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蔚教授:自欺欺人的善业和修行
发布时间:2024-01-29 02:33:25作者:楞严经全文网第323期明觉 文:侯松蔚
据讲学佛后应该越来越快乐、心灵越来越清明,为何我的痛苦不减反增?内心烦恼日趋炽盛呢?
不少人都有上述经验,个中原因,人人不同。有的是因为过往业障现前,正在慢慢消减,这其实是好转的过程;有的是因为学佛方法不当,没有止恶行善、没有恭敬三宝、仍然祭祀世间鬼神或占卜符籙,所以招感障碍。《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云:「有人事佛,不值善师,不见经教……不敬佛经……无有座席恭敬之心,与世间凡书无异。若疾病者,狐疑不信,使呼巫师,卜问解奏、祠祀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魁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
相对而言,佛教徒较少忽略恭敬三宝,较多的是忽略断恶修善、自净其意。拜佛、诵经、念佛时可能很用心,对个人的思想言行却不加注意,也不重视利益众生。
《入菩萨行论》曰:「有情与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诸佛为有情,尚且不惜身,愚痴骄慢我,何不侍众生?……大悲诸佛尊,视众犹如己,生佛既同体,何不敬众生?……云何犹 ,取悦有情果:来生成正觉,今世享荣耀。」1 又说:「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2 因此,敬重有情、服务众生,重要性不亚於敬佛拜佛。
一些佛教徒也会想到止恶行善,但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足够。然而,若仔细反思,便会发觉我们每天大部份时间都在想著自利,或者想著连对自己也没好处的无谓事情,生起善念的时间不多,实际行善更少;行善之际,善心又不纯正,或不特别强烈……如是者,自以为累积了许多善业,其实功德有限。
另一方面,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生起五毒烦恼,每次多是辗转反侧、持续思惟;而且往往是真心诚意、咬牙切齿地爆发恶念,故我们自以为没做过甚么坏事,实际上却累积了不少恶业。由於甚少忏悔改进,遂令恶业日益增长。
某些佛教徒知道去恶从善的重要,但并未研习经论,不了解圣教量的标准,仅以一己好恶为凭,信佛后更坚持自己原来的看法、更加强一贯的待人处事方式,便觉得尽了佛教徒的「责任」。这样行事,不如法是在所难免的。
最常见的例子,是一类「正义之士」,每当看见别人做错了甚么,便会狠狠地批评一番,甚至作出报复,以示「替天行道」。他们觉得这是「性格率直」的表现,自称做人很「真」,并以此自豪。若隐藏自己的想法,见到别人有问题而不说,他们会认为是虚伪的行为。
笔者私忖,若「真诚」、「坦率」的定义是把内心想法老实地表达出来。那么直言出口伤人者的确很「真」,「真」在於将其不懂得体谅别人的心如实地表现出来,但这种「真」一点也不值得赞赏。
若我为了讨好对方或得到利益才说好话,固然是虚伪,但只要我是真心怕伤害别人、真心关注别人的感受把批评说得婉转一点,也是一种「真」,而且是美丽、高尚的「真」,并无半点虚伪之处。
指出错处才能作出改善,这本来是建设性的,但批评诃责会令对方感到受侵犯、不被尊重,引发其自我保护、反击辩驳的情绪。这种情绪会盖过其反省,把大家的目光从解决问题转移到彼此斗气上。因此,呵斥并不能让人看清问题,更难以解决问题,结果还可能引起更多的不快、是非和争执。
——明知骂人没有用,为何还要骂?因为我们的动机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更不是为了帮助对方进步,只是想发泄愤怒或报复,又或享受指责他人错误时,自己好像高人一等的快感。当别人犯错,我们恨上心头、郁结在内,不吐不快,才不管说话内容的效益,反正指责了他,我才觉得舒服――这很明显是为自己,而非为对方、为事情而做的,但只要用「真诚」、「坦率」乃至「提醒」、「教导」等正面字眼来包装一下,我便同时於智慧和道德方面占优势了!
以上只是我们颠倒自他善恶的其中一个例子。我们总认为自己对、别人错,傲慢地自以为能正确洞悉一切是非曲直,并有权「教训」别人;而当涉及自身利益时,损人利己也感到天经地义,觉得那是维护本身「应得」的东西而已。因此,造作诸多恶业,仍然自认「大好人」……
凡夫很容易以偏概全、先入为主,把外界的讯息片段,以个人的习惯模式组合和解读(心理学上称为message formulation讯息公式化),因此造成认知偏差(perception bias)。自己有问题,也会觉得别人有问题,把别人的行为扭曲、以负面的角度解释。例如傲慢心重的人,老是觉得其他人也自命不凡、瞧不起自己;贪求名利的人,老是觉得别人存心和自己争名夺利;喜欢说三道四的人,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是非……凡此种种,都是没有如实观察自心的过失。
真正的修行者,当如噶陀龙萨宁波《众怙愿文》所言:「若见法友行谊失,确定实为自心过,己过愿己能观睹,祈能照见清净相。」3 若为了解决问题,真的有需要指出别人过失,首先可尝试以「爱语」的方式,4 心平气和地与对方讨论。多番尝试无效,才考虑以较强硬的手法处理;即使手段强硬,内心仍当保持善意,不应夹杂贪瞋。
除了自欺欺人的善业,更有自欺欺人的修行!本来,放下烦恼就是解脱,但部份行者却把解脱「物化」,用过往追逐金钱、名利、物质的心态,套用於追求解脱,寄望从身外找来一样称为「解脱」的东西,满足一己快乐。对象是转换了,但心理过程没变,仍然夹杂著贪(例如执著「我」和「我拥有的」)、瞋(憎恨、打骂妨碍自己「修行」的人)、痴(妄想神奇的功效、法力、瑞相、天启)、妒(嫉妒其他修学有成者)、慢(自觉学养俱佳、高人一等,肆意批判别人对错)。因此,学佛后比以前更执著、脾气更差,更多烦恼。这样连小乘也称不上!小乘重视自利多於利他,但并非完全不利他;小乘同样讲究慈悲、行善、调伏烦恼。然而,上述行者不注重修心修德,只是借佛法来寻求世俗模式的快乐。
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况,如以过往崇拜明星的心态,倾慕法师或学者;以过往收集名牌产品的心态,搜罗佛像或佛书;以过往参与娱乐活动的心态,参加法会或开示;过往透过祭祀或星相术数祈求趋吉避凶、不劳而获,现在则改以拜佛、诵经祈福。相同的目标,相同的思惟,只是转换了对象,未能带来根本上的改变,结果仍然是相同的烦恼。
有关因果及戒律的经论中,把每一种业分为对象、想法(包括认知、动机、烦恼)、方式、结果,5 每个行为的性质,必须综合上述各元素作分析。经常把「行善」、「解脱」挂在口邉,未必言副其实;含有若干善业或佛教元素的行为,也不一定完全如理如法。如果我们不深入反思,便可能习非成是,导致修行愈久,痛苦、障碍愈多。
※ 本文作者为香港能仁书院客座助理教授,本港多个藏传佛教道场之译者、干事、顾问等。
1 众生与诸佛,同样是佛法的源头,为甚么不能好像恭敬佛陀般,恭敬众生?……诸佛尚且会为了众生而牺牲自己,为何我那么愚痴、傲慢,不愿服务众生?……大悲的诸佛,爱护众生犹如爱护自己;既然众生与诸佛本质相同,为何不敬重众生?……为何还不明白,令众生欢喜的果报――未来开悟成佛,现生得享种种荣耀。
2 单单有利益众生的想法,功德已经大於供养诸佛;何况实际地精勤利益众生(功德自然更广大)。
3 如果看到法友的行为缺失,应该肯定这其实是自己内心的过失;祈愿我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清净的角度看待别人的问题。
4 爱语是大乘利他的四摄法之一,包括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即安慰、鼓励、循循善诱。
5 术语上称作:基、意乐(其中又分为:想、发心、烦恼)、加行、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