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人成即佛成,即是“即人成佛”人的学佛法门

发布时间:2023-11-21 02:34:31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人成即佛成,即是“即人成佛”人的学佛法门

人含有众生性,也含有佛性,而又有人的特性。人类有神性,也有兽性,带着兽性的成分。如果人的人格发展到极其残暴,就丧失人性,与禽兽没有分别。如引圣经中:你们要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各种在地上爬行的生物!而说:管理禽兽的权力表现出人类应尽职的责任:制服他自已的兽性。若人性无法制服兽性,暴力必然会蔓延,直到“一切有血肉的人”甚至都遭受毁灭。

儒家的人性说;《尚书》〈大禹谟〉说到人心与道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意是:人心惟危,人类受了情欲的冲动,想求得肉体的安适,这种物质的贪求不到,可能发生种种的危险。道心惟微,微妙难思的道心,就是契合天理的心。中国一向重视这二者的协调综合。以道心制人心,不偏向于情欲;以人心合道心,不偏重于理性。到了理学家,也许受了不了义的佛法真常唯心论的影响 ,以为”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而主张去人欲,存天理。

佛法的人性说;佛法所说的人类特性,不像儒者所说的人心;他是与道心相对,而偏于人欲的。也与神学者的魂不同,他仅是灵与肉的化合物,不免偏向于灵的生活。现在所说的人性,除却与众生类同的人的众生性,与佛类同的人的佛性,而正明人所特胜的人性。佛出人间,人身难得,可显出人在众生中的地位。人类具有三事,不但超过了鸟、兽、虫、鱼,还超过了天上 。人三事胜于天上;智慧、末那沙、忆念胜;惭愧、止息意、梵行胜;坚忍、忍、勇猛胜。

忆念胜:人能思惟分别一切法,忆念过去,预期未来,认识现在的,都在意识中轮回不已。人类具有这思量的作用,固然能使人作恶,而人类一切优良的”智“”识“文化,都是从此而发生出来。在众生中,人的思想最发达。现代学者研究得人的脑部特别发达,与人的丰富的记忆力,思考力等,有密切关系,这是人类的特点。人类文化的进步,就是从过去积累下来的经验事实,而用以考察现在,推论末来,才发扬起来。如不能善用人类的智慧,做起坏事来,比其他众生不知道要超过若干倍。如能善于应用,那么,能发明一切与人类有益的事物、制度。真能善巧的运用思惟忆念,扩充净善,经加行慧的熏修,即能引生清净智慧,成为人类学佛,不和其他众生一样的特点。

梵行胜:《阿含经》说:以世间有此惭愧二法,不与六畜共 。要有向善远恶的自觉、惭愧,这才算具足了人的资格。人类这种向善拒恶的自觉、惭愧,仅是多少不同,对象不同,而决非全无的。人有自觉的道德意识,知惭知愧,也有故意作恶,无惭无愧。所以人,特别是学佛法的,堕落也堕得重,上进也上进得彻底。堕落后可生起向善离恶的力量,悔改自拔,也是人类的特色。其他的众生,从本能所发,而不能如此,所以堕落不深,地狱、畜生、饿鬼,是很少会因作恶而堕落的。所以,如了解为颠倒罪恶的,那必要立定脚跟,任何苦难都不妨,却决不附和迁就,这才是人性中道德力的高尚表现。德行即梵行,梵行为清净而非秽恶的行为,这是人类所有的特性。

勇猛胜:娑婆世界堪忍的人类,是最能耐苦的。所做的事情,只要觉得有意义,即使任何艰苦的情况,也能忍受,毫不犹豫。是以积极的行动去努力完成。从愿欲而起精勤,即从内心的想望,引发实践的毅力。提起精神去做时,就是刀山火坑在前,也要冒险过去,这种刚健勇猛的毅力,为人类特胜的地方。牛、马,也是能耐苦的。但那是受到人类的控制,这才会忍苦去工作。人类,虽也受有生活的逼迫,但每能出于自发的,觉得自己应这样做的,即奋力去做成。这种愿欲与精进、人类也常是误用而作出惊人的罪恶;然实行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即是由此勇毅而来。经上说,人的特胜中,这三者,是众生与诸天所不及的。虽不是尽善尽美的,不如菩萨的清净圆满,但已足以表示出人类特点,人性的尊严。我们既然生得人身,应利用自己的长处,日求上进。

人的佛性:人的特性,众生也多少有些,唯人能充分发挥出来,才叫做人。人性中,也含摄得一分佛性;将这分佛性扩充、净化,即能与佛同等。怎样是佛?概略的说具足三事:大智、大悲、大雄。佛的特性 :大智;正确的普遍的证觉,得大自在的无上智。大悲;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起同情心;众生受苦,如自己受苦。大雄;十力、四无所畏,大雄大勇而无畏的负起普度众生的重担。人的佛性 :大智;净治恶慧,使净慧充分成长起来。大悲;净化那私我的偏执,扩大德行的对象。大雄;以充沛的生命力,转化为成佛度生的大愿大精进,一直向前。

佛性是佛的性德,人的佛性,即人类特性中,可以引发而向佛的可能性。

说人有佛性,如说木中有火性一样,并非木中已有了火光与热力的发射出来。据人而说,人性当然还不是佛性,不过可能发展成佛的性德而已。修菩萨行而成佛,如开花而结果。不过,众生与人性中,含有一分迷昧的、不净的、繫缚的,以迷执的情识为本,所以虽有菩萨性佛性的可能,而还是不能彻底。如现在人的“智”、“识”是提高了,社会制度,也有好的创立,但坏的也跟着来。人性中,常是好的坏的同时发展,这是人还不能摆脱情识为主导的本质。佛法,转染成净,转识为智,要从智本的立场,使一切获得良好的增进。人类学佛,只是依于人的立场,善用人的特性,不碍人间正行,而趋向于佛性的完成。大师的“人成即佛成”,即是“即人成佛”人的学佛法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