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但凡心有所向,就会有患得患失的果
发布时间:2024-08-03 02:34:25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但凡有所期望,都是心之所向的成因;但凡心有所向,就会有患得患失的果。我们的烦恼之一,就来自于这种向外不断攀执的心念。对于未来有很多的假设和既定。
我们都会有很多浪漫主义思想,对未发生的可能性,构造了非常多的“宏伟蓝图”。有梦想,怀揣着希望,是好事。但是,在这里我们要谈的是心的作用。当心念不断向外扩张,并伴随着一个接着一个期望的假想时,我们就很难去察觉并注意,念头与念头之间的间隙所在,就会给不断滋生的杂念,奠定了“良好”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否定无常的存有性,而坚定持有,并在感知上去认同,一切事物都具有恒常且坚固的认知。认为有恒常,那么就会有很多的期盼,希望一切事物的运行轨迹,都能按照我们期盼和规划的方向去发展。可无奈的是,在我们还不理解无常之前,且一厢情愿地对于恒常有根深蒂固的错误认知时,总会遇到非常多的挫折,非常多的事与愿违,和非常多的求不得苦。于是,我们很迷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且非常无辜地认为,自己的期盼并没有问题。可是,为什么总有这么多的不如意呢?
过分忙碌于堆积杂念,这就是心有所期、心有所盼、念头不得停歇的副产品。一念未平一念又起,杂念丛生,因此我们所有的认知,都建立在颠倒妄想的基础上。内心的本俱清明,被一个又一个连环式的有所贪着和有所求的杂念遮盖。在对于一切事物为恒常的错误认知中,被无常的现实一次次击碎。然而我们并不自省,也不去深思,于是继续不断地心有所想,心有所期……然而,我们一切的妄念在无常面前,都会不堪一击的。可是我们无法控制内心的贪着,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地仍然不得停歇。在这样的循环之下,我们有很多的有所畏惧,有所恐慌,而且有更多的患得患失。
因为期盼,本就不会事事如愿,但是我们又把一切的认知理解为恒常,那么在以错误的理解事物为恒常的基础上,却被事物是生灭的法则一次次还击。本来我们的内心有所期盼,就如空中楼阁一般,一次次碰壁之后,内心的不安全感剧增,于是又构建出无数个期盼和设限,想要保护我们内心的恐慌和没着落感,这样不断地错上加错下去,就会让我们在一生当中,感受到太多的求不得苦,和患得患失的忐忑。在藏区曾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小偷,有一天偷了一袋麦粒而感到得意。他将谷物吊挂在床上方的天花板上,因为他觉得那里最安全,老鼠和其他动物偷不到。之后,小偷便躺在床上,悠然自得地开始在内心盘算:“我要把这袋麦粒卖给一个人,之后我就可以带着这些银两,再去买卖其他的东西,之后继续买卖下去,这样不久就可以发财了!有钱之后,我就可以娶媳妇成家,就会有个儿子。可是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呢……”就在这个小偷望着窗户边升起的月亮,畅想他未来的儿子叫什么名字的同时,一只老鼠正爬向那袋谷物。这时,小偷望着月亮突然想到:“我的儿子就叫达瓦吧(藏文指月亮)”。这时,那只老鼠咬断了吊着谷物的绳子,袋子掉落到小偷身上将他砸死了。
我们内心没完没了的期望,很像这个小偷,畅想一个又一个自欺欺人的画面之后,却被像老鼠咬断谷物袋绳子的无常事实一般,破灭我们一次次梦幻式的假想。所以说,吃了亏之后,大家要学会长记性。轮回之中的一切事物都是被生灭法所笼罩着的,不是我们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期望值累积,就能左右的。而我们的期望值,往往和我们的愿力又是两回事。因为,内心的有所期望,是介于贪心的作用,又处于不断为巩固自我为出发点,去累积保护自我的噱头。我们所说的如诸佛菩萨们救度苦难众生的愿力,都是建立在无我的基础上,全然的奉献与不离不弃,这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妄念丛生,也是我们不断陷入轮回的导火索,因为妄念的存有,就一定会有贪嗔痴慢疑的相辅相成。我们因为妄念的滋生,不仅在各种苦中沉沦,而且带着期盼心的作用,除了累积保护自我的筹码,缓解各种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外,只会一无所获。但是,在对于心的妄念主导,能稍加识别之后,就可以试着放慢我们不断增加心有所期的频率,给内心的期望值做做减法。用修行的方式,无论禅修、大礼拜,或持咒做功课等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修行在外显的数量上去努力,都是为了减少内心妄念起伏的过度作用力。通过修行的精进,我们会逐渐发现,内心妄念的起伏没有像从前那么频繁了,而且内心通过妄念所设计和期盼的向外作用在渐渐削弱。当发现内心相对于以往过分有所期盼和有所求心的作用,感觉妄念的期望值在渐渐降低之后,我们会偶尔体会到念头与念头之间,存有间隙的清明和内心透亮的宁静感,而且,以往的患得患失会减少一些,内心的不安全感会被充实和平稳所替代,内心不再感觉像从前那么“贫苦”不堪了。所以,当内心的期望值被降低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踏实和知足常乐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