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世人皆知六祖慧能,我却觉得更应该多参悟神秀禅师

发布时间:2023-10-14 02:32:40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世人皆知六祖慧能,我却觉得更应该多参悟神秀禅师

传说五祖弘忍因为慧能禅师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选择了慧能传承衣钵,也就是后来的六祖慧能。慧能的师兄神秀,原本是六祖的最热门的人选,五祖却觉得神秀“未见本性,未付衣法”,于是与六祖失之交臂。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神秀禅师

我们从这则传说中,难免看出神秀与慧能的“竞争”,且结果以慧能胜出而结束。事实真的如此?历史的选择当真是如此的,世俗人大多知道六祖慧能,却很少提及神秀上座。

慧能禅师的这句偈子传诵极广,有读得懂也有读不懂的,相传有大智慧的人听闻此句,一语道破天机,遁入佛门,也有将此句总结于红尘事非这样的素食上的。究其本源,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两则偈子背后的真实故事又是如何的呢?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我们除去历史背景,但看这两则偈子,乍看之下,慧能的“何处惹尘埃”确实比之神秀的“勿使惹尘埃”来的深刻。

慧能说,菩提本来没有树,明镜也不是台,万千相皆是虚妄,怎么可能沾惹尘埃?这么解释起来,是很难理解,换成通俗易懂的话来讲,那就很好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皆菩提,如来自在心中,再通俗的来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即修行,万事皆佛法,不必拘于形式。

有没有感觉这观点有点似曾相识呢?当然,王阳明的观点不也是“人人皆可称为圣贤”嘛。

与慧能相比,神秀可能没有师弟这样慧根,历史选择了慧能,神秀一派却渐渐消散于历史长河,但这一切并不代表神秀不如六祖。反观之,我倒觉得神秀才是真正接地气的高人。这一点从神秀的偈子中就可以看得出,我自己本身就是菩提,心就是承载明镜的高台,只要我勤加拂拭,自然不会让尘埃沾染。神秀是一位通晓佛道儒的高僧,最后可以站在“神坛”之上,并非巧合,而是步履维艰而来。

如果说慧能是天道所称,是生而知之的智慧,神秀则是勤以补拙,后天的不断攀岩。

历史记载,慧能大师目不识丁,却能刹那参透天机,用慧能自己的话来讲,他这是得了”上上根人“,即使一般的机缘都不能有如此的顿悟。现在的人大概最不相信的就是“心”,但是相反的,越是真正智慧的大能之人越是相信这些玄而又玄,慧能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万般皆有佛法,佛法自在心中,不必强求外物。

六祖慧能固然智慧非常,但是要知道,人心浮躁,难以静心求法,世人距离真正的佛法也是越来越远。神秀与”六祖“失之交臂,却一直秉承“甚深般若、一行三昧、念佛者谁”。人类固然有生而神灵的自然馈赠,但是在人类的发展中,我们已经距离自然越来越远,神灵之智早都不知道遗失在哪一个角落了,所以,我们还是现实一点,少想一些天道自成,多一些历练经历。

捏造的历史

稍微了解点佛教历史的人,都知道南北宗禅。

从五祖弘忍,佛教就渐渐分离两派,一派是以神秀为首的北宗,这一派一直秉承着之前的禅法,也就是“念佛禅”,念佛禅的主要修行模式就是“甚深般若、一行三昧、念佛者谁”,说白了就是通过学习教育等各种方式修习佛法,弘扬佛法。终极使命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通俗的来讲,之前佛教学习佛法,念经吃斋,戒律等等一些列方式手段,其实就相当于教育中的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扫盲,而九年义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更多的人送到大学,甚至更高机构,去领悟更高的智慧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把老师手把手教着读书写字,变成可以自主读写,甚至自主思考、创造。神秀就是这种思想的坚强的拥护者。这一派被称为北渐,如其名,一步步学习,一点点积累,以量变引起质变。

与北宗对应的就是南宗了,南宗就是以五祖慧能为首。慧能是智者,神秀一直在做扫盲工作,而这位确实没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就直接拿到了博士后文凭,还是顶尖学府的那种。很显然,慧能的表现直接契合五祖的“未来期待”,这也是五祖选择慧能的最主要原因。

慧能和神秀两人各有千秋,更有引领,二人之间也是极为互相认可的,但是二人的知己之交并不代表各自的粉丝可以和睦相处。北宗嘲笑慧能目不识丁,南宗不也是嘲讽神秀无缘“六祖”衣钵。这一嘲讽,就是几千年,南宗渐渐成为佛门主流,北宗神秀日渐没落,但是两宗之间的斗争从来都没有结束。后来北宗被传入日本,大受推崇,同时也再无力与南宗评分春秋。

胜利者往往掌握着话语权,即使佛门也不能免俗,我们现在听闻南北禅宗的故事,其中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即使这处“菩提”“尘埃”之论也难保不是后人编纂,用以贬低神秀。

世间自有高人,如慧能一般,世间也有执着修行人,如神秀,不要轻论高低,虽道各不相同,却是向着同一个方向。我认可人的神性,但是更赞同神秀的循序渐渐,尤其是现在社会,与其等待天开神通,不如一步步求证本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