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只看黑点-
发布时间:2024-02-13 02:30:04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师父已经讲过了,十万亿佛国土,心是最大的距离,烦恼是最大的距离,十恶业是最大的距离。如果你完全没有十恶,完全没有烦恼,你懂得调整自己,回归自性,归无所得,了解万法统统是生灭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你很清楚,有大智慧,一念之间念佛,你决定往生净土;别说十万亿佛国土,就是一百万亿,一刹那之间就可以往生,因为就在一念之间。
众生是过什么日子呢?众生所过的日子就是把心放错了。
有一次(那时候还没有建文殊讲堂),我到一个信徒家。这信徒家的二伯父,二伯母吵架吵得很厉害。
那个佛弟子说:“师父,不好意思,今天你来,让你看到这一幕,真不好意思”。
我说:“没关系”。
他说:“师父,你慈悲,是不是给他开示几句,他们现在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不得了”。
我问他:“他们两个接受吗?”
他说:“是有一点善根,是有一点佛学兴趣,可是不深入”。
从来没见过面,也不晓得怎么样去教化他。突然桌上有一张白色的纸张,有一支签字笔。我就说:“你们两个请就座,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
两个人吵得不可开交,看师父来,不好意思再继续吵下去,暂时平息一下。他还满有善根,说:“师父,开示”。
我就在白纸的中心点,用签字笔画一个黑点。
我说:“来,你是老公,你先看看你看到的是什么?”
他说:“师父,我看到的是黑点,一张白纸里面的黑点”。
我说:“来,你是老婆,你这一张纸看看里面有什么?”
她说:“我看到的是一个大黑点,师父”。
我说:“换你拿这一张,你问我。”
“师父,那你看到什么?”
“我看到一片白纸,好大的白纸,只有小小的黑点。”
这个老公很有慧根,“师父,我悟到了,体悟了你的用意。你的意思是不是不要把生命放在某一个黑色的焦点上”。
黑色就是表示缺点,众生的缺陷。我们生命就是死在这个黑点。只要一看到众生的缺点,就死执不放。
每天一直在讨论太太的缺点,太太一直攻击先生的缺点,从来没有看到那个黑点以外的一大片的白纸,统统没有看到,只有师父看到。外面的白纸一大片,我为什么不看,为什么要看那一点点的黑点呢?
我们把焦点弄错了,我们把生命观搞砸了。我们神魂颠倒,我们忧忧郁郁、烦烦恼恼、是是非非,我们就是不肯在净土里面下一点工夫。就一定要在这样一直拼命的猛攻猛讨论,好像要讨论一个什么东西,他不晓得这个是生灭法的东西。一个大圣人,他怎么会理你这种东西。一个大修行人,他是连听都不要听,看也不要看这种东西,因为它一定是生灭的东西,不可得。他不会用他的精力、体力、念力,去给你搞那个黑点的,他会看那黑点以外的一张白纸。
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决定了你的未来哦
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盯住黑点,拖着长音异口同声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严肃地教训学生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教室里鸦雀无声。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有一个白点。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孩子们,太好了。无限的未来在等待着你们。”
就是这位老师造就了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安南先生永远铭记老师的教导,总是以与众不同的眼光看人生、看世界,为人类和平和社会进步作出杰出贡献!
感悟一: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偶而犯错误的学生就好像一张有黑点的白纸,若只看到黑点,那是失败的,也是片面的!我们应首先看到白纸,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光芒逐渐掩蔽那微不足道的“黑点”,岂不美哉!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往往是最让老师厌烦的。我们应该深信这张“黑纸”上一定有“白点”,认真去发现这个“白点”,将其放大,优点得到肯定,学生自信心会成倍增长,转化起来事半功倍了。
感悟二:“做人的道理”要艺术化地教给学生。“教书”“育人”相比,“育人”更显重要,为师者会在不同时期给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真心希望学生领悟要旨,内化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准则。但我们老师缺乏“艺术性”,经常采用越来越让现代学生反感的“说教”形式,老师费尽心机,学生却不领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者屡见不鲜!故事中的老师采用了新颖而直白的形式,将“高深哲理”形像化,具体化,没有一句“说教”,学生却能铭记一生!
感悟三:看问题要与众不同!在第二次海湾战争即将开战的前两天,世人都认为这声战争不可避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却只身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最终调停成功,避免了第二次海湾战争的爆发。记者问及此事,安南深情地说:“是中学老师的那堂课让我坚定了前生巴格达的决心!”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世界,看人生,现实中通向成功殿堂的路会更宽、更阔!我们坚守老师岗位,经常抱怨环境不好、待遇不高,生活完全被这些“黑纸”笼罩,工作倦怠、不思进取也是人之常情。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思考,去发现生活中的“白点”,少一些物质上贪欲,多一些对事业的追求,坚守对教育的热爱,做一个“在夹缝中悠然舞蹈的人”,牢记并践行着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