大部分都是因为出现了比较强的功德主,来扶持某个人以后形成僧团的对立。最早提婆达多分裂僧团最大的原因,就是阿阇世王愿意扶持他,这才形成了佛教第一次分裂。

现代社会里,一个寺庙里有很多师父,在家居士也各有各的偏好,彼此的缘分深浅也会有。

有的喜欢大师父,有的喜欢二师父。有的觉得投缘,有的是攀缘,还有的将与僧人的缘分,变成了恶缘。

我们昌列寺会将居士们的供僧款,统一管理与安排。有专门负责采购的师父,经过佛学院同意,负责采购僧团日常需要的一切。居士们随喜建设寺庙的善款也是分类管理的,建设款,造佛像的款等等,都是分开来的。信众消灾祈福的善款等,都会并入佛学院的账,会集中管理与安排。

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把大众的善款清清楚楚集中管理?

并不是寺庙要去掌控什么,而是希望不要有人有机会造下破和合僧的罪业。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经常学习居士的守则,里面讲得很清楚:有问题,向上师请教,未经上师同意,不要自行供个别僧众大额钱财以及贵重物品,不提倡大家私自以任何财物形式单独供养除了堪布、阿阇梨、管家和老僧人外的僧人,也不要擅自联系迎请僧人,除非有重大紧急事情,平时不要与僧人经常联系,通过手机聊天等,以免扰乱出家人的清修。

曾经,我们寺庙有个开车的喇嘛师父病了,有些地方的居士就热情地拼命给他寄钱,最后他没有抵挡住钱的诱惑,拿着钱跑了。这种善心变成了什么?毁了一个原本很清净的出家人。藏地的出家人,很多原是一张白纸,从小修行,但当他手上的钱多了以后,也会进城逛街,杂念染污就多了。善的用心,我们很赞叹,但出家僧人要守戒律。

还有的喜欢请僧人下山,到处游览一番,或供养吃住等,本来不具备讲法传法的资格,也摇身一变,成了上师。慢慢有些人就变了,想要借此谋取私利。本来寺庙的僧人很团结,没有任何太多的想法,如果不同的居士去扶持各个僧人,这个带几个僧人出去盖个小庙,那个也带几个僧人出去做个法事,只要有四个出家人跟着这个人走了,扶持这些僧人的人,就犯了下无间地狱的罪。

作为信众,一定要非常小心,只要有四个人被从僧团里分裂出去,此人就是破和合僧,这个罪过太大了。

五无间罪,没有中阴的,本来中阴是一个停顿期,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之内还可以做超度,再随着业缘投胎到六道。

但是,犯了五无间罪,中阴就没有了,会直接投胎到地狱去,而且在地狱的最下层,想要出离要很久很难。

有些弟子特别喜欢和喇嘛聊天,私下与僧人联系,甚至给他们寄手机,以方便和他们聊天。慢慢寄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或者直接寄钱,把僧人清净的学修生活完全打乱了。那些从小就修行,一直到三十岁左右,能够弘法利生的僧人,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对一些修行时间短,年纪小的僧人来说,很容易受到红尘吃喝玩乐的诱惑。并非穿上袈裟,大脑马上会变清净,累世带来的习气不容易消除。

有时穿袈裟造业的机会,比在家人更多。

俗话说“地狱门口僧人多”,没出家的时候,自己劳动得来的成果自己用,上供下施都是福报。出家以后,吃喝用度都是信众供养的,“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句偈语,正是告诫僧人要珍惜福报,重视因果,不能轻易浪费,以应供之名肆意造业,而要以大精进努力苦修,早证菩提。

尊贵的老上师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以前常对僧人们说:“你们的牙齿能吃掉钢吗?那就不要浪费!不然地狱门口不是什么坏人,正是你们自己!”

这么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居士善众供养昌列寺嘉绒佛学院和塔公佛学院的清净僧,这是施受双方的福报。

学僧们经过当地寺庙的推举,想要来昌列寺修行,只要带着一颗虔诚心就可以了。这里有优秀的老师教学,有良好的条件提供给僧人学修,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劳心之苦。不愁吃、不愁穿,不愁医疗,啥都不愁。没人惹他们生气,没有家庭、情感、工作等琐碎事烦扰,每天就是修行。等到他们能够弘法利生离开的时候,把经书带走就行了,碗筷褥垫都是寺庙的,要留下给后面来的法师用。

在昌列寺的修行人,具有这样清净的闻思修因缘,需要很大的福报。

他们没有接触到红尘的各种杂乱与烦恼,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根据当今时代的情况,我们还会适当给予学僧一些零用钱,居士们供养,统一分配,没有分别心,一个人100块,都一样的100块。如果不限制单独供养,就会给僧团造成很大的困扰,学僧们很优秀,不能因为大家所谓的热情奉献,被影响,被毁掉。保护僧人的学习与成长,是利益众生的大事情。作为信众,一定要了解并如法供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