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后的旅程
发布时间:2024-01-22 02:32:43作者:楞严经全文网佛陀七十九岁的那年,先由□萨罗国的舍城,到了摩揭陀国(Magadha)的王舍城 (Rajagrha),他的驻脚处是灵鹫山——即是耆□崛山(Grdhrakuta)。这时候,仅在前后三年 之间,佛的祖国被□萨罗国灭亡了,□萨罗国也在毗琉璃王死后,被王舍城的阿□世王 (Ajatasatru)兼并了。佛陀的大弟子,例如目犍连(Maudga-lyayana)和舍利弗 (Sariputra),均已先后去世,提婆达多,不论是叛逆或未叛逆,他也是死于佛陀之先的一名大弟子。故当释尊来到王舍城的灵鹫山时,依然受到了阿□世王归信。
不过,当释尊由王舍城出发,走向涅盘处的随行比丘的人数,已经不多,有名的大弟 子,仅为阿难一人而已。以凡夫的眼光看来,这是一段寂寞苍凉的旅程。
但是,佛陀自知入灭的时机将近了,所以由南向北,离开摩揭陀国,穿过了跋耆国 (Vrji)与毗舍离国(Vaisali),到达了末罗国(Malla)的拘尸那揭罗(Kusinagara)地方。在他入灭之前的这段行程之中,留下教法记载的,达十六处之多。殷殷劝善,谆谆教诲,在在 施化,处处传道的精神,实在感人之极。
离开王舍城后的第一行程,便是那烂陀(Nalanda),接著折回来,到了波吒□子城 (pataliputra译为华氏城),这是一个村落,不能算是城邦,佛陀受到了村中在家信徒们的 欢迎、礼敬、供养。当时的村民,也正在为著防御摩揭陀国的侵略而修筑城堡,不久即形成 了一个国家,佛教史上的印度名王阿输迦(Asoka译为阿育王)的孔雀王朝,便是发迹于此。
离开波吒□子城,横渡恒河,经过拘利村(katigama),暂住了几天,再到那提迦村 (Nadakantha),住在烧瓦人的家里。
又转往当时的商业都市毗舍离,可是,佛陀一向不喜住于繁华的市区,喜欢选择市郊的闲静处所居住,所以到了毗舍离城,也是住于郊外的林中, 那是属于一位名叫捺女(Ambapai)的娼妓所有的芒果园。捺女是一位非常富有而且美丽出众的高级娼妓,以现代语说,大概相当于高等的名女人或交际花吧!从摩偷罗(Mathura)地方发现的铭文中得悉,她亦曾以钜资捐献给耆那教的寺院;又从巴利文的大品<律藏犍度部>(Vinaya Mahavagga)的记载知道,她对于这个中印度 的商业都市毗舍离的繁荣,也尽了很大的责任。
可见,佛陀住进她的园林,并非没有原因了。
当时的佛教和耆那教之间,相同之处很多,所以信仰耆那教而又归依佛教的人也不少, 这位捺女,便是一个例子。当她拜见释尊后,听了佛陀的法语,便生起了敬信之心,并且邀 请释尊和比丘们,次日中午同到她家里,接受饮食的供养。
捺女刚刚乘车离开,一群属于跋耆国王室的称做离车族(Licchavi)的贵族青年,也到了 佛陀座前,听了开示,礼请佛陀和比丘僧们,次日中午同去家中应供。
佛陀告诉他们,已经接受娼妓□婆波利(捺女)的邀请在先了。离车族的青年们听了, 连声呼著「啊!真遗憾,我们输给一个没有用的女子了!」
因为这个女人太美了,故在去应供之前,佛陀还特别训示比丘们说:「作为佛子者,不 能不见力,所谓见力者,假令削身骨,决不动自心,不任赴恶作。」
然在佛陀的心目中,男女贵贱是平等的,既已先受捺女之请,就不能改受离车族的贵族 青年之请了。
到此不久之后,便进入了中印度特有的雨季,释尊便打发随行的比丘们说:「汝等比 丘,去吧,在此毗舍离的附近,依靠友人、知己、亲友,进入雨季的定居生活吧!我也要在 附近的竹林村中结夏安居了。」这是释尊在此世间度过最后一次的雨季安居。
根据巴利文的《长阿含经》(Digha-nikaya)十一所载,释尊即在这年的安居期间,得了 一场大病,剧痛异常,幸好以他的定力,克制了肉体的苦痛。他的常随侍者阿难尊者,见到 佛陀的色身,已经衰迈,加上老病的袭击,心中忧惧,并请佛陀召集弟子,作最后的说法。 佛陀便对阿难说了如下一番痛切感人的话:
「阿难!可说之法,我已尽说,比丘们对我还有什么期待的吗?对于完人的教法,已没 有瞒著弟子而藏在教师的手心之中了。我仅持僧众,作为僧众的同事道侣,我不摄僧众,故 对努力向上的僧众,尚有何教令的必要呢?阿难啊!我已八十岁了,涅盘之期也迫近了,譬 如旧车,靠修理的功能,仅保利用,我也是以方便之力,留住少许的寿命;只要除去一切妄 想,住于无念无想境时,身心安乐,了无苦恼。所以,阿难啊!归依自己,归依法吧!光照 自己,光照他人。所谓归依自己,归依法,即观自身以积精进之功德,以除贪爱烦恼。阿 难!人能如此,可称我的真弟子,堪称为第一学者了。」
从这段文字看来,释尊未将自己视为教团的统治者,他的教团是不必由谁来领导和统御 的,教团的大众是在教法的指导下,从事修行;教法虽为佛陀所说,却是众生自体之所本来 具备,佛陀只是悟得了众生本具的原理,向大家指点迷津而已。因此,归依三宝的最高境 界,无非是归依自己的本性,归依使我们达到显现本性的修行方法,故谓之「自归依」及 「法归依」,或谓之「自依止」及「法依止」。 受了最后的供养
上面所说的雨季安居,是因雨季之中,比丘们不便于林间的树下露宿;又因路途泥泞、 虫蚁太多,比丘们不便冒著风雨外出托钵乞食,所以要大家住到亲属、朋友、信徒的家中 去。往往是住于俗人家宅的附属建筑物中,也有住于靠近俗人居处的山洞或树洞之中的,即 是分别住于可以就近得到饮食供应之处,以专心修习禅定为主。
佛陀离开竹林村,即到了遮婆罗塔(capala),那是一座古坟,相当于现代所称的纳骨 塔,在塔处有大树,所以修行者均喜欢在古坟的骨塔之处的大树之下静坐,佛陀和大迦叶初 见之处的多子塔,性质与此相同。一般的汉译为「庙」,即是灵塔或灵庙之意。因其均有大 树,巴利文佛典中将之称为灵树。此时的释尊,因患背痛,故由阿难敷了卧具,让他在大树 下暂事休息。
从此向北。便离开了毗舍离的国境,通过了班陀村、诃帝村、□跋村、祥婆村、婆迦 市,而到了末罗国(Malla)的波婆村(Pava),接受了锻冶工人淳陀(Cunda)的最后供养。因为 淳陀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听到佛陀光临该村的消息,便去请求开示:
「伟大智慧的圣者,觉悟了的人,真理之主,离开了妄执的人,人类的最上者、超越 者,请问:世间上有那些修道的沙门呢?」
释尊告诉他说有四种:
「超越疑惑,离烦恼苦,乐于涅盘,去除贪欲,为人天的向导者,便是依道的胜者。
知道此世间的最上者,并以之判别而将方法说出来的,断疑不动的圣者,是为沙门中的 第二等,呼为说道者。
善说法句,依道而生,能自制、勤念、奉行无咎之语的人,是为沙门中的第三等,呼为 依道而生者。
装成善守誓戒的模样,厚脸皮、给信施送礼、傲慢、作为、无自制心,喋喋不休,表现 成了不起的样子,是为污道者。」
对于出家的沙门,用这四种尺度来作评价,乃是极为得体而重要的。也可由此想见,佛 陀晚年时的教内教外的沙门之中,所谓「污道」的出家人,已经出现了。
淳陀被称为锻工之子,是做金器的工人阶级,并非富裕的人,甚至是被阶级社会轻视的 人,佛陀为了打破阶级的印度传统,虽然身体不适,依然接受了淳陀的供养。
因为这是佛陀在入灭之前所受的最后供养,所以极受后世佛教徒的重视;至于那供养的 是什么,在近世学者之间,也颇受注目。从梵文原文(sukara-maddava)的字面看来,那是不 老不嫩的,柔软的,上等的野猪肉,通俗的解释,可名为软猪肉。但在汉译本中称为「□檀 耳」,即是□檀树上所生的木耳,或菌类。因此,也可将软猪肉视为□檀耳的原义之解释, 总之,那恐怕是当时印度相当美味的食品。把它说成野猪肉的看法,在中国系统的佛教界是 不能接受的,因为中国佛教是素食主义者;至于在南传系统的小乘佛教界,倒没有觉得有什 么不对之处,因为锡兰、缅甸等的比丘,向俗人家托钵之时,是得到什么便吃什么的。
由于正在抱病游化的释尊,已经非常衰弱了,吃了淳陀的那餐菌类的供物之后,病情加 重,腹痛如绞,所以催促阿难尊者:「我们到拘尸那揭罗城去吧。」