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以为自己觉悟、明白了,用是否“放下”来检查

发布时间:2024-04-16 02:33:03作者:楞严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不要以为自己觉悟、明白了,用是否“放下”来检查

净空法师:不要以为自己觉悟、明白了,用是否“放下”来检查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27集 2013年9月6日讲于香港

这个“我”是什么?“我”是遍计所执性,它真的没有,自己以为有,执着阿赖耶“相分”的一分。所有物质现象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我们身体是物质现象,是所有物质现象里面这么一点点,他执着是“我”的身;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认为这是什么?认为这是“我”的心,是阿赖耶的“见分”,也就是“八识”里头讲的第七跟第六,把这个当作自己的心,这就铸成大错!这个错误可了不起,让我们无量劫来在六道里面搞轮回,在这搞生死。起惑、迷惑、造业、受果报,受果报的时候又迷惑、又造业,重重无尽,这就在搞轮回,没完没了。

佛在经上叹息“可怜悯者!”六道轮回的这些真是可怜、真是可悯!诸佛菩萨慈悲,应化到这个世间帮助大家觉悟。真正觉悟了,就放下了;没放下的,就没觉悟,这是章嘉大师早年教我的。不要以为自己觉悟了、以为自己明白了,靠不住!用什么来检查?就用你有没有放下。真放下了,你真觉悟了。看破,决定放下;没有放下的,没看破!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放下就提升了。不能不放下,这不放下怎么行?不放下害自己;放下就开悟了,看东西看得有味道,看到这句话里头还有话,其深无底,这层被你看出来了,还有。

追根究底,一定要回归自性。用的方法就是禅定。而戒律?戒律是最初方便。不从戒,你没法子得定,所以它是最初方便。等于说教幼儿园的一年级,一年级就有定功了,因戒他就得定了。因戒没有得定,他是幼稚园的学生;他得定了,那就是一年级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佛经上讲初信位的菩萨。“十信”是小学;“十住”是中学,我们把它用学校来做比喻,大家好懂。“十行”是高中,我们这样说法;“十回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我们这样比喻,大家好懂。那我们今天在哪里?我们今天在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没拿到。一年级是初信菩萨,在小乘是初果须陀洹,他有定,从定里面开智慧了,智慧不大,小智慧。这个小智慧能够叫他不造“贪、嗔、痴”。

“贪、嗔、痴”有没有?有!他的定力把“贪、嗔、痴”控制住了,虽有,不发作,所以他不造“杀、盗、淫”的业。这个十条“十善”,他完全做到了:身,“杀、盗、淫”,他断了;口,四种过失,“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不贪、不嗔、不痴”。所以他虽然没有出六道,他永远不堕三途,人道死了,就到天道;天的寿命到了,又到人道来,他就是人、天两道。往返多少次?七次,每一次都有一个提升。到第七次,七次就是七信位,就是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七年级。七年级就是阿罗汉,脱离六道轮回了,在哪里?在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阿罗汉是声闻法界;往上升一级是辟支佛的法界、缘觉法界;再提升一层,菩萨法界;再提升是佛法界,这个“佛”是十法界的佛,刚才讲过了,他还是用阿赖耶。那么在佛法界里面“转识成智”,转识成智是什么?就是把“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放下,阿赖耶变成“大圆镜智”;第七识,就是染污,它变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识,就是分别,变成了“妙观察智”;眼、耳、鼻、舌、身变成“成所作智”,他就用这个四智菩提来度化十法界众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